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茶叶的故乡,中国的茶叶是中国的文化代表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文化也随着科技信息的流通传遍了五湖四海,茶叶逐渐得到了外国人的喜爱,据我国最新统计,全世界中有160个国家需要茶叶,而且他们基本喜欢喝茶。这就是为我们国家茶叶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我们国家拥有全世界23%的茶叶品种,我国茶叶总产量在全球25%。可见我们这方面的优势很大。但是这几年中国的茶叶出现了一些问题,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中国茶叶的国际水平,是非常值得我们反省和研究的,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茶叶产业的特点及其现状,针对目前茶叶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可以改善我国茶叶出口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科学饮茶     
日前.8家国家级的茶叶科研、教育、文化机构和社会团体联合倡议:鉴于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祥地。建议将茶定为国饮。他们在倡议书中提到。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喝茶有利于健康.人们应多喝茶,少喝酒,尽可能不吸烟。  相似文献   

3.
李恒 《中国市场》2010,(7):74-75
姬霞敏是郑州市茶叶市场的总经理,亦是河南茶叶商会的会长,在茶叶方面是个权威人物。然而16年前,喝茶对于姬霞敏来说还只是一种消遣。虽然她也爱那淡雅的茶香,但是她做梦也想不到,若干年后,作为国粹之一的茶叶会充盈她的整个人生。  相似文献   

4.
茶叶在建阳市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世界许多健康专家倡议"戒烟、限酒、喝茶"。进入21世纪,茶叶消费排在三大饮品之首,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之饮"。建阳地理位置独特,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产茶、制茶历史悠久,具备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化的基础备件。对建阳茶叶产业发展提出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后,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结合茶叶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提出建阳市茶叶走产业化发展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立 《品牌》2013,(2):62-63
很多人最近都有这样的感受:身边朋友喝酒的少了,喝茶的多了起来;电视上开始出现茶叶品牌的广告;茶叶店开到了商业中心;网络上讨论茶叶的贴子越来越多;以茶叶作为礼品越来越普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近几年市场增长变化数据报告,都印证了一个事实——中国茶业黄金年代,在中国人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6.
《广告大观》2004,(11):62-62
企业和品牌背景:“竹叶青”茶是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扁形绿茶。由于历史的原因,竹叶青茶的市场鱼龙混杂,正宗“竹叶青”仅占竹叶青茶叶市场的极小份额。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对消费者的了解,我们发现消费者喝茶并不是喝茶本身.而更在乎喝茶时带来的心境体验,所以我们认为:“竹叶青”品牌不应停留在“清醇淡雅”的产品属性的诉求上。而应提升其茶文化所带来的品牌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7.
知者无畏     
来到李宗俭位于京闽茶城的店铺,主人并不在,他的夫人招呼我先坐下来喝茶。不一会儿,门口进来一位戴着近视眼镜、外表斯文的男士,就在我犹豫之际,他已经主动向我伸出手来……这就是李宗俭了——马连道茶商眼中玩转茶叶生意的“大学生”。1989年,李宗俭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机械制茶专业。“毕业于我们这个专业的人,大部分都在给别人打工,真正拥有自己实业的很少。”李宗俭说。毕业时,李宗俭回到老家,就职于广西石乳茶叶有限公司,在车间里闷头一干就是6年。“后来,单位进行股份制改革,全部量化完之后,国有的这一块,就全部变成民营的了。19…  相似文献   

8.
市场动向     
<正>茶饮市场潜力大边缘茶产品成时尚近年,有关饮茶的好处被广泛宣传,喝茶、品茶在都市兴起,成为流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消费的新潮流。在这一市场背景下,茶庄、茶坊、茶叶店不断出现。茶叶行业协会的调查显示,中国茶叶消费市场的规模约120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3倍的速度递增。在广州、重庆、成都等地,茶馆、茶坊已成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标识,各种以茶为名的饮品店层出不穷。上海是茶叶消费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时下,喝茶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仅要喝好茶,更要喝出品位、喝出文化、喝出健康,有机茶因此渐成市场新宠,一些有远见的品牌企业设立了有机茶叶生产基地,打起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茶生态牌。  相似文献   

