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矿产资源勘查综合评价,目的在于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资源勘查工作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以后矿产资源合理规划、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合理高效监管提供决策依据。运用FAHP法,选取勘查程度、勘查单位储量投入资金、丰度指数、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等动态、可比性的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FAHP模型,采用加权综合法将研究区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的矿区勘查效益予以综合评价,提出勘查决策。以攀西26个重点勘查区为实例分析,就研究区6种优势矿种开展研究,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雷波、金阳、宁南地区的综合评价指标值较低,符合实际勘查情况,今后应对这些地区勘查加大投入和加强管理,提高勘查成效,争取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一项涉及多模糊因素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类型、数量、分布、危害程度,以及矿山恢复治理率、环境治理资金投入、绿色矿山建设数量等影响因素分析,从矿山地质环境和恢复治理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攀西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判结果反映了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与恢复治理的现状,为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科学管理和恢复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整装勘查区的市场需求、矿产地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环境约束条件、组织实施条件五个方面优选指标,创建了由上述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整装勘查区综合优度指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 H P)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以期科学评价整装勘查区价值,并以东部省份某金矿整装勘查区作为应用示范。整装勘查区综合优度指数将对整装勘查区的功能定位、优化调整和社会资金的进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论述钒钛资源在世界及我国的分布状况和钒钛的工业用途以及攀西钒钛磁铁矿的开发现状,针对攀西钒钛磁铁矿开发中存在的综合利用率低、环境问题突出、开发混乱等及未来攀西地区钒钛资源战略开发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多渠道融资、建立攀西钒钛产业园、发展产业集群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率的综合指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产率有单项生产率和综合生产率之分。前者是指某一要素的生产率 ,包括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科技生产率等 ;后者则是指各单项生产率的总和。正确计算和分析我国农业综合生产率情况 ,对于正确制定我国农业发展战略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竞争力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农业综合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农业综合生产率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农业综合生产率指数 (% ) =∑ (某一单项生产率指标值该指标标准值 ×权数 )10 0 (1)要正确地计算出农业综合生产率指数 ,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单项…  相似文献   

6.
在对滇东南地区的重要矿产资源进行调查基础上,通过对矿产资源的类型、成规规律、分布、开发程度以及"三率"水平、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技术人员投入等影响因素分析,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建立矿产资源开发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模糊相结合的方法,对滇东南16个不同评价区内的9种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位于滇东南东部地区的广南以及中部地区的金平矿产资源开发效率很高,而西南部地区的绿春和最东部地区的富宁者桑开发程度较低;就不同矿种而言,锑矿、铜矿的开发效率整体上高,其余矿种的开发效率整体上较低,评价结果反映了滇东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真实现状,为该地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发展矿业、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调查,介绍了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构建包含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刻画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与轨迹。[方法]运用均方差法,选取2010—2016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特征。[结果](1)总体上,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先升—降—升的动态演变特征; 经济承载力持续增长,这源于郑州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的演变特征。(2)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发展历程,但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层次的较高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为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应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的编制,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三生”空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发展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快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扩容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深入分析广西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和潜力,圈定未来10-15年广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接替选区7个。通过资源禀赋、矿产开发的外部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的综合研究、评价,建立选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广西重要矿产资源接替选区进行优选排序,确定优选目标及不同优选层次,为西部矿产资源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广西重要矿产资源接替选区最优目标区为桂西铝土矿勘查开发接替区,较优目标区依次有合浦-兴业高岭土钨钼矿、贵港-横县-宾阳高铁三水铝土矿、丹池锡多金属矿、龙州-扶绥铝土矿等勘查开发接替区。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矿产资源的自身特性、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选择了九项评价指数,用分级评分和对评价指数赋予权值的方法,计算各矿种(床)的综合评价值。通过比较各矿种(床)的综合评价值,可以反映矿产工业开发的综合效果,并能为矿山建设项目的优选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矿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在分析了研究区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四川秦巴山区油气开发和固体矿产开发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结合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例研究,提出了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的绿色循环开发策略与建议:完整的矿山环境法规是矿产资源绿色开发的根本保障;完善的规划和严格的环境评价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第一要务;推进矿山相关科学技术创新是提高矿产开发利用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唯一途径,最终使得四川秦巴山区矿业在促进经济腾飞的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加速了水力资源的开发,四川省占有全国水力资源四分之一的经济可开发量.水力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成了四川省发展水电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提出用循环经济原理来指导四川水电开发的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优化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总量控制、空间布局与时间布局,以达到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需求。用实证性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基本思路是查明各矿产地的资源条件、开发条件、环境条件及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评价分析,了解矿产地水平的优劣,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当前和长远需求,为在空问和时间两方面进行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文章定义了矿产地优化配置中矿产地需求类型,指出矿产地评价指标体系由要素性指标和效能性指标组成,构建了两类指标的组成体系,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正在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革关系到众多农户的切身利益,农民对林改的看法与评价备受关注。通过对四川省5市的调研发现,尽管大多数农民对林改持积极乐观态度,但是部分农民对林改的内容不够了解,影响到整体评价结果。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政策尚需理顺,林权抵押贷款较难获得等,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提出了对下一步工作的启示和三个在林改中可能出现的,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川西北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 ,初步分析了川西北旅游资源特征 ,并提出了在川西北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老挝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种的勘查开发价值较高;中国企业在老挝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普查权、勘探权、开采权,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奠定了较好基础。中国企业在下一步工作中应注意:①加强找矿远景分析和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可行性评价;②重视斑岩型铜金矿的勘查开发;③适度控制钾盐的勘查开发速度;④金属矿的矿业权向重要成矿区适度集中。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规划评估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套“三期十步法”的评估模式。文章以总结国内外规划评估经验为基础,具体阐述自然资源“十三五”规划评估开展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并结合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完善“十四五”规划评估的建议:一是推动自然资源规划评估标准化建设;二是构建完善的评估数据信息系统;三是建立良好的评估运行监测机制;四是加大规划评估的宣传引导。  相似文献   

18.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安徽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系,求算出安徽省各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0.6~0.7之间的有2个,0.5~0.6之间的有4个,0.4~0.5的有10个,0.4以下的有1个;结合Arcmap技术对安徽省各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水平差异不大,以合肥和马鞍山两市为极点向周围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