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是宏观经济调控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前者是通过刺激或抑制投资、消费与出口以熨平短期经济波动,后者是通过提升劳动、土地、资本以及制度与技术等要素效率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供给侧要素改革,结构性强调的是各要素改革的协调性和联动性.制度滞后与缺失并存、技术创新有待全面加强、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土地流动难度加大、资本增量不够且存量未盘活是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因而,制度与技术创新、劳动力素质提升、土地流转加快以及金融增量扩大与存量盘活等途径是其改革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2.
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靠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引进推动,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随着国内外市场供求趋向平衡,资本投资边际产出率不断下降,需求侧宏观调控政策效用在递减,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存在失速或停滞风险.为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宏观调控政策从需求侧的三驾马车,转向推动增加有效供给,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核心是通过加快结构性改革,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确保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发展目标,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强调除了重视需求(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妥善协调好这三者间关系外,还要更加重视供给(制度、要素、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此分析基础上给出了简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可从要素投入、结构转型、贸易开放、制度改革四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进行理论回顾。通过经验数据对比,可分析中国与高收入经济体、中高收入经济休、中低收入经济休和低收入经济休在劳动力投入、资本投资、技术进步、资源环境、工业化与结构转型、城市化、国际贸易、腐败等方面的现实差距,明确中国经济增长动力阶段性转换的事实。应当着力从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科技创新、土地要素和企业家精神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重塑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机制。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可系统阐述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民间资本是市场中最有活力最灵敏的投资要素。然而,我国民间投资增速近年来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令人对于中国经济"企稳"的后劲感到忧虑。民间投资下降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叠加影响,但另一方面是目前对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和运营存在各种形式的"高门槛",从而在很大的社会经济活动范围里形成了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好民间投资的作用,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亟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以促进市场公平准入和公平运营为动力,来激活民间资本,保障社会经济增长活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伴随而来,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构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传导理论模型,利用更加灵活、稳健的TVP-VAR模型计算时变冲击效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分别得到"资本、劳动→煤炭消费→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二氧化碳"的传导关系链,反映出我国目前仍依赖煤炭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较为落后、新能源利用较少。  相似文献   

7.
2015年5月,"供给"这个词第一次在"五问中国经济"中被提出,同年年底,中央经济会议着力强调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希望通过此改革来刺激我国经济的增长。供给侧改革是在中国供给过剩、经济减速的背景下提出的,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实体市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采取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原因。并分析供给侧改革对资本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如何保障供给体系适合需求结构成为关注的焦点,却忽视了创新这一经济增长的动力。通过梳理供给理论与需求理论,明确了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间的关系。基于对经济发展动力的分析,指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实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经济结构的优化,需要在平衡需求侧和供给侧这两翼的基础上,通过创新驱动策略来实现。通过对创新内涵的丰富,认为创新不仅仅是从0到1,从1到N的拓展和对创新的集合式整合也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结合我国的发展和政策现状,从人口、大学、专利与知识产权、市场与政府的定位四个方面说明了创新驱动的实现要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变革,供给侧改革尤其引人注目.提出供给侧改革,表明我国管理高层更加注重中长期经济的健康发展,更重视供给方的管理,更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对经济增长理论古典复兴历程的分析表明,我国供给侧改革摒弃了过去依靠需求侧管理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比较符合古典增长思维.未来供给侧改革要取得良好成效,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有效保护供给要素的自由流动,推进创新与分工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10.
投资、消费和出口等需求因素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就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而言,投资波动显著作用于经济周期波动,而促进消费具有很好的经济增长效应.就经济增长的内外部需求冲击而言,中国的经济冲击主要来自内部需求的影响,但出口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节投资需求要着眼于引导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要采取促进消费的各种措施,形成消费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要适度调整外贸政策,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发挥出口作为经济平稳增长"调节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过热、出口下调,所以国内消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本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若干对策,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民族振兴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在各自的方向上为中国经济前进提供动力。整体来看,消费占比不断下降,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占比不断上升,其中,资本形成一直是中国保持经济较快增长而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向。当前,投资效益的逐渐下降,出口产品竞争力的逐渐减弱迫切需要调整"三驾马车"的着力点,将扩大内需中的消费作为主攻方向,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和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以来,我国主要采取需求拉动的经济政策来带动经济增长,需求拉动下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但是自2010年以来,需求动力对经济的大动作用不足,我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为了扭转经济下行趋势补足经济发展动力,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发展思路。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未来经济改革的重点方向,从经济发展的实处入手研究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实施路径,有利于促进供给侧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VAR模型从需求角度分析投资、消费、进口、出口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是共同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投资具有长期平均负弹性效应;出口在前4年有正的产出弹性,后5年表现负弹性,而进口一直表现负弹性.因此,要保证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应走高水平投资加消费带动型发展道路,并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背景下如何调好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是学界的热点研究话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变化巨大:需求动力以出口和投资为主、消费成长乏力,要素分配倾向于资本所得、人际分配格局恶化,第一产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基于DEA评价模型对需求结构、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进行论述。研究结果表明,需求结构、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间存在互动支撑关系,且近年来,它们相互支撑的状态协调度都近乎有效。发挥财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构建消费成长长效机制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前,需求的增长已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需求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分析1979-2002年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要素,发现消费、投资、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在短期内它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8~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从外资的资本供给和技术溢出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FDI的资本供给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1998~2000年高技术产业FDI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负的资本供给效应,2001~2006年高技术产业FDI对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再显著,但是资本供给效应为正.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本和出口对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居民消费作为消费需求的主体,其重要性更不能忽视。在面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急需将经济增长从投资、出口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通过对1978——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两者为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两者短期之间的动态关系。最后,针对扩大内需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总供求的基本平衡是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我国当前高投资率、低消费率和高外贸依存度的需求结构特征亟待调整的根源在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动使得总供求的平衡越来越难以维系,突出表现是普遍、严重和蔓延的产能过剩。在当前背景下,为化解产能过剩,提升经济效益,宏观经济管理在不忽视需求侧的同时应该更关注供给侧,目的是在供求基本平衡中实现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注入持久性内生动力,以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再平衡。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危机后时代的大背景下,出口需求受阻,通过刺激包括政府消费的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尤显重要。本文以中国为例,基于经典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扩展,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控制资本和劳动投入要素变量后,结论认为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考虑居民消费和不变价的因素后,政府消费的刺激作用减弱,但作用仍显著。最后本文对促进政府消费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