10.
李思 《广告大观》2009,(7):49-50
作为一个知名茶叶品牌的策划及运作人之一,冯云飞爱喝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似乎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记者以这样的心态接触冯云飞的时候,听他讲述竹叶青背后的故事,听他笑言自己那与《道德经》颇有渊源的“茶经”,就显得分外亲切了。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家庭”饮料,全俄大约有98.5%的人喝茶,按人口计算的茶叶消费量名列世界前五位。 一 俄罗斯茶叶生产情况。俄罗斯茶叶生产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那时世界上有一种说法:在亚热带以北地区茶树无法生长,俄罗斯茶树种植专家推翻了这种结论。1901年他们在亚热带以北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恰克瓦地区种植了0.6公顷的茶树,由于精心照料和采取了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茶树适应了新的气候环境,全都成活了。四年后取得了第一次收获,九年之后,这项工作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2.
紫砂缘     
喝茶当然少不了茶具,卖茶的也不会忘了茶具。在马连道,大部分茶店主要是销售各种茶叶,同时附带着出售一些茶具和包装盒。但是却也不乏专卖或主要销售茶具和包装盒的店铺,这些属于受主业带动、却又不可或缺的附属产业,星星点点镶嵌在茶店之间。  相似文献   

13.
<正> 说起来真是可笑,刘老板竟被一张5角钱的纸币,骗去了8000元钱。2002年10月下旬的一天,刘老板的茶庄来了一高一矮两个年轻男子。这两个人声称要买一批茶,说是要给单位职工办一些福利。刘老板给他们推荐了一种礼品装的茶叶,价钱不算太贵,口味好,也挺新鲜。为了让这两个人确信茶叶不错,刘老板当即给这两个人一人泡了一杯茶,让他们坐下品一品,然后再决定买不买。正在两个人品茶的时候,茶庄又进来一个外地口音的青年人,进屋就问邮币交易市场在哪儿,因刘老板不太懂邮币这一行,说了声不知道。正在喝茶的高个子扭过头来,问他找邮币市场有什么事。外地青年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张5角纸币给刘老板和那两个人讲:"我这儿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茶叶生产地之一的福建省,其茶叶出口量占我国很大比重。多年来,这一传统支柱产业为福建省创造了一大笔财富。经过不断的发展,福建省茶产业逐渐完善,其产量也逐年增加。但是随着国际茶叶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福建省茶叶出口压力倍增。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福建省茶叶的出口现状,阐述福建省茶叶出口的重要性和茶叶生产、出口状况,并通过国际环境这个大的视角来探讨福建省茶叶出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大致从企业、行业、政府这三个方面分析总结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饮茶     
毛泽东不会喝酒,一沾酒脸就红,但嗜好茶叶和香烟,尤其精于品茶,终生离不开茶水。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他每天睡觉醒来并不急于起床,先用湿毛巾擦擦手和脸就开始饮茶。这样一边喝茶一边翻阅报纸,一般要过个把小时才起床。就连举行开国典礼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接待国内外客人时,总是吩咐随从沏茶相待,他认为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礼节。毛泽东饮茶的习惯很奇特,不仅饮茶水,还将茶渣全部吃掉。一杯茶一般喝过两三开后,他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是我国茶叶重要的生产省份之一,其茶叶种植面积、茶叶产值均处全国前列,然而四川省茶叶出口的数量、创汇收入却显示出较低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四川省茶叶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四川省茶叶出口的显著特点,进而分析影响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茶叶生产体系、质量安全标准和品牌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四川省茶叶出口贸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有学者对茶叶品牌化这一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国茶叶地域色彩鲜明,很难形成全国性的品牌,实际上,中国茶叶品牌化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08,(5):73-73
<正> 近日看到某电视台经济节目,其中有则消息引人深思"据调查显示,中国茶叶在出口贸易中,不缺好茶叶,但是由于没有塑造好的茶叶品牌,导致茶叶出口利润大打折扣,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利益"。这不能不让人引发深思。中国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9.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分析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重要理论。本文采用我国1986~2008年茶叶进出口的序列数据,通过分析我国对不同经济体的茶叶进出口需求弹性,并构建实际有效汇率等因素与茶叶贸易收支的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茶叶进出口与马歇尔—勒纳条件间的满足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与不同国家的茶叶贸易收支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不同;就我国茶叶对外贸易总体而言,茶叶进口价格下降会增加进口额,出口价格上升会增加出口额;而人民币升值会改善我国茶叶贸易收支,人民币贬值会恶化我国茶叶贸易收支,且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小于1。因此,我国茶叶贸易收支反向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这为汇率波动背景下科学处理茶叶贸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普洱大生意     
刘阳 《市场周刊》2014,(5):70-74
中国人自古便崇尚茶,茶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山川之灵性,是得天地之和气的灵物;懂得喝茶的艺术,又能辨别茶的好坏的,当然也以中国人为第一。 远在四五千年前,“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又传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是喝茶对人的好处,也是最古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