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活动将会越来越频繁。有收购就必然有反收购。反收购的本质是对目标公司所有权的控制和争夺,以及相关主体对目标公司所拥有利益的归属之争,其核心是防止公司控制权的转移。上市公司的反收购有一种必然性,特别是对目标公司管理层来说,为了保住现有地位和既得利益.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必将竭尽所能采取反收购策略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御。反收购战中所采取的策略是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保护目标公司及各相关者利益为出发点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樊琦 《会计之友》2007,(9Z):1-92
当前上市公司的兼并和收购进入全新阶段,上市公司应高度关注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适宜的反收购策略。本文研究了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反收购策略,并就我国上市公司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反收购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衣曼  郭亦骏 《会计之友》2012,(11):11-14
研究反收购策略的选择,可以提高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成功概率,降低反收购的成本,提高反收购的针对性,实现公司价值及其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公司在众多的反收购策略之中,选择最优的反收购策略,并据此制定实施方案,需要依据五个方面情况进行科学选择:根据时间阶段选择适时的反收购策略;根据盈利能力强弱选择量力的反收购策略;根据反收购目标选择导向的反收购策略;根据收购人的类型选择精准的反收购策略;根据反收购策略的特点选择定向的反收购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威胁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反收购的经验和力量。本文在结合我国法律和国情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庆红  宋靖 《财会月刊》2006,(11):68-69
我国上市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威胁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反收购的经验和力量.本文在结合我国法律和国情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股市全流通背景下,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将日趋激烈,这必然会引发诸多恶意并购行为的发生,与恶意并购相伴而生的常常是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反收购举措,而对并购企业并购意图不明或目标企业管理层对其并购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情况下的强行并购,目标企业管理层将举起抵抗的武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用一种或数种反收购策略回击。但是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对上市公司反收购都没有涉及,仅在证监会制定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有极少数条文对其加以规定,而且是不充分、不完善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实践的混乱状态。本文将主要结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对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目标公司可采取的反收购措施、目标公司董事会在采取反收购措施时应承担的义务及其违反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现有立法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如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标公司反收购策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分析在我国,目标公司制定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是有可行性基础的。《公司法》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权责及有关事宜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有些规定对目标公司是有利的。如“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董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董事在任期满前,股东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等等。1998年发生股权之争的爱使股份,其公司章程也在第67条第二款中规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10%(不含投票代理权)以上、持有时间半年以上的股东,如要推派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的,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20日,书面向董事会提出,并提供有关材料。”和第三款中规定:“董事会、监事会任期届满需要换届时,新的董事、监事人数不超过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人数的1/2。”这其中10%的数额限制、半年的时间限制及换届董事、监事的人数限制对当时希望入主爱使股份的天天科技和同达志远的收购行动造成了较大的潜在障碍。今年4月G美的在新修改的公司章程中提出的反收购条款其核心也是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其中第八十二条规定:“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并持有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5%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名董事、监事候选人,每一提案可提名不超过全体董事1/4、全体监事1/3的候选人名额,且不得多于拟选人数。而第九十六条则规定:董事局每年更换和改选的董事人数最多为董事局总人数的1/3。”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制定反收购策略时,可以在公司章程中确定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即便公司受到恶意收购,董事长及大多数董事仍保持不变,控制着公司。但是,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只能起到推迟收购者支配目标公司董事会的作用,目标公司董事会最终仍有可能被取得控股地位的收购者所支配。可见,目标公司在制定反收购策略时,对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的防御功能不可作过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反收购之后     
段喜茹  贾可 《经营者》2012,(1):132-137
德赛西威,这个稍嫌绕口的名字背后包含的却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中资收购外资的第一案,给我国汽车真正自主树立了难得一见的样板  相似文献   

9.
敌意收购中公司反收购策略选择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崇明  冯雁 《会计之友》2008,(22):81-82
公司反收购策略在我国还没有被广泛重视,研究其策略选择与提前采取对策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性的反收购策略可以通过预先设计企业的股权结构、毒丸计划、驱鳖剂条款、降落伞计划、收购收购者、法律诉讼等。主动性的反收购策略比较常见的有白衣骑士、股份回购、定向配售和重估资产等。本文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反收购策略的几点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东方企业家》2003,(6):104-111
中国上市公司的收购是从1993年9月“宝延风波”开始的。1996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期间.深沪市场上发生的并购事件有999起。其中整体并购56起.控股式并购6起.收购.反收购之争不断发生。若干反收购案例.如延中VS宝安、爱使股份VS大港油田、方正科  相似文献   

11.
敌意收购中公司反收购策略选择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反收购策略在我国还没有被广泛重视,研究其策略选择与提前采取对策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性的反收购策略可以通过预先设计企业的股权结构、毒丸计划、驱鳖剂条款、降落伞计划、收购收购者、法律诉讼等。主动性的反收购策略比较常见的有白衣骑士、股份回购、定向配售和重估资产等。本文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反收购策略的几点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上市公司收购作为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企业竞争扩张的一种最迅速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敌意收购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反收购,本文对一些常见的反收购措施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现行英美两国的反收购立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反收购立法简要评价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孟为 《经营者》2011,(17):68-73
是什么让长城汽车在过去获得了成功?凭借这些理由,它能够继续成功吗?长城汽车未来的持续发展需要找到一条怎样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20日.美的电器(000527.SZ)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以下简称股改).在其后短短2个月时间内.美的电器大股东——美的集团动用资金10.79亿元.从二级市场增持1.48亿股流通股.使其对美的电器的持股比例由股改完成时的23%提升到46.4%.至此何享健已直接和间接持有美的电器50.17%的股权.绝对控股美的电器。美的集团10亿元增持行动具有后股改时代反收购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本土汽车企业倾向于制造低端产品,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涌现出一批代表性的自主品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流程改进并努力获取核心技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本文描述了长城汽车自1984年成立以来改装车——皮卡——SUV——轿车的产品变迁;也描述了技术来源和研发路径的演化,最后对长城汽车的技术追赶作归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企业的灵魂与先驱,创始人往往掌握着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而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尚缺乏对创始人维持控制权的有效保障。房地产上市企业万科陷入控制权危机难以自救,我国资本市场为之震动,该事件引发了一场关于企业控制权及相关企业制度的大讨论。文章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万科控制权危机为例,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旨在探讨我国反收购策略的实施效果,探索优化并健全反收购策略的路径,为稳定企业控制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敏 《河北企业》2003,(4):29-30
<正> 企业反兼并与反收购行为主要出现在敌意兼并与收购中。敌意兼并、收购,指兼并、收购行为遭到目标公司经营者的抗拒仍强行并购,或者没事先与目标公司经营者商议而大量购人目标公司股份。在敌意并购行为中,并购双方展开激烈的商战,并购方挑起进攻,目标公司被迫奋起防御,产生许多进攻战略——兼并、收购对策和防范、抵抗战略——反兼并、收购对策。并购公司的进攻策略当并购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吸纳一定比例的目标公司股份时,并不知道目标公司管理层对此采取什么态度。如目标公司管理层拒绝收购,这种收购称  相似文献   

20.
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魏建军+王凤英的管理层组合,让长城汽车从一家孱弱地方车企成长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标杆之一。随着王凤英的身份发生变化,长城汽车的未来走向也引起更多关注“铁娘子”离开了娘家。在中国汽车行业乃至商业领域,像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总裁王凤英这样的搭档极为罕见。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魏建军+王凤英的管理层组合,让长城汽车从一家孱弱地方车企成长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标杆之一,也缔造了一个汽车界“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