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保险欺诈心理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险业发展历程中,保险欺诈与反欺诈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过,保险欺诈的广度和深度已严重影响保险业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3.
遏制保险欺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林 《中国保险》2005,(8):39-41
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保险意识的逐渐增强,促使保险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却有一些利欲熏心者,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利用种种卑劣的手段,把黑手伸向保险公司,干起了不法勾当。  相似文献   

4.
5.
《上海保险》2021,(3):16-18
近年来,在上海银保监局的指导下,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不断丰富反欺诈工作合作体系,积极创新反欺诈手段,有力地推进了反欺诈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效地维护了保险行业和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一、运用大数据助力反欺诈工作(一)行业协会与保险公司积极行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反欺诈中心(以下简称"反欺诈中心")根据上海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运用大数据开展反保险欺诈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保险信息化进程中的反欺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的本质是一种恶意的、不诚信的行为,是保险公司实现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风险。尽管保险欺诈不能完全杜绝,但通过适当的手段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开发保险反欺诈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保险欺诈的识别、评估,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辅助反欺诈管理部门进行侦测、反制保险欺诈,是进行保险反欺诈管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试析保险欺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是保险公司面临的一项难题。保险欺诈的形式有订立保险合同时的欺诈和保险索赔时的欺诈。保险欺诈的产生有其本质根源、社会根源、心理根源和保险业的内部根源。寻找有效的防范保险欺诈的方法需要从加大保险宣传、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及提高保险公司的承保和理赔管理水平各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9.
欧美保险反欺诈机制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西南金融》2007,(11):50-51
欧洲和美国的保险反欺诈机制各具特色,都在保险反欺诈工作中发挥了独特功效。通过对欧洲和美国保险反欺诈机制的介绍,了解欧美各自在反欺诈方面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情况,对于我国保险反欺诈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如何防范保险欺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灿 《上海保险》2001,(11):41-42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地区保险反欺诈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是指欺诈人或机构团体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手段于保险产业中获取不诚实或不法的利益。防治保险欺诈是国际性的难题,台湾保险犯罪防治工作起步早,独具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台湾保险欺诈犯罪防治工作主要特点是:风险识别的广泛运用;灵活有序的组织框架;信息引导侦查的犯罪情报系统;反应迅速的案件报告制度;融合力量的一体化行动。我国大陆地区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的共同打击保险犯罪框架;建立保险犯罪专业数据库尽快实现信息共享;成立保险犯罪防治专业组织;逐步建立保险反欺诈情报系统;加强保险反欺诈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保险欺诈一度猖獗,保险诈骗金额约占赔付总额的20%-30%,不仅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严重侵害了广大投保人的利益。为此,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予以打击,其思路大体可以概括为:立法先行、政府推动、(保险)公司为主、行业联合、社会参与、共同治理,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反保险欺诈体系。美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防范保险欺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许胜  纪瑞朴 《金融博览》2011,(20):70-71
保险业的产生让人们减少了后顾之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让各国头疼的保险欺诈。根据有关资料,在国际上,通过保险欺诈获得的赔付约占总赔付金额的10%-30%,某些险种甚至高达50%。保险欺诈已成为世界各国保险业不得不面对的共同难题,特别是在保险业最发达的美国,保险欺诈已经成为仅次于偷逃税的第二大犯罪领域。  相似文献   

15.
保险欺诈防范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保险欺诈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博弈论理论以及matlab等软件进行回归预测模型的构建,对国际上在反保险欺诈领域领先的国家采取的措施及其经验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我国保险欺诈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梁晓攀 《上海保险》2016,(11):34-36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保险欺诈这一“伴生顽疾”数量也随之快速上升,且类型更加复杂、多变,难以识别和发现。恶意欺诈的存在,制约了保险服务社会的功能,也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享有的正常权益。由于目前保险公司反欺诈控制体系的薄弱,使得保险欺诈并未得到遏制,反而势头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7.
李虹  孙蓉 《中国保险》2006,(12):56-59
自保险产生以来,保险欺诈便应运而生。近年来,因保险欺诈而导致的支出占总赔款支出的比例不断攀升。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国际上因保险欺诈导致的某些保险险种的损失高达的50%保费收入。平均保险业务的欺诈损失在10%-30%左右。保险欺诈是世界各国保险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我国作为国际保险市场的新生力量,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保险欺诈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在80年代末期,诈骗犯罪中涉及保险欺诈的仅占2%左右;到2000年,却已上升至9.1%。据北京各财产保险公司的保守估计,目前北京市约有20%的机动车辆保险赔款属于欺诈,在2000年至2003年的4年间,骗赔造成的保险损失约有13亿元。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和借鉴国外保险反欺诈的做法及动向,以便为我国防范保险欺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健康保险欺诈的常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瑞昌 《上海保险》2002,(10):46-46
  相似文献   

19.
保险欺诈是保险发展中的副产品。保险欺诈行为不仅直接扰乱了保险业正常经营秩序,侵害保险机构利益,而且间接提高了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价格,损害了保险消费者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动摇了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反保险欺诈研究对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中介市场欺诈现象严重。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保险中介市场欺诈监管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