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绿色壁垒     
一、绿色壁垒造成的损失   浙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省份之一,仅次于山东、广东,连续六年名列全国省区第三位.然而,近年来,浙江农产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次数呈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了浙江农产品的外贸出口并由此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8月初,“海葵”台风正面侵袭浙江,给全省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金华因位处浙江中部的盆地地区,受灾情况虽不及其他地市严重,但也遭受了一些损失。  相似文献   

3.
浙江农村经济活跃,农产品物流发展迅速,不过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物流企业的参与、超市及批发市场的合作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分析了浙江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逐渐增多。由于市场不健全,价格不稳定,农产品积压卖难的现象经常发生,而不少急等钱用的农民只好把农产品以低价出售或赊给“二道贩子”,蒙受很大的损失。当时我就琢磨,与其这样坐等货主上门,不如主动出去找货主,即使挣不上钱,也能增长点经验。1983年秋天,我第一次组织10万斤葵花籽拉出去卖,净挣2000元。以后我每年组织10~20万斤葵花到外地销售。几年下来,不仅挣了7-8万元,而且在浙江绍关、湖南…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通过财政“以奖代补”方式,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储藏、保鲜和干制设施,改善产地初加工条件,实现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目标。为详细了解补助项目的有关情况,近日记者专题采访了农业部、财政部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培育了一批绿色安全、优质价廉、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一致喜爱。在这背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功不可没。据统计,到今年6月底,全省共有合作社2.2万多家,成员数近90万户,牵涉到耕地面积130多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保证了数量充足、品质上优的浙江农产品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7.
外省动向     
浙江: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近期正式启动。据主办者介绍,通过活动,力争使浙江优势农产品基地标准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出口农产品基地应用实施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率达到70%以上。浙江今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将从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检查入手,加大对禁用农药、兽药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并推行农资连锁经营。今年,浙江计划组织30个有一定基础的市、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对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动态监控,并定期公布检测信息。在生产过程中,浙江决定引导无公害农…  相似文献   

8.
近日,农业部定点市场工作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议期间,河南、浙江、海南、陕西、甘肃五省和新疆自治区分别介绍了农产品市场建设和流通工作的探索和创新经验。这里,本刊摘编六省、区发言纪要,为各地实现“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目标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订单农业很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户最关心的农产品“卖难”问题,但是由于一些订单合同缺乏可行性和规范性,为日后纠纷埋下隐患。为避免由于订单农业不规范给农户或企业造成损失,全国首部订单农业合同文本指引近日在浙江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鲜活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相继出现了西瓜、芹菜、胡萝卜、香蕉卖难等农产品滞销现象,农民损失巨大。出现鲜活农产品卖难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微观上看,许多农民都是“看去年市场,种今年庄稼”,往往导致供大于求。从宏观上看,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导致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无法实现全国大流通,出现了严重的区域性卖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经济问题》2005,(11):F0003-F0003
秀洲区是浙江嘉兴城市副中心,辖五镇三街道,人口34.44万,其中农业人口26.77万,区域面积542平方公里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盛产粮油、瓜果,茧、禽、生猪,淡水鱼等名优农产品,是浙江省著名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7月3日,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透露,由于设施简陋、工艺落后,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每年仅粮食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折算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为此,今年中央安排5亿专项资金,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储藏、保鲜和干制设施,以减少产后损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轮番上涨与农产占矗供求的周期性波动给城市居民和农民都带来了损失,城镇居民面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农民面临经常性经营亏损。使如何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供求,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问题。近期,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的活跃引起业内关注,为农产品市场带来了新的气象。本文分析引入电了商务的我国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阐述其模式创新以及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情,造成部分鲜活农产品损失,给农产品流通带来很大困难。为促进鲜活农产品流通,我国紧急出台政策,规定从1月26日至3月31日,对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销售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入场费等经营性收费一律减半收取。  相似文献   

15.
数字     
500亿斤 “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粮食损失率超过8%,蔬菜损失率则是超过20%,每年仅粮食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负责人近日表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优势、优质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也得以全面提升,为了推进产销衔接,近年来农业部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连锁配送试点工作,浙江农华配送中心便是试点企业的成功先例之一,请看这家农商联合企业的探索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的必要性———是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的内在必然要求。现今从国内市场来看,农产品早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产品“卖难”一直是困扰各地政府的一大难题。表面上看是农产品过剩,实际是结构不合理,质量不过关,流通渠道不畅,市场信息不灵等原因所致。同样的产品,品种优、质量好、包装精美的不但没有“卖难”,反而供不应求。如福建漳州的“八卦”芦柑、陕西洋县的“张骞”、浙江衢州“一品红”柑橘、深圳“晨园”蔬菜等就是很好的例证。这充分说明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潜力是很大的,关键在于农产品的市…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国外以质量、卫生和技术标准为借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规模受到制约,贸易损失很大。本文基于最新调查资料,在全面系统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影响和结构影响的基础上,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免税农产品,是指根据税法规定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产品免征增值税。免税农产品的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自然灾害损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对企业购进的免税农产品按照农产品的买价以10%的扣除税率计算进项税额。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对企业购进免税农产品发生非正常损失,要将其进项税额转出。其公式为:转出的进项税额=账面成本÷(1-10%)×10%犤例犦某企业(一般纳税人)经税务部门批准,使用收购…  相似文献   

20.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浙江民警内,一只很大的中华鳖引起很多市民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