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涛 《活力》2014,(5):44-44
前段时间,第二十届全国版画展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和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给我们太多的感受,同时也留下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技与艺的关系 第二十届全国版画展的入选作品制作之精细,可以用一个“绝”字来形容,以至于会给观者一个错觉,这还是版画吗?此次展览作品中,有的版画印刷技术之高超可与照相媲美,看不出一点的板印(或板味)来;有的作品像是一幅超写实油画;有的能把木板画做得如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一般;有的用单色套色法愣是让观者看不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些极其精工的版画如果组委会不在画签上标出画种,恐怕观众永远也猜不出该画是版画。这就有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版画做到如此精工要表现的是艺术还是技术?版画的自身艺术语言还有多少?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从活字印刷术的工厂式劳作状态中脱离出来以后,就成为了画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表达画家们的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憧憬。我不禁想起了北大荒著名版画家张朝阳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水印木版画《歌与梦》,这幅作品不仅在当年发表时轰动一时,现在看来也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版画作品,虽是靠手工一点一点印出来,没有当今版画那么精细、精致,但是以张朝阳先生为代表的许许多多版画家们的版画,画面主体思想明确、生活气息浓厚、立意新奇、构图巧妙,同样印制细腻、用色素雅、板味十足且画面大气,整幅画面生动感人,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技术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艺术层面的表现,但不可否认的是,版画家们的制作过程更多还是要沉浸在艺术创作的状态中,探寻的应是怎样使表现手段(包括技术)与艺术的精神内涵更好地结合。当今版画创作,切莫让精制版画技术将版画家与生活和社会隔离开来。  相似文献   

2.
徐亮197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早年学习中国画与书法,后来又拓展版画、雕塑等多种造型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位涉猎多种艺术创作门类的多面手,善于从多种艺术门类吸取营养智慧,并经常有优秀作品问世。徐亮在从事大量艺术创作与读书学习的同时,还擅长写  相似文献   

3.
走进“杰瑞堂”手工彩绘玻璃制作工坊,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光影世界,创意新颖、灵动随心的作品宛如一场视觉盛宴。面对那种无可比拟的灿烂时,不知道称它为装饰工艺品好,还是绘画艺术更合适。工艺师们利用玻璃晶莹透亮冷峻而坚固同时具有折光反射的特点,在上面进行艺术创作,使玻璃工艺达到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舒仕明  陈勤 《乡镇论坛》2014,(12):13-14
版画是指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铜板、锌板、木板等板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出来的图画,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地位。近年来,国内版画市场逐渐升温,版画作品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所关注。同时,因为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现代感,版画也逐渐走入楼堂会馆和寻常百姓家,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徐光伟 《活力》2012,(6):216-216
版画制作自鲁迅先生倡导以来。版画从单一的木刻,发展至今已是多品种的画种,版画作为一种复数艺术.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特质。现从四个方面谈谈版画的创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国汉 《活力》2010,(6):218-218
摄影是一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在创作中同样需要构思和灵感,因此,构思与灵感是艺术摄影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创作方式,如何进行构思、如何把握好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是摄影家走向成功过程中最得心应手的武器。  相似文献   

7.
高校版画是随着版画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而逐渐发展成的教学体系,对于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其教学具有开放性与创意性,重要起源是湖北的工业版画,当前的教学现状存在着课程创新不足、教学资源落后、教学面狭窄、应用性不强的问题;而高校版画对于创作能力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其利于艺术思维的拓展、其版画语言能够促进创作能力的提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创作素质;对于高校版画教学的改进,可以从加强版画来源以及创作意义教育、加强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创新拓展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胡玉靓 《活力》2013,(13):54-54
清人徐康在其所著《前尘梦影录》中说道:“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便注重插图在书籍中的重要作用。而考诸我国插图发展历史.则以版画插图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关于版画插图的定义,版本相当繁多.在此将其归纳为:版画插图是运用版画的技法和其特有的艺术效果来表现插图的形式.主要运用图像来诠释和强调文章之意义或营造视觉效果,凡是这类具有用图解文、装饰文案及补充文章作用的绘画、图片、图表……视觉造型符号.均可称其为“版画插图”。  相似文献   

