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其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产能过剩也被称为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词汇,是过度投资的结果。产能过剩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市场经济,近年来引发社会多方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介绍产能过剩的外在表现特征,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原因,指出了产能过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国胜  刘政 《财贸经济》2016,(12):116-132
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2005、2012),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市场扩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并结合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渠道考察了相关机理.研究发现:企业的属地经营加剧了产能过剩并使得中国的产能过剩具有省级市场的属地特征,企业在省际之间的市场扩张能够抑制产能过剩.考察相关机理后发现:中国在省级市场内部存在诱导企业过度进入并加剧投资的影响渠道,这使得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省际市场扩张能够强化企业竞争并影响其产能决策,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因而能够在全国发挥抑制产能过剩的作用.据此,通过以省级政府为重点完善顶层设计、鼓励企业在全国开展跨区经营、将全国性销售指标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依据等措施,完善中国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3.
周期性产能过剩与体制性产能过剩叠加形成的中国式产能过剩困扰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基于1999-2013年中国钢铁企业数据,本文检验市场需求与政府干预对企业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的周期性产能过剩具有非对称性,体制性产能过剩加速了周期性产能过剩的形成,市场需求和政府干预是形成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外部需求增加在刺激企业扩张产能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而政府补贴引致的产能增加加剧了企业产能过剩;与国有企业不同,非国有企业的周期性产能过剩特征表现不明显,市场需求只有与政府补贴因素共同作用才会对非国有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顽疾,从钢铁到光伏,许多行业均处于产能过剩的轮回之中. 这是表象,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经济产能过剩与稀缺并存,制造业过剩、核心技术稀缺.一些以高科技为幌子的企业,其产能过剩的实质仍然是制造业过剩.  相似文献   

5.
魏琪嘉 《商》2014,(13):57-58
一、中国化解产能过剩的情况分析 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过剩产能一般都能依靠投资、消费、出口而得到消化或缓解。而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大大偏离了市场经济的正常水平,是一次全面性、绝对性、长期性的产能过剩,而且本轮产能过剩面临的背景和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与上几轮产能过剩相比,去产能的时间会更长,遇到的困难会更多。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产能利用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进行分解,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部门产能过剩指数,并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分割以及其他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侧技术效率损失与消费侧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现象在中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两个因素导致东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远低于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比重、创新投入比重的提升可以缓解产能过剩现象;而地方保护导致的市场分割、过度投资将恶化产能过剩现象。市场分割程度的上升将会弱化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因此治理产能过剩需要弱化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消除市场分割,加速建立中国统一的消费市场,并且在此基础上鼓励中国工业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7.
刘燕 《商》2013,(14):247-247
一、当今中国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就传统行业而言,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1.6亿吨以上,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此外,有色金属行业的电解铝这些年的无序扩张也导致了长期产能过剩的风险。其产能利用率在2007年将近90%,由于盈利丰厚,各地一窝蜂而上的结果是产能扩张太快,行业产能利用率迅速降低,近两年已经降至65%左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工业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愈发严重,如何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已然成为政府、实务界和学术界热议的焦点。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文章以2012—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其次,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作用,在取得银行借款较多、企业所得税税负较低、土地使用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更显著,而对于行业信息环境的调节效果不敏感。证明资本市场开放是通过缓解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来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化解产能过剩。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降低标的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进而化解过剩产能。文章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利于缓解政府干预带来的中国式产能过剩,在丰富了"治理产能过剩"相关领域研究的同时,也为"金融服务于实体"这一政策要求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结构性产能过剩长期困扰中国工业部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中国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下,本文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三层博弈模型中刻画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并利用2001-2011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和广义矩估计方法(GMM)检验财政分权对中国工业部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中国工业部门结构性产能过剩具有正向影响,并通过政商关系的渠道促使中国企业选择低端技术生产,进而导致中国工业部门结构性产能过剩。因此,为治理中国工业部门结构性产能过剩,中央政府应进一步推动体制改革、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郑伟宏 《现代商业》2014,(20):63-64
本文运用综合指数法并结合灰色系统理论,量化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1996-2012年产能过剩程度,对未来三年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程度进行了预警,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角度分别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长期存在,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李昂 《中国市场》2014,(49):154-155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产能过剩呈现出新的特点:长期性过剩、新兴行业过剩、金融资本过剩及投资与需求过剩,产能过剩问题非常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是对GDP增长的过度偏执导致的盲目投资及重复建设,行业存在进出壁垒,落后产能缺乏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结构失衡以及企业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仍有利可图等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出口商品数量大幅收缩,我国经济产能过剩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文章首先阐述产能过剩的内涵及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其次对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及激化产能过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从谨慎投资、扩大内需和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等视角提出缓解我国产能过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如何平稳化解企业过剩产能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能否实现良性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难题,而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则是解决这一问题可供选择的两个重要路径.本文分析了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化解过剩产能的内在机制,并基于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比较了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提升对外出口水平仍是削减企业过剩产能的主要突破口,而对外直接投资尚未成为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主要路径.虽然出口增加对化解过剩产能存在一定的负向反馈效应,但这一负向作用并没有抵销出口对化解过剩产能的正向作用.尽管从理论上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相比,更能够化解企业过剩产能,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时间短、总量小,尚未对消化过剩产能产生显著影响.上述结论在使用多个估计方法、替换变量测度方法等分析后仍然是稳健的.本文研究为客观评估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对化解过剩产能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进一步合理消化过剩产能提供了有益的路径参考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社会历经多年快速发展之后,我国当下正处在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国内需求饱和、海外市场门槛提高以及银行授信过度集中促使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对河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均被国务院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文章针对河南省产能过剩的现状,认为银行业要准确识别过剩行业,针对不同行业设定合适的融资限额,同时要帮助、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借助信贷等手段支持产能过剩行业改进技术、拓展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5.
白友文 《浙商》2009,(21):36-37
一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似乎总难跳出“扶持发展、快速膨胀、产能过剩、综合治理”的怪圈。不仅仅传统产业过剩,如今,新兴产业也曝出存在产能过剩。政策扶持—快速发展—产能过剩—综合治理,与其说是怪圈,不如说是中国产业发展之“正常”现象。IT模范联想大手笔的100亿元新能源预备投入;  相似文献   

16.
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产能过剩的表层诱因、深层诱因,提出在深层诱因的异化下,我国去年实行的一系列信贷紧缩的政策功效难以显现,并简要探讨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若干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11):48-49
产能过剩的问题近几年在中国原料药领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生产技术成熟和兽药市场繁荣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赖氨酸产能迅速扩大,陷入了产能严重过剩的困扰。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持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使得大量产能逐渐积累甚至过剩,国内需求饱和、海外市场门槛提高以及银行授信过度集中促使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均被国务院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本文详细指出了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银行业面临的困境:产能过剩行业识别困难;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困难;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授信规模较大,依赖程度较高;银行贷款从产能过剩行业退出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曼  肖燕 《北方经贸》2010,(4):12-13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最大消费国,中国现在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复杂,最大的挑战来自在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钢铁行业。我国要抑制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促进结构化调整应切中产能过剩的“要害”;不能单纯以规模论优劣;多角度实践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化解产能过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央政府力图通过"专项奖补资金"的形式,用政府补助化解过剩产能。为此,总结了政府补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钢铁行业的实际案例,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府补助如何作用于供给端,化解产能过剩提出政策建议:政府补助不应对产能过剩严重的亏损企业进行大量补助、政府补助要专款专用、政府补助要用于发展新产能、支持新的吸纳就业产业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