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收,实施以"保障"为基点的"社会补偿"政策,既不能合理分配土地增值资源,实现社会资源"分配的正义",又不能切实保障被征收土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达到社会资源"持有的正义"。因此,我国土地征收社会公正化,应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正观指导下,实施以社会公正原则"保护"为基点的"社会赔偿"政策,使得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收,既能"化地"实现工程建设现代化,又能"化人"实现农民身份转型市民化。社会赔偿区别于国家赔偿、民事赔偿,是基于社会发展需要而对承担社会发展代价一方给予的符合社会公正的赔偿。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然而在迅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渐引发出多重深层次的矛盾,其中广大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正日益凸显。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和尊重农民根本利益、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化农村改革,从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对于我国依法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城镇化的实际状况,同时吸收国内外学者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对完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权益受到侵害问题数见不鲜,失地农民权益受损主要表现为土地权益、经济权益、就业权益以及社会保障权益四个方面。针对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四方面入手,制定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对策,使失地农民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处于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时期,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自分税制以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逐年扩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土地财政为城镇化建设进行融资,产生一系列诸如债务风险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亟待寻求一种可持续、规范化的融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融资方式。后土地财政时代,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将成为地方政府拓宽融资渠道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土地问题是中国的核心问题。土地整理转型是中国社会治理机制转型的缩影。1949~1966年,高度行政集权下,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权力的延伸。1978~1998年在行政放权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和农民成为有独立经济目标的个体。1999至今,在新《土地管理法》约束和中央政府主导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方的互动增多。土地整理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关系的转型基本反映了中国治理机制的转型过程,而中国治理机制转型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转换、经济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这恰恰是社会转型的关键因子。因此,土地整理成为社会转型的风向标。但目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顺畅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土地征收改革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驱动和“民众诉求”推动两种。温州“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其典型特点是政府回应征地群众的“民生诉求”问题,通过“三分三改”给予农民“携土地资源用益物权”入城的市民身份,并创造农民可以“自由择业”的“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经济环境,使得被征地农民生活“有依靠”、工作“有奔头”。从温州征地模式的成功经验来看,“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本质是“民众诉求”推动与政府“回应改革”,具有民主性、回应性、责任性特征,有利于化解城市建设社会风险和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法拍房司法拍卖中买受人受票权益保障问题是税务机关与法院工作协同中难以破解的热点问题。在实践中税务机关为了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和保护纳税人权益,难以对法院的司法裁决做出相应的回应。从房地产税改革的视角入手,深入剖析房地产税将土地出让金模式下的隐性税源流失和纳税风险显性化的内在机理,大力发挥房地产税“保房价”“稳预期”功能在法拍房定价机制优化问题上的积极作用,为税务机关和法院协同解决此类难题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