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瑶  王鑫 《活力》2007,(8):122
电视新闻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兼有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和新闻电影的特点。电视新闻的这些特性,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要做一名多面手,要有新闻敏感和广博的知识,要有“社会活动家”的本领,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要有摄影构图、摄影用光等基本功,要熟练掌握电视摄像的艺术技巧,要懂得电视画面语言等等。  相似文献   

2.
金伟群 《活力》2012,(23):84-84
一提到"无冕之王"、"党的喉舌",大家立即就会想到记者,是的,记者是我们国家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产物,前期采访是新闻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做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不同媒体的记者在获取关于新闻事件信息时都要进行采访,相对于广播、报纸,电视新闻采访有着画面、声音、场景的配合特点,现场感强.这就要求,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的记者要具备一些特别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程鸿 《活力》2013,(22):93-93
所谓新闻现场采访,是指新闻记者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中,伴随事态的发展进程,同步进行现场观察、具体访问、深入体验、切身感受新闻现场的实际情况。新闻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新闻记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心灵深处引起的主观感受。新闻现场感首先是新闻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环境中的现场,在调查采访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闻事件现场的感观与感受,然后再将最能体现新闻事件本质的东西反映在报纸上,第一时间呈现给广大读者,进而引起全社会的巨大反响与共鸣,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魏红影 《活力》2014,(9):41-41
自从2011年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联合部署“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全国新闻战线以“群众路线”为报道理念,掀起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广大新闻记者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普通群众的声音,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如何能真正做好“走基层”报道,成为身边的众多电视新闻记者一直在思索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裴立敏 《活力》2012,(4):52-52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也是今后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徐妍 《活力》2011,(24)
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播报新闻的主要形式,它作为广播中的轻骑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新闻报道当中,广播现场报道除了具有交流信息、引导舆论的功能外,还因其逼真直观的现场感,小中见大的包容性,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恰到好处的现场报道可以使新闻节目的节奏富于变化,对听众的听觉感受形成强烈的冲击,使听众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展示了平面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魅力.  相似文献   

7.
石佳  杜骁 《中外企业家》2013,(2S):265-265
电视新闻记者具有编辑意识的必要性为增强编辑意识,可突出新闻的时效性,提高节目质量,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增强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途径为切实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加筹划意识提高写作水平以及努力提高电视摄像水平。  相似文献   

8.
于辉 《活力》2012,(10):217-217
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提高记者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要树立大局意识,同时,电视新闻记者要明确必须履行的使命,用心去写好报道,弘扬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9.
张听莉 《活力》2011,(3):214-214
一、电视现场采访报道的概念 电视现场采访报道,是借助现电子技术,把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报道活动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感、亲切感和参与感。  相似文献   

10.
一、电视现场采访报道的概念 电视现场采访报道,是借助现电子技术,把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报道活动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感、亲切感和参与感.  相似文献   

11.
高双红 《活力》2012,(2):155-155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电视媒体.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提高.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重要的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刘逸卿 《活力》2011,(8):186-186
广播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度,就应该吸纳电视等媒体之长处,弥补自身之短处。把广播新闻里的听觉传达通过文字、音响、声音等元素用现场报道的形式传达给听众,使广播新闻显得更加立体,更加生动。  相似文献   

13.
黄左伦 《活力》2012,(19):128-128
当今社会,信息已日益向全球化、多元化发展,其信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拉动和带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在这样一个信息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同样也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作为新闻的媒介,即广播、报刊、电视、网络、手机等,均成为中国新闻业不可或缺的媒介,其快速、准确和覆盖面的广度,都呈现出日益繁荣和开放的态势.纵观中国新闻媒介的快速发展,有引领社会潮流、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害新闻信息的泛滥;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时有发生;一些歪曲事实和失实的信息传播,给国家、社会和公众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以为,要克服这些问题,新闻记者就必须承担起新闻工作的责任感,即必须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在对突发新闻事件的采访过程中,要根据新闻事件的性质和环境的不同,所需要采取现场采访的手段也不同,重要的是新闻记者应该作为新闻事件的一种外部因素,积极引导新闻事件向透明、公开、正确的方面发展,那么,新闻记者如何应对突发性新闻事件,并准确及时的报道,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同其他工作岗位的人员工作既有相同之处,同时又存在着差异.多年的记者生涯,使我深刻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只有美好的愿望和激情是不够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要有政治头脑、要深入生活、有丰富的知识、要有端正的态度.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决定了一张报纸的质量,这是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打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基础上下工夫,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  相似文献   

16.
刘丽艳 《活力》2010,(16):139-139
新闻和新闻记者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大体有5个方面:一是时间的不确定性。新闻事实具有突发性。这一特点决定新闻记者必须保持箭在弦上的精神状态。做到一触即发,召之即来。二是事件的亲历性。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邓燕 《活力》2012,(7):59-59
电视民生新闻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最火的栏且,如何做好电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应该怎样创办自己的风格呢?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编辑,在报道中应体现出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8.
高春喜 《活力》2011,(12):177-177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再现当时的情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他们不喜欢长篇大论,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最新、最好、最快的信息,所以现场短新闻以独具魅力的传播方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刘敬元 《活力》2010,(6):217-217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须的素质,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而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同时,能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邹国强 《活力》2014,(3):60-60
真实是新闻的基础,是新闻的灵魂。电视新闻应该如何表现真实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本文从新闻内容真实意义、新闻失实的原因、如何确保新闻真实性等三个方面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