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首先用一个简单的垄断竞争模型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银行业绩的影响,然后用面板回归分析模型对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进行了回归分析,揭示了银行利润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分析表明,规模扩张和利差是中国银行利润增长决定因素,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对银行利润有负面作用,但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变量与利润的关系与静态理论的预测相反,表明货币政策操作往往是顺周期的,对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估计不足,需要加强对经济周期规律性研究,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本文还分析了当前经济增长结构性减速、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可能影响,从道德风险、国内外利差和汇率波动角度分析了银行和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银行集中度风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熵值法分析银行业的集中程度。实证结果表明,熵值与银行业的风险是正相关,而熵值与银行集中度是负相关,也就是说银行的集中度越高,风险就越小,银行系统也就越安全。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开放经济情况下,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可以降低风险,尤其是在外部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更应保持金融力量的集中,以此来对抗危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规范化,被审计对象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审计风险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明确地摆到了事务所和审计人员的面前.本文对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防范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引发会计风险的宏观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风险从广义上看,就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有意或无意地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错误地估计和判断会计事项,甚至发表了与事实相悖的财务报告,进而受到相关关系人的指控所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面对当前全球会计界出现的新情况,会计风险问题的研究将是一个更加迫切、现实的问题。在此,本文将对国内会计风险的成因中的各种宏观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一、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当我国进行经济改革时,特别是加入WTO后,其基本立足点就是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模健全、秩序井然、功能完备和运转灵活的市场…  相似文献   

5.
一、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原因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沪市863家上市公司2007年共实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8248亿元、11585亿元和8732亿元。与2006年相比,分别增长24.54%、41.93%  相似文献   

6.
7.
张洁  张冉  黄建 《审计与理财》2005,(11):37-38
作为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砝码,加入WTO以后的我国商业银行愈来愈重视中间业务这一新型产品的开发,并将其作为“拳头”产品不断加以推广和运用。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中间业务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商业银行创造可观收益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同步风险。赫赫有名的老牌银行——英国巴林银行和日本大和银行因中间业务而引发的风波致使其元气大伤,就是最好的佐证。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发中间业务时,必须坚持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加强对该项业务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完善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因时而动,强化对该项业务的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决策与偏好紧密相连,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起点。因此,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直接影响了决策者的行为。作为现代企业决策主体的经营者,他们的风险偏好自然就会对企业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文章从研究经营者风险偏好的主观认知出发,详细阐述了经营者风险偏好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一个综合体,它必然存在风险,对于一个具有健全管理能力的企业来说,风险既是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企业对贷款的清偿能力较差与生产设备和技术太过落后、竞争激烈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会受到企业管理的影响。因此,文章主要围绕企业管理因素与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进行探究与分析,从而加强企业的管理,使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时能够运筹帷幄,减少银行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11.
《价值工程》2013,(7):151-153
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在我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到113.28万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了18.9%,我国银行业的净利润也在2011年首次超过了万亿元大关,达到了39.3%的惊人增长。与此相应的是工业企业等实体经济日趋困难,我国银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再次遭受质疑。本文从银行利润来源的分析入手,指出我国银行业目前存在着因为政策性垄断和市场化改革不充分而带来的高额利润问题,并提出我国银行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36):53-55
薪酬是银行激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一个合理有效的薪酬包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帮助提高银行的各项绩效,并且同时留住和吸引更多高素质有竞争力的员工团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成为国际争夺的关键。该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英国的银行业解释分析银行薪酬管理的组成结构,现状,主要问题和相关政策措施,并由此总结出对中国银行业薪酬管理机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3,(10):130-132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分析我国银行业的现状以及混业经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混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设,完善外部监管体系有利于降低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机制及其影响,在违约风险基于会计账户传染的马尔科夫过程假设下,运用投入产出法构建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模型,以2007-2012年中国影子银行业务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信托公司部门是主要的风险源,银行部门是系统性风险最主要的承担者,观测期内影子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防控系统性风险应从影子银行业务风险隔离机制、资本与杠杆率监管、信息透明度、宏观审慎框架和风险应急机制等建设着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口波动对经济增长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可以通过需求、投资、就业、经济结构、知识传播、资本流入、规模经济效应等多种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即出口波动会带来经济增长的风险。实证表明,中国的出口波动对经济增长波动的风险很大,但这种影响是潜在的,实际上往往不会发生,因为出口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被稳定经济的相反力量所抵消。但如果经济增长有潜在风险累积的时候,出口的突然下降也许会成为经济风险发生并放大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收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使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28个省区市1978~2007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并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TFP不断提高,但增长幅度呈阶段性下降态势。随着服务业资本深化过程的推进,服务业增长的要素推动作用相当明显,而TFP的增长贡献则逐渐降低,而且,在TFP的变化中,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明显,但技术效率的水平效应相对有限。在空间分布上,TFP增长及其分解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性差异,但收敛检验表明,各省区市的TFP增长呈现出长期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法,对中国1998~2009年省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内涵型增长效率进行深入考察。对内涵型增长模式实证考察结果显示:忽视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传统效率评价方式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存在效率高估;工业总体内涵型增长状况不容乐观,但东部地区先于中西部地区向内涵型工业增长模式转型;中西部地区面临着工业增长与环境相协调的艰巨任务。本文的研究结果验证了我国工业部门增长中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结果不支持污染避难所假说。  相似文献   

18.
陈晓丹 《价值工程》2010,29(28):36-37
本文对创业板在中国的设立背景以及在中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创业板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从而能够正确认识创业板市场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探寻降低创业板市场风险的手段和措施,促进创业板市场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9.
袁永  李妃养 《价值工程》2015,(15):223-225
研究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仅仅考虑银行的市场结构因素是不够的,还要考虑银行的产权结构因素。本文将银行结构分为市场结构与产权结构,给出了衡量指标。通过对中国银行业1987-2013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地区单个银行的成本效率出发,构建了一个反映地区银行体系信贷配置效率的指标,然后将其纳入增长方程式进行回归,从而分析了地区银行体系效率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假定银行体系的效率能在较大程度上刻画银行系统在甄别借款人、促进资本的最优配置方面的作用,因而本文的研究实际上检验了我国银行体系优化信贷配置能力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的结论是,我国的银行体系在经济增长中不仅具有资本积累效应,而且具有信贷配置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