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与重要标志,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效应和传导机制,基于2016-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型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并形成了以成都市、重庆中心城区以及万州区为中心的三个空间聚集区域;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但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验数据,将金融科技纳入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框架,并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开展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金融科技通过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和收入差距三个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金融科技的不同维度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差异性影响。因此,文章建议通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金融科技人才培育体系、提高金融监管强度、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3.
金融市场融合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引擎。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金融市场融合发展中面临提升金融中心能级、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加强金融机构跨区域协作的挑战,影响金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配置效率。本文根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市场融合情况的统计测量结果,借鉴国内主要城市群金融市场差异化融合路径,分别从共建金融市场、突出区域特色、破除行政壁垒、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市场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当加大金融对该战略的支持力度。金融服务供给要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论文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定位和发展基础,对金融支持必要性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金融支持经验,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对于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有重大助推作用,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应有之义2022年,是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起步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夯基垒台迈向整体成势的关键一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聚焦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近年来,四川银保监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银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监管引领,多措并举发挥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支撑作用,加快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推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起势、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6.
金融资源集聚过程可持续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还能吸引和统筹配置各类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基于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以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指导产业升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重视金融资源集聚,建设好西部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集聚和西部金融中心释放的市场信息,科学指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本文以金融集聚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出发点,以金融资源集聚对金融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作用为主线,结合金融分权对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指导,为西部金融中心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多方面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20年成渝两地加快打造重要增长极、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2010-2019年重庆市和四川省16个主要城市组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相关数据,利用威尔逊模型和F-H模型分别分析中心城市金融辐射力和金融一体化的情况。研究发现,重庆和成都两大金融中心辐射半径接近,但仍有少数城市不完全在辐射范围中,未来建设须考虑重要节点区域中心城市的金融效应;同时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影响较大,未来建设须赋予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监管局更多的金融政策,实施一系列逆周期措施。  相似文献   

8.
发展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科技银行、其他金融科技平台公司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共同战略选择和关键发力点,但我国农村各地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总体上仍然较低,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论文利用网商银行在全国1884个县(县级市、旗)的业务数据及其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广度、深度与质量三大维度出发,建构了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测度了2017-2020年这些县域的各级指标得分,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测度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动能。研究表明,2017-2020年中国各地区和各省的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总体提升较快,但各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提升明显,服务质量提升相对不足;数字贷款和数字授信发展最为迅速,数字支付次之,数字理财2020年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数字保险的发展一直相对迟缓。从发展动能来看,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总体而言,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发展空间巨大,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和法规政策,提升县级政府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张磊 《北方金融》2022,(2):55-60
为揭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区域异质性与动态一致性,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中的省级层面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异质性的大小、结构和变动趋势;使用绝对收敛模型和条件收敛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的动态一致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区域间总体差距在缩小,但是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数字普惠金融的地区差异基本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直接表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收敛性和正向空间外溢性。  相似文献   

10.
<正>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要从提升金融资源集聚能力、提升金融功能辐射能力、加强成渝两地协同共建等方面着手为推动成渝地区加快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于2021年12月正式出台,历时多年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终于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相衔接,该规划明确提出了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