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12月1~15日,由中国信息协会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共同组织,国务院法制办、中国人民银行和部分省市发改委(计委)以及国内部分征信机构参加的"美国信用体系考察团"一行19人,赴美访问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美国消费者信用协会(CDIA),重点考察了美国各类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如邓百氏公司(D&B)、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环联公司(Trans Union)和UCMS信用服务公司等。通过实地访问和考察研究,对美国信用服务体系的基本架构及其主要功能有了较完整的认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信用信息服务业,其主要经验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经济纵横》1994,(10):41-45
美日两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基本经验─—美、日期货市场考察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货市场”考察组1994年3月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货市场”考察组先后对美国和日本的期货市场进行了考察研究。重点围绕着美日期货市场发展中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与期货...  相似文献   

3.
由无锡市冶金工业局陈育斌、江苏省有色工业公司王宝全等八人组成的无锡冶炼厂设备考察组,于1985年6月4日至29日对英国和美国进行了专业考察。考察期间,考察组在英国参观访问了伯明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保科技合作协议,由纺织部纺织科学研究院派出由四人组成的考察组,于1987年7月13日赴保加利亚“维达”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访问考察。考察组的主要任务是:(1)了解和交流先前双方预定的二个合作项目,即(i)有关棉、毛、化纤混纺的工艺技术;(ii)低级棉的加工工艺和设备。(2)考察  相似文献   

5.
商业信用与电子商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锴 《经济学家》2003,(6):123-125
(1)“他信用”和“自信用”:对商业信用的重新认识考察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不难发现,无论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对商业信用的反映和监督,还是财务管理系统对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以及收账政策的管理,都是针对客户方(他方)的信用状况所进行的监控和考核,而对于企业自身的信用状况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公司内部管理人的工作经验或主观估计。正是因为根本没有一个正式的信息系统来全面揭示和反映企业自身的信用状况并提供相关资料,这就必然使得人们对本企业商业信用的把握既不系统又不客观。之所以形成“他信用”单边发展的现状,我认为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与设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论述了我国社会信用的基本状况 ,提出了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架构及其支撑体系的基本设想 ,并就设想的实施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国务院参事秦小明和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人员组成的健康中国2020研究考察组于2010年8月17~25日对加拿大和美国卫生发展规划进行了考察。先后访问了加拿大卫生部、医疗服务局、公共卫生局、卫生信息研究院,美国卫生统计中心、健康美国人2020办公室等相关机构,详细了解两国卫生体系的基本情况,卫生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工作,卫生统计信息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情况。  相似文献   

8.
由常州风味食品总厂邹庆华、孙惠珍、陆炳良,中国银行常州分行英建辉,常州轻工业公司刘蕴华等5人组成的考察组,于1985年6月24日至7月17日在美国考察了风味料生产技术和设备。在美国期间,考察组参观了位于俄亥俄州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信用体系的特征及可供借鉴的经验美国、加拿大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信用制度和体系在资本市场、商业市场和个人消费市场都比较完善,经过长时间的自由市场竞争已经形成大型的、高水准的专业信用调查、评级服务公司。综合美国的信用体系来看,最本质的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信用信息公开程度和准确性高;二是信用服务企业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和中立性;三是信用评级制度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四是信用产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其十分鲜明的特征和世人公认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其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穆志勇 《经济师》2011,(10):78-79
文章以信用评级市场较为发达的美国为例,通过考察美国对信用评级监管的历史演变和主要特点,对照我国当前信用评级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借鉴美国先进评级管理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国现阶段信用评级监管。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11)
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全国大部分省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省级平台)已经基本建成,部分省已完成了地市级平台(以下简称市级平台)建设,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也已取得初步成效。由于这一平台建设牵涉环节多,信息量丰富,数据量庞大,各地在创建该平台时与征信机构的合作关系还存在诸多问题。本课题以山西省为例,以山西省发改委建立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切入点,调查了解当前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基本情况,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了美国等国外成功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运营模式,总结了对我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结合当前山西经济发展实际,提出进一步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征信机构合作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应美国Richard Muther & AssociatcsInc.公司的邀请,机械工业部组织考察组于1985年10月18日至11月4日在美国考察了工厂物流技术。在美国期间,考察组参观了8家工厂,3个工程咨询公司,l个工业工程师学会,1个系统模拟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刊》2003,(2):96-96
评级债务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的拥有由一个或多个评级机构对其所作的信用评级的债务。这些机构独立从事信用评估业务。现今最知名的机构是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ddy's Investors Services)和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信用评级是可以选择的,公司必须要求评级机构提供一个发行债务的评级。信用评级给债务证券的持  相似文献   

14.
王爱华 《发展研究》2003,(4):41-42,55
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信用缺失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拟对我国社会信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借鉴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提出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信用经济和信用体系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人们对美国的信用经济模式和信用体系产生怀疑,尤其对以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为代表的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行监管模式和评级技术展开猛烈的批评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走向 征信     
王文 《资本市场》2000,(8):12-13
<正> 6月28日,180万上海市民率先拥有由资信公司作出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国内地个人信用制度不再是空白。7月1日开始,这个报告可以在全市15个商业银行中通用。“美国人太相信信用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技大学商学院的方兆本教授谈起在美国租车一事很有感慨。不久前,方教授的同伴用信用卡在所住饭店轻松租到了一辆价值不菲的奔驰轿车。方教授说,“这张信用卡其实只能在国内使用,可美国人就冲着信用卡,给办了租车手续。当然,这里面有漏洞。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普通美国人对信用的认同和信用体系在美国的发达。”  相似文献   

17.
赴美国综合考察应美国沃特斯公司和菲尼根公司的邀请,国家科委条件财务局王曾荣、郭岩于1987年3月3日至19日在美国对这两家公司进行了访问,并参观了第38届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应用光谱学术报告会和展览会,访问了美国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仪表学会马慕周、石尚平、肖中汉、体素华、孔晓霞等5人组成的考察组,于1985年4月18日至5月10日在日本、香港洽谈业务和考察办公自动化技术。在日本期间,考察组访问了贸促会、三菱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刊》2002,(11):92-95
近一年来,伴随着诸如安然、世通、中科、广厦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司丑闻的曝光,“诚信”成为世入关注的焦点。信用评级在现代经济中活中的作用也得以凸显。 信用评级最早产生于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随着各类债券的大量发行,投资人而临着极大的投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信用评级公司应运而生。目前、具有国际权威性的资信评级公司主要有3家: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擅长主权国家评级;标准普尔公司(S&P)擅长企业评级;惠誉国际(Fitch)擅长金融机构与资产证券化评级。 目前我国还没有大规模开展信用评级工作,人们对信用评级的理解和内容相应较为陌生,由此,本刊新开辟此栏目,逐步介绍一些著名的评级机构、评级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各种形式的评级活动及结果,为推动我国信用评级业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美国信用评级业及其未来的监管政策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日下,同时也使得美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暴露.金融创新背景下的美国信用评级业其实存在着许多内在矛盾和困境.因此,以下三个方面将是其监管政策调整的重点: (1)强化竞争机制,调整信用评级现有市场结构; (2)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评级活动的可审核性; (3)保证评级活动的独立性,促使评级结果的公正与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