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事后分析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方法对于事故突出的路口路段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整治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做到事前客观评估道路交通存在的隐患,进而影响防治对策的效果。道路交通运行的主体即人与道路、车辆、环境的互动关系,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次成因,探讨从应用事前评估和事后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而提出事故预防的对策。一、道路交通事故深层致因因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设定项目的关系,从统计上看,我国90%以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下  相似文献   

2.
事故     
<正>问:驾驶体感车在城市非机动车道行驶中撞了行人,是否属道路交通事故,体感车应按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对待?答:属于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体感车属于"车辆",驾驶其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中撞了行人,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属于"交通事故"。关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统计学家斯密德(R.J.Smeed)曾经用计量经济学工具研究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其论文名为《道路安全研究的统计问题》。论文通过对美国和新西兰等几个国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分析发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开始会随着道路上汽车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道路上汽车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死亡率又开始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斯密德法则"。而又因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大下坡路段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也是道路安全管控的重点区域。大下坡路段事故原因研究的第一步,是对事故危险因子特点、事故分布规律特点等作出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以全面认识其基本特征,为事后的安全评估、致因研究、措施等提供依据。其次,从时间空间的维度上对交通事故进行特征分析,并依次对高速公路网中部分研究坡段的交通安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2004年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辟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新纪元,确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新模式.其中的变化之一就是将"交通事故责任"又称之为"当事人责任",二者除了称谓差异之外并无本质变化.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同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和第92条确立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的新规则和新依据,二者分别成为当事人责任"认定"和"推定"的依据.科学、公正地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或者当事人责任成为交通事故处理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环节,为了使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途径和方法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配套实施的部门规章《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赋予了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正道路交通事故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是公安交管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因此,对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建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置能力、有效化解道路交通事故风险?本刊采访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学院副教授牛学军博士。  相似文献   

7.
正《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第146号令)中要求"对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开展深度调查;对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者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道路交通事故,可以开展深度调查",公安部交管局专门下发了《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规范》,各地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越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加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云南省交警总队提请省委、省政府和公安厅重视,制发了《云南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提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党政属地管理责任,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吃了一颗"定心丸"。为解决制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体  相似文献   

9.
事故     
正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该案符合"交通事故"的定问: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的紧急停车带内修理完毕后,驾驶人驾驶车辆驶离时,将仍在车底下的修理工压死,请问该事故是否属于交通事故?肇事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哪条规定?  相似文献   

10.
【案例】邱某驾驶电动自行车过程中,遇李某驾驶的重型半挂牵引车呼啸而过,因受到惊吓倒地受伤。事后,公安交管部门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认定"现有证据无法查清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故不能作出事故方责任认定"。而李某据此并以双方没有接触为由,认为不属于交通事故并拒绝承担赔偿责任。请问:李某的理由成立吗?【评析】李某的理由不能成立。第一,未接触不等于不构成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项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即其并没有将"是否接触"作为构成交通事故以及承担责任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值日警官     
《道路交通管理》2014,(6):50-51
正事故问:道路交通事故中"道路"是怎么理解的?答:《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项解释"‘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其中"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这一解释将在学校、单位、施工单位等发生的车辆致人伤害或者财产损害纳入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约束范围。郑策名  相似文献   

12.
事故     
<正>问:近日我队受理了一起警情,经调查,双方车辆因斗气,一方驾车撞向对方已停驶的车辆,造成双方车辆损坏,系故意行为。此案是按交通事故认定,还是按故意毁财治安案件移交派出所处理?交通事故定义中的"过错"是否包括借交通工具故意毁财、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  相似文献   

13.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因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道路管理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够证明已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尽到安全防护、警示等管理维护义务的除外。依法不得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行人,进入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自身损害,当事人请求高速公路管理者承担赔偿责任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第t十六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定义的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以下简称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人不履行交通义务,侵犯了他人的交通权利,因而道路交通事故的本质是交通侵权案件。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交通管理理念,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系统治理,以酒驾治理"五大战役"为抓手,秉持宣传引导与打击处理并举、常态治理与联动共治并重的原则,对所查获的酒驾醉驾案件实行快侦快诉,做到了涉酒案件"零积案",营造出"酒后开车要不得、侥幸上路不得了"的浓厚氛围。2017年,南通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致人重伤、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同比下降33.6%,道路交通安全形  相似文献   

16.
值日警官     
<正>事故问:一辆货车被一辆摩托车追尾碰撞,货车又行驶了800米远才停车报警。请问货车驾驶人的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  相似文献   

17.
因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规制尚存在许多缺陷,导致交警自由裁量权过大,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笔者建议通过强化软法规制、完善立法规制、加强程序规制以及健全监督救济机制等措施来规范和制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中裁量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的迅猛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呈现多发态势,因轻微交通事故引发的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山东省烟台市交警支队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作为深化公安改革和创新民生服务的重要举措,积极开拓思路,主动借力互联网平台,自主研发"交警e路行"轻微道路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管理》2010,(6):75-75
近年来,随着道路状况的逐步改善,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汽车通常以100公里/小时或更高车速行驶。随之而来的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突出,世界上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120万人。2009年,我国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6775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914368329元。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客运车辆成为我国居民中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道路客运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严峻考验。客运车辆尤其是大型客车(含大型卧铺客车)因单次运载人数较多,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已成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主体。本文通过对2015至2017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大型客车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大型客车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