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自然配置与地区社会经济生展不平衡的矛盾的有效途径.研究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对我国已建和规划中的大型调水工程的管理极具借鉴意义.文章对我国江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工程及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根据跨流域调水工程特点,提出跨流域调水工程中投资和年运行费分摊的原则、方法和数学模型,讨论了水价的计算公式及计收方式,为确定跨流域调水供水水价提供了合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国内外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的一些做法和探索性研究,认为其组织结构正在由组织、投资、建设和管理"四位一体"向"多主体"模式转变,强调水商品意识、市场机制调节和公司制运作,通过界定产权,以合同和契约关系规范调水管理.调水工程管理改革面临着提高管理效率、重视经济效益、实现调水和调水工程的持续运营以及区域合作等问题.创新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主要从分析管理内容、构建运营管理体制和建立制度规范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并介绍了目前通常采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特点,指出国内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阶段。提出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问题,采取科学的、经济的和合理的跨流域调水方案,尽量减小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资源价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雄伟  周芬  郭磊  舒全英 《水利经济》2010,28(3):9-11,74
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受水区为使用调水区的水资源支付资源水价的现实,提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计算的3种方法:替代工程法、支付意愿法、效益分摊系数法,并以某跨流域调水工程为例,阐述了利用这3种方法计算水资源价值的原理及过程,旨在为确定类似工程的水资源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系统梳理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研究成果,分析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与流域内生态补偿的不同特点,包括调水工程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的影响、水源流域上下游与受水区的补偿关系、调水给水源流域下游带来的损失等。调水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多源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包括成本与机会损失法、支付意愿法、价值损失法、生态足迹法等,考虑受水区用水量、水资源价值、支付意愿等因素对补偿量进行分担。由于调水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影响的复杂性,且调水工程布局向网络化发展,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一是调水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技术;二是调水给水源流域上下游带来成本与损失的测算方法;三是调水给受水区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测算方法;四是系统考虑水源流域上游保护成本和下游损失及受水区效益,构建调水补偿关系和标准测算模型;五是对于网络化调水格局下补偿主体与对象的复杂关系,研发适用的补偿原理和标准测算技术。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西线调水工程的实现,将大大改善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对这一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以及全国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调水源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水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调水受水区的受益分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兴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势在必行,国家应加快工程的前期规划研究,以期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8.
以聊城位山灌区引黄济津应急调水为例,研究了位山灌区应急调水的成功实践及其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制定跨流域调水管理的专门法规、建立应急调水经济补偿制度和建立水权市场,对稳定调水区水权和减少负面影响是必要的,并结合实际提出加强应急调水工程水权稳定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社会水需求不均衡最有效措施。根据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涉及不同流域、功能综合、结构复杂、相互交叉的特点,提出了对跨流域引调水工程的供水效益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根据供水结构,基于效益分摊的思想分别对生活供水效益、“三产”供水效益进行量化计算,其中第一产业水产养殖效益采用增加收益法计算。以浙东引水工程为例,具体分析计算了2017年浙东引水工程给工程沿线地区居民生活、“三产”等方面带来的经济效益。计算结果表明,该量化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实际跨流域引调水工程的供水效益计算,且结果较以往单一计算方法更为合理,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0.
王宏波  张顺  霍有光 《水利经济》2006,24(6):3-5,17
在论述丹江口调水工程对陕西及汉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对中线调水方案及其可能的替代方案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提出了修正取水口的基本方案。从理论上分析跨流域调水治理模式,对丹江口调水的治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调整中线调水的取水口;建立相关地区调水问题的政治协商制度,对作为调水区的陕西与湖北进行合理的经济利益补偿。对陕西省进行经济利益补偿,可以提高其用水的机会成本,起到保证水源的作用;对湖北省进行经济利益补偿,能够体现出社会公正,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当前供水工程经济评价、城镇供水工程与节水措施间的经济分析和城镇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从理论上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了实物期权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论证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应用实物期权理论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研究如何利用实物期权理论构建水权期权和基于Black-Scholes模型进行水权期权定价;最后,分析和展望在跨流域调水工程风险管理中运用实物期权理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而复杂,建立合理有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基础。其综合评价的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环境系统,文中将其划分为调水沿线生态环境、调水周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建立了具有总目标层、子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水方案及经济效益初步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特点,早在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就提出从长江引水到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南水北调设想。南水北调工作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项工程分别进行。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引水至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和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引黄入并工程效益简介刘轶稀(山西省粮食学校)1引黄入并工程简介万家寨引黄工程是列入国家"八五"计划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它由万家寨水电站和引黄入晋两项工程组成。引黄入晋工程起点位于万家寨水库大坝左侧,分为总干线、南干线,北干线。引黄河水入太原属...  相似文献   

16.
引江济太运行管理费用分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荣强 《水利经济》2008,26(3):20-22
成本-水量分摊法是将工程运行费用与调水距离、调水水量相关联,根据调水受益地区与水源工程的距离、分配水量的差异进行运行费用分摊.该方法首次被运用在典型平原河网地区,其成果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创新和突破,实践证明,用成本-水量分摊法推算的费用比值能够被调水受益者接受,为顺利开展引江济太调水工程提供经济支撑,亦为引江济太长效运行新机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抢抓国家当前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重大调水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梳理分析了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调水调沙、水资源配置、区域建设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分析了相关省区的发展作用并提出损益处理建议,以求多方共赢,共同呼吁国家加快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建设。  相似文献   

18.
跨流域调水水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敏 《水利经济》2009,27(2):38-41
为了制定合理的跨流域调水水价,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在分析水资源需求和供给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跨流域调水的水价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平原的治理应当怎么搞?现有的主张很多,且各不相同;但从战略上来归纳,主要有三种:立足于调水灌溉的治理战略、立足于抽水灌溉的治理战略和立足于集水灌溉的治理战略。本文试图对这三种战略作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治理思想。一、立足于调水灌溉的治理战略黄淮海平原治理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在治理黄河;历代王朝都力图靠调水灌溉来发展这个地区的农业,以扭转“南粮北调”的局面,但这个愿望从来没有实现过。解放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兴修调水工程,办了许多“综合治理”旱、涝、碱的试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是一项大型跨流域封闭式梯级调水工程。该工程从晋蒙交界之处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取水,穿山越岭,在偏关县下土寨分成两路,一路途经偏关、平鲁、神池、宁武、静乐、娄烦、古交等县区,穿越286公里进入太原市;一路途经平鲁、山阴、怀仁,到达朔州、大同。输水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