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售企业诚信缺失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切实履行承诺从而取信他人。其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意为诚实、诚恳,“信”则是指信用、信任。俗话说“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信:古时候的米商,无论是用升、用斗量米堆得都冒尖,旨在让利于顾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政策因素、体制因素、法律因素、政府职能错位等,都是造成信用缺失的原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信用确实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信用缺失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品质.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需要诚实守信.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诚信意识淡薄、失信行为恶劣、造成后果严重的状况,提出了在全社会加强诚信教育、规范信用行为、加快诚信立法、创新信用制度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何京蓉 《江苏商论》2004,(6):110-111
信用是企业经济行为的立足之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守信乃是每个企业应当具备的生存与发展的理念之一。本文指出现实中私营企业出现了信用危机,应该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5.
如今社会“信用危机”已不是书本上才能看到的现象,而是随气处可见的现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能无奈地慢慢去适应,仅有少部分人会尽力地抗争。笔者以为“信用危机”的转变应是匹夫有责,如果大家共同守信,一定会建立一个高度信用的社会,那么事事都能轻松地去面对,并不需要处处防备遭暗算。以下是笔者对“信用危机”问题之浅见: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惟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自2001年12月成立以来,所承保的贸易额连续两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长率。中国信保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不仅为推动中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落实国家的外交、外贸、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以其产品体系的完善、高速度的创新而跻身世界先进ECA(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行列。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中国信保是如何取得这样成绩的?下一步,中国信保又将采取什么措施继续加快发展呢?中国信保总经理唐若昕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7.
张秀丽 《光彩》2015,(3):60-61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诚实守信是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也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周易系辞》上就有"人之所助者,信也"之说;孔子也说过"民无信不立""信者,行之基电"。现代WTO的各项贸易规则和市场运行准则也让国内的企业认识到,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诚信已经被大多数企业视为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部分地区、部分企业信用基础薄弱、信用意识缺乏、信用秩序混乱等问题的出现加大了市场交易的风险和成本,严重挫伤了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阻碍了市场主体间的正常经济往来,因此,增强信用观念,建立和维护良  相似文献   

8.
有着"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中国,今天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的信用危机。市场经济需要诚信,厂家、商家的立身之本都要构建一个人人放心的交易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诚信企业。  相似文献   

9.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针对目前我国信用观念弱化和信用体系不健全所造成的信用环境恶化的现状,本文着重分析了古代传统管理思想中丰富的诚信观,得到了一些启示,从而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有着“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中国,今天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的信用危机。市场经济需要诚信,厂家、商家的立身之本都要构建一个人人放心的交易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诚信企业。  相似文献   

11.
张庆 《市场研究》2004,(10):36-37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然而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诚信失范现象日益增多,诸如假冒伪劣、言而无信、坑蒙诈骗、违约毁约等等。这些现象从本质上是一种信任危机.她造成人与人关系紧张、互相防范.使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混乱.市场主体缺乏安全感.危及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上非常强调信用的民族却面临着信用危机。因此如何建设现代诚信。已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12.
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另外次债危机以后中国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如果按陈先生刚才讲的,流动性的危机会逐步发展到偿付危机,那么,会不会最后造成整个金融体系崩溃呢?现在谁也不敢下最终的结论。关于美国次债危机要持续多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国内经济交往常常形成不同主体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市场经济表现为信用经济,信用体系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石。个人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构成了信用体系,在这庞大的体系中,个人信用处于基础性地位,支撑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为促进消费信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以形成相关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规范个人消费信用活动当事人的信用行为,巩固自然人的守信意识,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前不久,人民银行宣布,全国个人证信系统正式运行。这是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然而,…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用经理人之家”在京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石 《商业时代》2004,(3):43-43
近日,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在京召开了“中国信用经理人之家”成立大会。 2003年全球前五大货柜港排名出炉该机构将以“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信用管理理论和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失信已成为中国社会一大顽疾。在经济活动中,不诚信表现为商业信用、金融信用、产品信用的缺失,假冒伪劣、虚假广告泛滥,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政务领域,一些地方政府不守信,政策出尔反尔,政令不行,与民争利,一些官员不诚实,急功近利,搞假大空,浮夸造假,欺骗百姓,甚至是滥用权力,贪污腐化,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侵蚀着政府权威;在社会领域,一些人言而无  相似文献   

16.
《商业研究》2006,(20):176-17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首届部长会议上与企业家们谈商论道,他希望企业家不仅要有奋斗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讲信用。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自尊的民族也一定会懂得尊重别人。温家宝提醒企业家:与人相交也要讲诚信,企业“走出去”更要讲友谊,讲信用,不能做一锤子买卖。  相似文献   

17.
刘焱华  廉忠剑 《商》2002,(2):9-11
人无信不立.企业当然也是如此.不讲信用该吃亏才是。但现在邪了,不讲信用反而占便宜、挣钱.老实守信的倒是吃了亏.被弄得焦头烂额,有企业还因守信破产。怪不得.有人.而且是很有远见的人使劲呼吁: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人.赶紧重新学习“信”。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不讲这个字.便宜只在一时.特别是加入WTO之后  相似文献   

18.
我特别赞同陈兴动的观点,这次次债危机的本质就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信用链条拉得过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监管的缺失。所以,这个教训非常值得中国汲取。那么,谁是次债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呢?我想美国恐怕不是一个最大的受害者,是一部分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因为,这次次债危机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谆朴美德,曾为社会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背信弃义,弄虚作假,欠账有理,赖债不还的现象比比皆是,社会信用的缺失,已经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健康发展,重塑社会信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诚信危机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实守信,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失信,不但会给经济造成混乱,而且会给社会带来数以亿计的损失。尽管目前我国企业信用出现了一些危机,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相信中华民族潜在的诚信美德会得到巩固和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