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政策挑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本文揭示了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信贷扩张作用于资产价格的机理,其政策含义是货币政策必须与审慎监管政策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审慎监管政策应该关注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扩张的规模、速度以及信贷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飞 《财经论丛》2013,(2):50-56
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2004年货币政策紧缩与2009年货币政策扩张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资源再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货币紧缩时期,非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银行信用相比国有上市公司下降的幅度更大,但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和净商业信用上升的幅度更大;在货币扩张时期,非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银行信用相比国有上市公司没有显著差别,但净商业信用的上升幅度仍然更大。实证结果说明中国国有企业并没有比非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信贷资源再分配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梅玉 《商场现代化》2014,(24):123-123
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而在保证就业率的约束下,货币政策一度宽松,信贷规模急剧扩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不断累积。本文探讨了信贷扩张的内在动力机制和银行信贷风险增加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82009年间,国内商业银行系统信贷规模扩张过度,国家由适度转型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信贷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纷纷采取多种形式把信贷业务从表内转移到表外,以达到其信用规模继续扩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国采取什么样的宏观政策和这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密切相关。2002至2011年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总体状况良好,政府的狭义负债率、广义负债率都低于国际警戒线。尽管中国广义负债率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不超过50%,这决定了未来中国宏观政策的选择是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中性的货币政策。其中,扩张性财政要从政府投资为主,转向以补贴和减税为主,并减持国有股份以充实社会保险基金;中性货币政策以加强对银行监管和控制风险为主,同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扩大对外投资,控制扩张财政带来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田敏  高柳  马雷 《商业时代》2013,(4):51-52
本文使用2000-2009年月度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为:在我国,资产负债表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信贷紧缩时期,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对经济影响非常显著;而在信贷扩张时期,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对经济影响明显小于紧缩时期。  相似文献   

7.
李迅雷 《新财富》2007,(9):44-46
中国的房价、股价及其他资产价格正进入一个预期加速实现的泡沫阶段,有必要及时采取措施让资产价格回落。但是,以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主的货币政策的独立运用空间不大,且几乎没有效果。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是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涨、信贷扩张乃至通货膨胀之源,因此,唯一能让整个资本市场“泄洪”的,就是大幅调高汇率水平,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张雪  耿中元 《商业时代》2012,(32):56-57
本文采用VAR模型,选取2008年6月-2011年12月的相关经济月度数据,对我国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信贷规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此阶段的调控较其它货币政策工具更直接有效,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仍以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为主。同时狭义货币供应量与消费正相关而与投资负相关,对经济增长变动的影响大于对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信贷渠道是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国内外学者就信贷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一定的分歧。文章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计量经济学工具,对浙江从1978~2008年的信贷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浙江信贷扩张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信贷配给理论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玉喜 《商业研究》2002,(10):34-36
信贷配给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关于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及社会经济效应的分析 ,对于以银行信贷融资为主融资机制的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分析信贷配给理论 ,对我国货币政策分析及政府在信贷市场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职能定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宏观审慎思想构建了植入货币政策立场的信贷传导微观模型,运用"文本挖掘法"设计了货币政策立场指数,结合2001-2012年3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与面板分位数回归考察了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并放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2)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立场冲击的响应最为显著,大型商业银行紧随其后,城市商业银行最迟钝。因此,货币当局应从宏观审慎视角出发,综合研判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的总量影响与结构影响,提高调控的前瞻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张超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205-205
针对当前我国货币供给快速增长,货币信贷高速膨胀的现状,通过分析09年前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状况,试图从经济周期、货币供给、利率、消费信用发展等方面寻找货币信贷扩张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商》2015,(32)
本文以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和通货膨胀为目标。然后量化比较各种政策工具、目标的作用效果,以识别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论文论述了信贷规模控制制度下的货币创造与货币供给机制,对实证结论进行了解释。最后该报告简要评价了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  相似文献   

14.
综合上年信贷偏紧、其他融资方式萎缩、今年以来票据等短期融资偏高,以及经济回升对“超额”货币信贷供应的需求等因素判断,今年以来货币信贷供应偏多问题并不十分严重。在经济下行基本触底的形势下,有必要将宏观调控重点从“保增长”转移到“调结构”上来,货币政策应从总量扩张转为结构优化,主要消除对中小企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信贷歧视。如果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应该首先调节政府投资节奏和结构,并以此调整政府投资引致的信贷投放.不宜轻率对货币政策进行总量紧缩调整,以免伤及尚未完全启动起来的民间投资等市场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笔者针对外国学术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剖析,同时对金融危机影响之下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新研究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极为有效的,然而也造成了物价的上涨。货币供应量以及信贷规模的变化对产出的变化起到作用,通货膨胀率及货币供应量增长之间拥有很强的关联,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大于产出效应。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所以其必然具备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鹏 《商业时代》2012,(8):68-69
本文使用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了1998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和信贷供给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整个样本期内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的影响,但在2005年第2季度的汇率改革以前,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长则具有正向影响。这符合"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新开放条件宏观经济学对于不同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判断。另外,美国货币政策在整个样本期内均对中国信贷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付敏杰 《财贸经济》2016,(1):92-105
近年来,中国的政府存款暴涨,财政性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都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对宏观经济和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和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为基础,分析财政性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的变化趋势及其背后的制 度特征,并将其用于分析政府存款的货币效应和财政效应.政府存款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货币政策,严重影响了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政府存款的增长对应着巨大的社会资源损失,表现为利率损失和财政损失.更严重的是,政府存款尤其是机关团体存款的增长,已经完全对冲了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果.打破财政性紧缩的关键,在于推进机关团体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使市场配置资源模式深化到公共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差的均衡调整过程来实现。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期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与信贷渠道梗阻密切相关。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动态状况。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相似文献   

19.
斯文 《财经论丛》2013,(4):35-41
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3年1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新增信贷规模、利率衍生品交易量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VAR模型表明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与信贷扩张互为正效应,而脉冲响应函数显示这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同步性和对称性。最后,提出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应当考虑利率衍生品市场以及加强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系统考察了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期限结构之影响,以及信息透明度所具有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越紧缩,企业信贷期限结构越短,而信息透明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根紧缩的冲击;深入分析排除了政府干预、大股东控制、成长性与企业信贷需求等潜在干扰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主要由供给主导,而非需求方的主动选择,同时阐明了信息透明度在信贷资源配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深化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