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对境外上市与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路径选择和公司治理的法律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2年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调查,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有待进一步强化。该报告运用“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模型),对931家(有效样本)上市公司的总体治理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数字表明将近90%的样本公司的治理指数在60以下。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近期发布,报告指出:最近4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呈逐年提高趋势。新公司法实施后,监事职权得到加强,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总体水平得到稳步提高。不过,报告分析也指出,上市公司在自愿性披露方面没有根本性改变,上市公司急需走出从“合规”到“自主型治理”的瓶颈。[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问题是国企公司制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公司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国有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国有公司治理机制的安排更多地体现了建构论理性主义立法观,而非国有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则更多地契合进化论理性主义立法观。无论如何,中国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和建构,只能成为中国式的公司治理模式,其生命力也只能寓于生动丰富的中国公司治理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朱青松 《中国经贸》2011,(18):40-40
本文介绍了公司治理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然后具体分析中国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如何完善中国公司治理,创造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包括国家股参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模式、建立有效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股东大会有效运作的手段以及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股东治理与公司治理效率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大股东的存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司治理必须承认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股东治理的主要机制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这一问题对中国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4,(3):37-3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公司治理政策对话会”上称,“国家股东应当成为推进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8.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生效,无疑对在美上市公司产生巨大影响。司法管辖权上的冲突、法律规定的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都将构成中国公司在美上市的障碍。因此,中国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顺利在美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司治理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能吸引人眼球的控制权之争,大概非国美起诉黄光裕引爆的股权争夺战莫属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内部人控制、经营腐败等现象大量出现,许多已依法进行了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企业,并不能如期望中那样带来较高的经营效率。因此,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当前中国公司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