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视角对中国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动原因进行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与劳动收入比重之间互为因果:中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会使农业边际产出下降,降低农村劳动者的保留工资,制约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导致劳动收入比重下降。而劳动收入比重下降会使劳动者减少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低技能劳动者比例,加剧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因此,减弱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是稳定劳动收入比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西南农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是一个过程系统,其路径取决于农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农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与农业劳动力变动的不协调性增加.西南农业必须以加大投入为切入点,突破农业劳动力变动不协调的瓶颈,把握现代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向,极大地提高农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更快更好地促进西南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使西南农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说明河北省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是产业结构不均衡,缺乏长期发展优势,而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通过对比近10年来的省人均工资、制造业人均工资和人均GDP的变动趋势,从而得出人工成本上升应促使制造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我国已处于“刘易斯转折点区间”阶段。在农业技术效率没有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大量劳动力转移,导致农业总产出下降,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降低,粮食供给减少,农产品价格上升。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对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提出严峻挑战。广西农业生产的实例说明,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同时要稳定农业总产出和农产品价格,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创新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2014年两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消除不可观测的个体异质性的影响,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异变动进行分位数分解。通过分析发现,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工资变化的差异,能够由个体特征变化解释的部分所占比例较低,绝大部分都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工资分布顶端的歧视现象更加严重。这说明长期以来与户籍制度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分配规则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消失,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工资歧视问题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劳动报酬占比是新创造价值中劳动力价值的份额,资本积累是劳动报酬占比大小及其演变的主导因素。长期来看,相对于人口的资本规模扩大会增加劳动力需求从而有利于劳动报酬的提高,但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降低劳动力价值并创造相对过剩人口,使得劳动报酬占比总体上趋于下降。经验分析表明,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主要受资本积累规模、经济生产效率、农业经济地位以及区域工资历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均资本存量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幅度在2008—2010年左右发生较大转折,促使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在2011年左右开始从下降趋势转变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了农村就业增长率,但提高了农民的工资增长率,提高了城市初级劳动力的工资增长率,但对农民工就业增长率存在倒U型影响,对城市高级劳动力就业存在U型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人力资本增长放大了城市高级劳动力的工资增长率,但却削弱了初级劳动力对高级劳动力工资增长的驱动作用。人力资本增长会放大城市部门内部的工资差距而产业结构升级却对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级劳动力工资的城乡差距在产业结构升级中会逐步消失,人力资本增长会放大城市高级劳动力与农村初级劳动力工资差距而产业结构升级却对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农村部门的萎缩将使增长变小,初级劳动力驱动的增长将变小,但人力资本驱动的增长将变大。为缓和中国日益扩大的不平等与逐渐下滑的增长趋势,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投资和均等化以及户籍改革需要同时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8.
蔬菜价格波动的规律、影响因素与调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蔬菜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蔬菜价格的中长期变动趋势、短期年际变动和季节变动趋势,总结了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的规律,探讨了影响我国蔬菜价格变动的因素,并结合这些因素和蔬菜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研究表明,我国蔬菜价格波动具有阶段性、周期性、季节性、非对称性的特征和规律。土地、运输成本、流通成本、农户决策机制、通货膨胀、供给和需求弹性、气候和蔬菜特性等是影响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稳定蔬菜价格,调控蔬菜市场,必须在上述几个方面完善相应的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8~2001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在中国,性别因素和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参与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劳动力参与率水平正相关,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失业率的上升却是引起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计算,劳动力资源比重低、劳动参与率10年来持续下降以及劳动力人口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是重庆劳动力资源的现状;预测分析表明,劳动力规模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劳动力供求关系将从供过于求逐渐走向结构性供不应求是未来重庆劳动力供需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应及时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加快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统筹城乡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并适时、适度调整人口政策。同时,目前影响我国区域人口规模的因素中总和生育率的影响越来越小,而迁移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各地区应制定有吸引力的人口迁移政策,以在未来的劳动力资源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劳动力规模和就业状况差异显著,劳动力资源大国的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空间也持续缩小;由于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劳动力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别;各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质量和技能水平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随着各国人力资本增长而提升;由于劳动力市场制度和风险管控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风险不一,但国际贸易增长、对外投资扩张和人口跨国流动也为劳动力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国家和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将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均衡发展。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总量和结构方面优劣势并存,应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并积极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区域一体化,促使劳动力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五期间,我国的目标是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规模较大,化素质较低,再加上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呈下降趋势,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我们要注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化素质,同时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在某些个别因素方面得出的结论却存在着较大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对一些重要因素的遗漏问题。本文利用对甘肃省10个贫困村的调查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的家庭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劳力、耕地规模都对劳动力外出决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上学子女数却对劳动力外出决策有着显著而重要的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协整模型构建了实际汇率与劳动生产率、政府消费和贸易条件之间长期的均衡关系,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实际汇率短期内的动态调整过程。结果表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生产率的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实际汇率的变动方向与巴一萨效应预测的相反。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适用其假设,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政府消费和贸易条件等其他因素亦影响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说明即使是在长期内,巴一萨效应的假设也不能成立。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支出来影响实际汇率短期波动和长期变动趋势,从而影响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收入在家庭年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消费支出有着显著影响。在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不同和夫妻是否共同外出打工会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同。用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全国百村义务教育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外出打工的因素及对家庭年收入的影响,可以看出,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收入高于从未外出者,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收入更高;教育程度对家庭收入有正面影响,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更能显著提高其家庭收入。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家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性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农村家庭决策的必然结果。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是必然的。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农村劳动力有四个选择,一是夫妻双方外出打工;二是男性外出女性留守;三是女性外出男性留守;四是夫妻双方在家务农。在现行的四个选择中,男性外出打工妇女留守成为了一个首要选择。这个选择是农村家庭理性决策的结果。本文试图从成本收益以及风险的角度下来分析农民的决策原因.并针对这种出现这种原因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地确权不断推进,厘清其产生的影响对于用好确权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具体来看,农地确权增强了年轻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意愿,但对中老年劳动力影响不显著;增强了初中及以上学历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意愿,但对初中以下学历劳动力的影响不显著。可见,农地确权效果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应在推进完善新一轮农地确权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年轻劳动力,提升其受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过高的劳动力/土地比例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中高土地贡献率、低劳动力贡献率并存的均衡状态。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形成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国际农业生产的非参数DEA分析表明,我国农业处于效率边界之上,因此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方式提高农村人口收入的空间不大,难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性别工资差距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常见现象,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给劳动者带来了规模工资溢价,但不同劳动者获得城市规模工资溢价存在差异,那么,城市规模是否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呢?基于最新的2017年中国247个城市的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构建两步回归计量模型来检验城市规模是否影响了性别工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233个城市中的男性劳动力拥有更高的薪资水平,但女性劳动力获得城市规模工资溢价比男性高,从增量上缩小了与男性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城市规模每增大1%,女性获得的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比男性高0.097%。可见,性别工资差距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我国国内经济不断变化,物价也随之变动,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当物价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时,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及财务管理方法都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企业的经济效益将有所降低,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