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商情》2019,(23)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坚定地走开放化的道路,在我国政策的引导支持下,一带一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的更深层次的区域性合作,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和资本市场日益紧密的联系更是不言而喻,如何加深国际间的合作,促进国际间资本的更好流通成为各国合作共赢,蓬勃发展的关键。本文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司治理准则,研究各国的实施情况和国际间的差异,分析各国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各国的优秀治理经验,意在促进改善各国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缩小各国企业公司治理的差距,保护国际投资者的利益和疏通国际资本的流通,从而加深各国经济合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21,(1)
随着全球经济交流不断加深,各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也在不断增强。采用DCC-GARCH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地区)股市在2000年1月5日至2019年5月23日期间的联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香港地区与内地股市的动态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俄罗斯,而印度、斯里兰卡、拉脱维亚、罗马尼亚、以色列、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黎巴嫩等国家与中国股市的联动性低。对于股市之间联动性的研究,为投资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在股票市场分散投资、规避风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完善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未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股市联动性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0~2014年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均值下降了5%以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的实证分析表明,整体上贸易开放抑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制度环境分组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资本密集型国家、资源密集型国家、制度环境良好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影响,但是对于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劳动密集型国家、制度环境不佳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向中国贸易开放能够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特别是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积极影响较强。上述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田甜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1):19-26
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持续增长,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经济呈现低迷增长之势,给各国经济稳定性带来了不利影响,使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增加。基于此,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债偿还能力与潜在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两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加以分析,发现沿线部分国家存在社会整体对外举债规模过大、经济对外债依赖程度过高等问题,并提出我国需要构建沿线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评级预警系统,积极利用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作用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4)
构建了由政治障碍、经济障碍、制度障碍、外资营商障碍和双边关系五个方面构成的反映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障碍的指数,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重点国家的分析发现,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小,印度尼西亚、以色列、俄罗斯、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的投资障碍指数中等,柬埔寨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大;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小,中巴经济走廊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大。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发现,双边关系是影响测度结果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中国应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制度,巩固和发展与沿线国家双边关系,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8.
9.
10.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法,比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会抑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低端环节进行投资存在被"替代"风险;东道国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仅在已承接较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存在,且第二产业的诱发力最强,中国企业进入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的相对优势和较小的投资风险;"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为显著,但"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要素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魏泊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6):30-44
使用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和2016年《全球贸易促进报告》的数据,从通关费用、时间、清关程序效率和海关透明度四个方面衡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通关环境,考察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通关环境不同指标的改善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即通关费用和时间的改善抑制了中国产品出口,清关程序效率和海关透明度的改善促进了中国产品出口。经过初步分析,发现通关费用和时间的减少抑制中国产品出口的原因为,进口国通关环境改善面向的是所有出口国,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增加挤出了中国出口。还进一步从产品、国家和进口依存度方面做了异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1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走出去企业与东道国在多领域广泛开展PPP项目合作,由于PPP项目周期长、一带一路倡议特殊风险,法律争端解决面临层层障碍。考察现有的解决路径,国内法框架下有协商或调解、国内诉讼或仲裁、国内行政手段。国际法框架下有双边或多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国际投资仲裁、外交保护等方式。探究一带一路倡议PPP争端创新解决路径,首先可在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利弊分析基础上,优先选择ICSID机制或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同时可考虑将协商、调解机制作为前置程序。其次在未来时机成熟时科学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专属的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16.
17.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5):31-37
"一带一路"倡议目标深远广阔,投入巨大,要实时关注其实施的效果,进而展开理论分析,及时调整战略的实施。对古代丝绸之路历史回顾发现,丝绸之路虽因政治外交原因而开,但因商业利益而兴盛。丝绸之路上与经济利益无关的政治外交活动终难长久。2007—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份额呈上升趋势,但过去的3年份额稳定维持,"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促进作用尚需解释和观察。基于对沿线62国2015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沿线国家的经济体量是决定与中国进出口总额的首要因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在于提高"政策沟通度",大力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就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来说,这些政策的作用尚不显著。因此,就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来说,政府与市场要恰当分工。 相似文献
18.
19.
吴慧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1-4
“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的语言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言人才提出较大需求,为高校非通用语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内高校非通用语(东盟地区)专业应从学科建设、招生与人才培养、师资配备与人才储备等方面着手进行调研分析,为解决人才储备问题提供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和储备高质量非通用语人才。 相似文献
2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1)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12个服务贸易部门的比较优势及其动态演进。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水平较低,尤其是在知识产权、金融、保险等资本与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表现更为明显;一些在特定服务贸易部门显示出较高的比较优势与专业化分工指数,形成一带一路地区初步的服务分工与专业化格局。从时间累积变动幅度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初始显著比较劣势的服务贸易部门比较优势上升较快;而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部门表现较为稳定甚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较低且比较稳定,需要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中国服务分工与贸易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