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土地征收作为一种重大事项,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的有关要求,以广州某征地项目为例,介绍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程序、方法,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新客站征地拆迁项目总体社会稳定风险较小,但部分内容仍然可能诱发风险,因此需制定详细的预案,注意加强对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土地纠纷呈现出利益变动和利益调整的特性,因此,本文认为,应把土地纠纷的良性解决与构建农村社会稳定机制并轨,并在土地合理合法使用中、挖掘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赍原因素、培育运行有效的可持续的社会稳定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土地征收补偿是土地征收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土地补偿机制和土地征收救济制度仍存在很大缺陷.针对现存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借鉴外国的立法例,保障我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公正为视阈,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收,实施以"保障"为基点的"社会补偿"政策,既不能合理分配土地增值资源,实现社会资源"分配的正义",又不能切实保障被征收土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达到社会资源"持有的正义"。因此,我国土地征收社会公正化,应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正观指导下,实施以"保护"为基点的"社会赔偿"政策,使得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收既"化地"又"化人"。社会赔偿区别于国家赔偿、民事赔偿,是基于社会发展需要而对承担社会发展代价一方给予的符合社会公正的赔偿。  相似文献   

5.
公共利益制度是土地征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现行法律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外延缺乏明确规定,使得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判断主体、判断标准十分模糊,界定程序、补偿标准不尽合理.应尽快完善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制度.具体措施包括:(1)采用"列举和概括式"模式界定公共利益;(2)完善公共利益审查、救济程序和征收补偿制度;(3)确立被征收方买回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从评估主体、评估内容、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等方面综述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由于现有研究主要从引起社会稳定风险的原因和社会稳定风险的定义界定社会稳定风险,因此认为未来应更全面地考虑各项评估内容,更多地结合外部环境和项目本身两个方面,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入公众参与指标,选取评估方法时,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等几种评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这些对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以公众参与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借鉴国外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研究方法:比较法和演绎法。研究结果:土地征收决策要充分吸纳公众参与,利害关系人和其他公众的参与程度应当不同;目前我国土地征收中的公众参与不足主要体现在未能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和进行专家论证,听证方式适用范围狭窄及具体规定不明确,成片土地征收中的协商内容局限,以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方式不明确。研究结论:我国土地征收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的重点是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加强专家论证,加强听证方式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规定,将协商方式扩展应用到成片土地征收中的补偿安置决策,并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建立明确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8.
土地征收行为满足了城市各项建设的用地需求,同时又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健全,导致征地行为社会风险凸显,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在分析土地征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征地行为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试图从主动预防及控制、被动处理、加强公众参与及监督管理角度,构建风险规避机制,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土地征收是国家强制取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由于土地征收的强制性,征收过程极有可能使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甚至会威胁到农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因此征收过程经常会伴随社会矛盾及纠纷.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征、纠纷产生的原因以及现行土地征收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纠纷化解机制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共项目外部效应大、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提出了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范围及内容,并构建起以基础性、构建性、互适性指标为主要架构的指标体系,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测算风险因素指标,准确确定项目风险等级。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公共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关键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检验征地补偿标准刚性调整机制对征地规模的影响,论证其诱发地方政府突击征地的机理。研究方法:基于2004—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1)刚性调整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在征地补偿标准调整前大规模征收土地,从而维持自身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体系的运行;(2)为防范风险的演化和失控,中央政府会默许、甚至支持地方政府的突击征地;(3)作为被征收土地的主要构成,农用地亦是地方政府进行突击征地的主要载体;(4)西部的地方政府具有更强烈的突击征地动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研究结论:征地补偿标准刚性调整机制诱发地方政府的突击征地行为,变相损害农民权益,应当成为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实施征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析江苏省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种种弊端 ,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征地制度改革 ,必须从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出发 ,明确征地适用范围 ,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和税费标准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强化监督机制 ,配套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价格法测算征地补偿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社会保障价格法测算征地补偿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从现代社保理论、社会保障价格法假设前提、征地实质、操作中潜在问题等4方面论述了该方法的缺陷与不足。研究结论:虽然社会保障价格法能够适度提高征地补偿,也可暂时缓解征地双方矛盾,但该方法并不是一种科学客观的评估法,它不能妥善处理征地中复杂的利益关系,不能为失地农民建立长久可靠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4.
征地补偿费用标准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研究目的:提出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和土地价格评估法。研究结果:中国征地补偿标准可以根据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实际损失和政府出让土地价格对于土地征用补偿的支付能力分别进行计算,区分土地财产权和农民公民权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郑振源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7):23-27,83
研究目的:现行征地制度的最大弊端是土地补偿标准过低,如何合理确定土地补偿标准仍是征地制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旨在厘清地价形成和分配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和物权法的法理,对三种主要的地价形成和分配理论进行了讨论:(1)土地增值是由于土地用途的转换;(2)土地的外力增值不应归土地所有者,应归之于社会;(3)土地开发权属于国家或全民,开发收益应收归国家,由国家分配。研究结论:应当以当时当地土地正常的市场价格作为土地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制度架构及潜在风险,探索控制成片开发征收风险的可行路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演绎法。研究结果:新《土地管理法》第45条第5款确立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制度,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学界对土地成片开发的质疑,但其并未解决成片开发制度的适用和规范难题。现有制度设计对土地成片开发的控制性不足,成片开发中的非公共利益存在使成片开发功能发生异化偏移的风险。研究结论:应从内容、过程及结果三个维度对土地成片开发进行风险控制:内容控制上,应建立成片开发公共利益的动态认定机制;过程控制上,在保证公众参与权利的同时,应将公众参与限定在初次决策过程之中;结果控制上,应畅通当事人的救济渠道,当事人可通过质疑、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等方式寻求救济。  相似文献   

17.
快速城市扩张中的征地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征地冲突发生率的影响因素,揭示城市扩张与征地冲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中国各省市征地冲突发生率与城市扩张速度成正比,与人均耕地面积成反比。研究结论:城市快速扩张是导致征地冲突频发的重要原因。缓解征地冲突的政策建议包括:(1)改革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削弱城市扩张的政治驱动力;(2)调整城市扩张成本分摊结构,保护农民群体利益;(3)建立、健全征地过程中利益纠纷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征地冲突后果评价与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构建征地冲突后果评价和预警的指标体系,利用BP神经网络检验征地冲突后果评价和预警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文献法,神经网络。研究结果:征地冲突后果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较高,预警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也较为乐观。研究结论:征地冲突后果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合理,BP神经网络适合在这一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研究目的:从理论上研究政府土地征用垄断的经济诱因,分析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垄断制度安排下政府、农民、厂商利益受益或受损状况,进而探讨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垄断.这一制度在保护政府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农民和厂商的利益.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是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暴利潜能;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非农建设用地入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