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投资与居民收入的对比,供给和产能与需求的对比,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的现实性;基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阐述我国产能过剩的必然性;立足产能过剩的传导机制论述我国产能过剩的持久性.进而提出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在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上对于低端产业和企业,应依照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对外投资理论,专注于将产能转移到周边经济发展较我国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去;而对于高端产业和企业,则应该增加对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以便更快获得技术,开辟市场。目前,河北省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强制企业退出与进入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未来则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化解过剩产能。同时,应注意杜绝恶性竞争,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3.
市场化改革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从企业治理这一市场化机制视角探索解决产能过剩的新途径,研究发现:良好的企业治理架构能够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投资和决策效率,进而通过减少投资失误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缓解产能过剩.进一步地,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地级市共11211家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治理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验证其理论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分权、薪酬激励及管理层更替等市场化治理机制有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这一结论在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和排除一系列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依然稳健;(2)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主要通过促进市场扩张和增加创新两个途径实现;(3)在非国有企业、政企关系较弱的企业以及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中,企业治理化解产能过剩的效果更突出.研究表明,通过市场化机制,即强化企业治理,可有效缓解产能过剩.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采用2000~2009年的微观企业数据构建动态计量模型,通过两步系统GMM方法检验企业对外投资行为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投资行为有效降低了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提升了市场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市场要素分解检验、IV-2SLS估计及样本期分段检验的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对外投资行为对要素市场扭曲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对外投资行为主要通过加速"去过剩产能"和边际产业转移、提升国内企业生产率三条途径来化解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困境。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可以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和"反哺"国内市场,这是当前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寻求新经济增长点的动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采用2000~2009年的微观企业数据构建动态计量模型,通过两步系统GMM方法检验企业对外投资行为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投资行为有效降低了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提升了市场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市场要素分解检验、IV-2SLS估计及样本期分段检验的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对外投资行为对要素市场扭曲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对外投资行为主要通过加速"去过剩产能"和边际产业转移、提升国内企业生产率三条途径来化解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困境。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可以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和"反哺"国内市场,这是当前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寻求新经济增长点的动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经从局部性、阶段性的产能过剩转变为全面性、长期性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持续恶化加剧了我国经济运行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有必要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回顾与评述,文章总结和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和地区特征,并从市场和体制两个视角探讨了产能过剩的成因。中央政府应坚持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根本性力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通过市场机制来化解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7.
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对产能过剩的产业减产限产虽然有助于化解产能过剩,但是调整产业结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过度地减产限产又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导致失业率上升等诸多负面影响。当前我国既要去产能过剩,又要稳增长调结构,稳增长是前提,调结构是目的。目前我国人均投资规模较低,仍然存在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当前可以挖掘既能去产能过剩,又能稳增长的投资新思路。公共消费性基础建设投资、节能环保投资、"一带一路"投资、城镇化建设投资等契合这一新思路。为使这一新思路充分发挥效果,还需要克服一些制约因素,譬如需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健全政府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监督机制、消除所有制歧视等。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的情况下,钢铁、水泥、船舶等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那么,如何有效抑制产能过剩,尤其是如何通过有效的税收政策手段,实现去产能化目标,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了"产能过剩"问题,并提出,要"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2013年1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会议也强调"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相似文献   

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化解落后产能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新时期我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具有涉及领域多、负面冲击效应大、成因复杂、化解产能过剩难度高等特征。为支持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商业银行应该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提高行业风险识别能力、严格行业授信限额管理、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创新服务手段支持海外投资、加大兼并重组金融支持力度、协助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产品过剩、产能过剩与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我国显露出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这种过剩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过剩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本质的不同.其产生原因除一般市场经济中的固有矛盾外,也有我国特有的原因和机制.建议政府增强宏观的行业信息传递和投资引导工作,合理引导投资方向和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产品和产业投资进行宽松有限的管理,调整现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参股非上市金融企业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参股非上市金融企业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参股非上市银行的公司在优化资本配置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融资通道,其直接证据是该行为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加剧,且该效应对于注册地位于东部及东北地区的公司更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公司的政治关联能够显著增强参股非上市银行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产能过剩的资金供应机制,挖掘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与产能过剩之间的内在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热点与重点并存:新兴产业并购与传统产业整合同步进行2013年年初,工信部等十二部委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支持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九大行业的兼并重组: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强调依靠市场力量重点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并且提出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具有重大且长远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以江苏光伏产业为例,根据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理论,在分析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判定当前江苏光伏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并分析了其产能过剩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化解江苏光伏产业乃至其他行业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面临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而货币政策与产能过剩关系是传统货币政策文献所疏忽的。将金融约束的异质企业引入到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中,考察了货币政策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资本利用率有正向影响,且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资本利用率的作用大于国有企业;(2)异质性企业投资错配造成了中国产能过剩,具体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冲击会因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它们不一致的投资行为;(3)从政府福利损失的角度分析,不同金融约束的异质性企业其福利受到的货币政策冲击有明显差异,引入资本利用率的货币政策规则能显著减少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到消费拉动经济转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投资与出口,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外需出口受挫,长期通过对外出口部分化解我国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所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短期内难以再奏效.2009年为了保增长使得本来已经过高的投资率更加高涨,经济增长的90%依赖投资拉动,但这只能是救急,我国经济真正走出危机阴影、实现稳定发展还需要及时向消费拉动经济转换.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二元OFDI与工业产能过剩关系的机理分析基础上,基于1994-2014年的样本数据,从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路径——顺梯度OFDI与逆梯度OFDI,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重点分析了两类OFDI对中国工业产能利用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顺梯度OFDI、逆梯度OFDI均对工业产能利用水平具有正向作用.顺梯度OFDI通过在国外投资建厂,会直接带动开采挖掘设备和相关维护设备的出口以及国内一些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加工制成品的出口,从而提高中国工业产能利用水平.逆梯度OFDI在初期也会带动一部分产品的出口,但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显著,国内母公司通过消化吸收由海外子公司传回的国外先进工艺与技术,对本国产品进行加工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刺激产品需求,优化产业结构,达到化解产能过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机构投资者究竟是抑制企业产能过剩的"得力助手",还是仅为自身利益而搭便车的"得利者",以2008~2018年上市A股制造业公司为研究样本,证明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具有抑制企业产能过剩的作用。从产能过剩的成因入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这种作用是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两个路径实现的,具体表现为:内部和外部治理水平越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产能过剩的抑制作用越强;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信息的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产能过剩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前三季度各项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呈V形态势。增长回升保证了政府目标的实现,但对投资的依赖加深,也加剧了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要靠市场机制。进出口的波动值得关注,服务贸易出现大量逆差,更暴露了中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鼓励对外直接投资和增加设备出口贷款,就能扩大国产品出口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这是促进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是扩大开放、倒逼改革的重大举措,其总体方案确有不少亮点,但也是机遇和风险并存。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走出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钢铁产能"走出去",是产能的输出,是优势产能的国际合作,是钢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环节。我国钢铁行业拥有"走出去"的客观实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钢铁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金融抑制和信贷配给理论,在分析我国银行业信贷资源错配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信贷资源错配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在企业生产初期,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发放大量低廉贷款导致过度投资;在企业试图退出产能过剩行业阶段,银行与政府联手设置高退出壁垒,加剧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银行信贷资源错配是造成体制性过剩背后重要的金融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