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产业集群的内蒙古区域品牌建设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军  苏琴 《价值工程》2010,29(19):1-2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产物,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当前内蒙古区域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具有区域特色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本文结合内蒙古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内蒙古区域品牌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和创建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静 《物流科技》2012,(9):20-21
依托对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和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探索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现实问题,可以为政府和农业企业进行品牌化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提升内蒙古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姚春玲 《经济界》2013,(5):49-51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也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及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内蒙古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提出了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策略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姚春玲 《经济界》2014,(2):46-48
农产品区域品牌不仅能够彰显、扩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特色,而且可以使集群形成合力去开拓和占领市场,促进集群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已形成的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为基础,提出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制定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注重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和发展、重点发展杂粮类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将农产品区域品牌转化为企业品牌和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伞策略等能够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对文山三七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品牌的内涵决定了区域品牌的形成机制,决定着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主导产业、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密切联系,区域品牌形成中各行为主体共同发挥作用。本文以文山三七地域品牌建设为例,确立了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区域品牌的分析框架,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品牌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业集群的福建区域品牌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鹏洲 《价值工程》2009,28(5):15-17
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区域品牌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但是当前在区域品牌的建设中仍存在种种的问题与缺陷。文中结合对福建省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区域品牌的建设展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韩忠全 《企业导报》2012,(21):126-127,159
为了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物流产业,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本文根据内蒙古物流业发展现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出内蒙古未来4年的物流需求。为制定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确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提供定量依据,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丽萍 《企业导报》2013,(24):80-80,91
建设区域品牌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周村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浙江嘉兴自主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垣 《企业经济》2007,(10):102-104
本文在总结嘉兴自主品牌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自主品牌建设落后的原因,并针对嘉兴区域块状经济发达的现状,提出嘉兴自主品牌建设应选择产业集群、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协同发展的模式,而协同发展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李海东 《企业经济》2007,(6):143-145
区域品牌是某个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是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产物。区域品牌建设已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学者所关注。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Eviews3.1对内蒙古地区1988年到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进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到内蒙古地区物流业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关系。因此,利用此长期关系分析得出内蒙古地区区域物流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建议性政策,内蒙古地区应大力发展区域物流,加强与沿边经济带的合作,由物流业的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林海英 《物流科技》2014,(10):17-19
文章依据"点—轴"理论,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按照东西部地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西部区域物流等级分布是以包头市作为一级物流发展点,由此通过点轴辐射作用带动物流节点城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等西部盟市物流业的发展;全区东部物流以通辽市为一级发展点,通过轴的带动作用,推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等二级节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进而形成内蒙古地区独有的"两区一带"空间物流格局,使得内蒙古地区的区域物流中心得到合理优化,实现本地区区域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姜革锋  欧国立 《物流技术》2007,26(12):1-4,8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重点研究了区域综合物流体系发展与经济的关系、物流体系发展中的主要困难以及体系中的信息平台建设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物流体系建设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处于中国北部内陆狭长地区,所跨经度大,旱灾、雪灾、森林草原火险等自然灾害频发,本文对内蒙古内部与外部应急物流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应急物流系统的特点、构建原则,基于分形理论构建了内蒙古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时效性、经济性等。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宏 《物流科技》2009,32(11):26-28
内蒙古自治区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客观地分析了内蒙古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曹刚 《物流科技》2014,(3):9-12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各盟市物流园区的调查研究,归纳出内蒙古地区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当前物流园区在建设数量、占地规模、投资规模、建设模式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对物流园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在物流园区界定、物流园区管理、区域协调、土地使用政策等方面问题显著。通过分析以期能够为内蒙古地区物流园区建设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清华 《物流科技》2011,34(12):138-141
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杂粮供应主要省区之一,营销模式落后,为了指导有关部门探求更好的杂粮营销模式,展开对内蒙古杂粮产业营销环境的分析.在分析中使用的方法是SWOT模型。分析发现:市场优势有内蒙古的地理优势、草原文化优势、技术优势;劣势有销售模式滞后、内蒙古杂粮产业不成规模、加工技术不成熟;市场机会是杂粮销售前景日益看好、政府扶持力度加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频发、消费群体对保健养生的重视;成胁有种植过程中的高农药、高化肥和天灾、杂粮不是消费者粮食消费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内蒙物流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内蒙的物流领域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以煤炭物流为主,整体物流产业落后、缺乏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运用PEST-SWOT方法进行分析,找出来制约内蒙物流发展的瓶颈因素。为了更好地推进内蒙物流业的发展,除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布局外,还应加快物流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加快物流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