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论界讨论地方政府债券作用时,更多关注的是筹集提供公共产品资金,弥补财政赤字。文章从分析地方政府债券和公共产品关系开始,试图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新视角来研究地方政府债券,并构建一个指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地方政府债券制度。  相似文献   

2.
政府治理是通过认识和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政府治理理念,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和权利运行机制,不断寻求最有效的管理现代市场经济和驾驭市场机制的政府行政模式。我国现阶段的巨额债务与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政府的过度参与与民众监督的乏力造成了政府治理的不完善。文章首先分析了政府治理理论的西方起源,然后以此借鉴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并提出在改进我国政府治理的视角下改善债务规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特许经营和政府购买作为我国公私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探索性方式,近年来正在受到学界的不断关注.虽然它们在理念和制度逻辑上有很多相同点,如都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目标,都是为了缓解政府财政负担而进行的服务外包活动,都是基于契约关系而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规制,但是它们在委外内容、参与主体、法律依据以及付费方式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政府公共服务功能不断萎缩,导致居民公共服务水平相对下降.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势必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削弱政府合法性基础.因此,必须对贫困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进行创新,促使地方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政绩观,不断增强公共服务意识.要对市(地)、县政府机构进行重组与改革,精简、压缩政务管理部门,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把经济落后地区的乡镇政府改组为乡公所,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将其从职能错位、财力不到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要积极促进民间公共服务与合作组织的发展,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较快进展,但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服务供给滞后成为当前社会问题的焦点.因此,创新社会管理,扩展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实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效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在我国政府购买服务还处于零星探索阶段,范围小、项目少.转变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严格绩效评估是推进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公众的各类公共需求总量以及对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势必不断提高。如何通过大力提高地方政府公务员队伍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以满足公众日益增加的公共需求,并且保证所提供的高质量、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能够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偏好,已经成为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中的核心任务和主要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政府治理能力视角,考察了2010年到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与我国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呈现出先抑制后膨胀的“U”型关联,政府治理能力在数字经济影响地方政府规模变动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和负向调节作用,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可与数字化协同大幅抑制地方政府规模膨胀;(2)我国数字经济影响地方政府规模变动存在三个明显的门限值,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扩大政府规模的上升区间,而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数字经济有效缩小地方政府规模的下降区间;(3)我国省际地方政府规模变动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想要持续推进高效精简的服务型政府建设,除有效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之外,还需与分权改革、高水平开放及城镇化进程相适配。  相似文献   

8.
李红星  付林 《全国商情》2008,(9):135-136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公众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政府治理的目标是善治,善治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选择应符合善治理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债务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2008年中央政府出台的"四万亿"经济计划,在促使地方政府融资增加的同时,扩大了地方债务赤字规模,形成了潜在的债务风险,解决地方债务膨胀具有了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在对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影响及形成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关键在改变当前支出方向、转变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投资收益,从而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控制,以减少地方政府债务膨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审计监督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核心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是影响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中资源治理能力和工具治理能力呈现正向作用。审计监督的揭示和纠偏功能可以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驱动作用,但审计揭示功能对协同治理能力的作用不明显。长三角地区应当重视发挥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对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关键作用,同时注重审计监督的激励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注重分析网络舆情”。鉴于当前应对网络舆情的诸多误区,地方政府应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理性面对网络负面新闻,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不能把网络表达等同完整民意。  相似文献   

12.
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飞 《当代经济管理》2012,34(12):58-63
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具有积极意义。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服务,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促进他们就业。然而,当前的两种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模式均存在缺陷,要切实提升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项目的效果,需要完善就业培训服务机制,确保充足的培训经费投入与加强培训资金监管,创新多元主体参与的路径,并探索其他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源于对政府机制的先天性效率症结的反思,也是借鉴科斯定理和运用政策工具的一种实践突破。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坚守公共性立场。这一实践范式的公共性可从社会服务项目的公共性、提供和生产主体的公共性以及社会服务绩效评估的公共性等方面加以辨识和论证。在社会服务的PPP模式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个人利益最大化与公共利益最大化之间的二元价值背离及行为失范问题,可从承认并引导合理的营利动机,确立明晰的权、责、利关系以及强化监督与评估机制等路径进行预防和矫治。  相似文献   

14.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国外已经发展多年,中国才刚刚起步.上海市经过20多年的创新实践,基本建起较为全面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容体系,初步形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发展仍需健全完善法制、促进社会发育和提高政府谈判能力等.不可忽视城市社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行为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5.
公共精神是政府善治建立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公共精神的孕育要以政府善治的实现为根基。在当前我国推进政府善治的过程中,必须在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都树立起足够的公共精神,这需要我们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及西方公私理论中合理因素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国家相关体制的改进与创新,并努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要求地方政府加强公共安全治理建设。通过对地方政府公共安全治理重点以及存在问题的论述,提出地方政府促进公共安全治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认为应从思想到实践上将“应急管理”转变为“公共安全治理”;树立“多中心治理”理念,真正发挥其他主体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建章立制,强化政府责任,注重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将地方公共服务、地方政府间竞争及产业集聚发展融入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中,建立三者互动影响机制,利用中国198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PVAR模型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地方政府为实现本地经济增长目标,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来吸引产业投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但是,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并不一定能直接促进产业集聚,而必须同其他地方政府展开竞争,在竞争中获胜后才能有效推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发展能有效刺激地方政府进一步增加投入、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地方政府间竞争和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是政府影响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政府治理的核心就是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网络关系是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核心。在网络关系时代,政府处在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交织在一起的网络之中,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政府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由政府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网络关系,政府应着力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充分发挥社会网络中的强、弱关系以及结构洞作用,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政府发展空间,致力于"拱心石"角色的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政府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管理机制,不仅继承了传统公共行政对工具和效率的追求,也融合了对公平服务和价值理性的关注。本文立足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考核,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对于构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核的指标设计、考核现状及存在问题做出了解读,并就如何走出现今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误区做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