9.
于海玲 《活力》2011,(5):108-10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形软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都日趋成熟.我们不仅需要设计者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各类图形软件的使用,更需要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数码图形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的分析.总结当今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绘图软件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同时提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理论.提倡数...  相似文献   

10.
赖世春 《乡镇论坛》2014,(24):18-19
1938年,魏夫昌出生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孔田镇的农村。他的母亲心灵手巧,擅长剪纸、绣花,图案装饰等手工活。打小起,魏夫昌对这些简单的艺术创作颇感兴趣,也尝试着模仿各种花式进行绘画,往往能画得惟妙惟肖。在中学时代,魏夫昌就开始进行绘画创作,人物画、油画、国画、版画、漆画都有涉猎,在省、市报刊陆续发表了不少优秀作品,并多次参加展览,逐渐崭露头角。魏夫昌对音乐和书法也有相当的造诣,并曾多次获奖,但他最钟情的还是根艺。  相似文献   

11.
林伟光 《潮商》2010,(5):96-98
未识陈苑莹,先读她的画作。这幅《素妆》的版画,刚刚获得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首届农民绘画展优秀奖。我不讳言,自己的心一下子被打动了。那民俗的风气,不仅带给我幸福的记忆,而且乡土的韵致是那么的款款入怀。我欣赏她的艺术意味,更让作品带进了一个久违的,或者说已恍若隔世的世界,关于美更关于纯净的感情,自己仿佛沉浸于宁静的温馨。这幅画所展示的,时  相似文献   

12.
王惠亮 《活力》2012,(6):233-233
版画是以“版”当媒介物所制作的绘画。详细地说,就是艺术家利用木板、金属板、石板和绢网等材质,亲自参与制“版”,或在其监督之下透过制版印刷技师的协助.将自己的意象构思转印于画面上。版画艺术便是一种结合艺术与印刷技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李慧敏 《活力》2011,(11):190-190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是很久以前在某本书中看到过的一句话。似乎是在描述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可理解为艺术创作的三种境界:虽不曾记得是谁人所说,但这其中深深的妙理却令人咀嚼不厌。面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从明到惑是大众的悲剧.从惑至明是智者的涅粲。 人生如此.艺术境界又何尝不是相同。 30年的演播艺术实践.演播录制的几千部集长篇小说、广播剧、译制片、纪录片等各类古今中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苏军国 《价值工程》2010,29(26):181-182
当代学院版画艺术教育作为促使当代学院版画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创作是版画的优势,因而创作教学是版画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高校的一线教师,有责任将绝版木刻创作课题作为永恒的课题去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慧鑫 《活力》2011,(3):217-217
版画作为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分类,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传承,中学美术课程中的版画课题材料简单便捷,易制作、可操作性强。通过版画教学有助于中学生锻炼和提高敏锐的艺术观察能力、准确的造型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形软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都日趋成熟.我们不仅需要设计者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各类图形软件的使用,更需要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数码图形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的分析.总结当今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绘图软件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同时提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理论.提倡数码图形在设计中应更加艺术化、人情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位是厌烦别人称他为“教父”,现今仍坚持艺术创作的“中国摇滚教父”崔健,一位是活跃于互联网界,又特立独行的当当网总裁李国庆。3月22日,两位在北京开始了一段对话——艺术与商业的对话。其实,更为准确地说是同一时代人有关人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徐辉 《民营科技》2009,(4):81-82
论述了情感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情感的真实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论题的现实意义。艺术和情感密不可分,情感在艺术创作中起着其它任何东西所不能代替的作用。艺术作品只有包含着艺术家强烈而真实的情感,才能具有非凡艺术感染力,让观者产生情感共鸣。我国艺术创作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功利主义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导致艺术情感的虚假性,在艺术创作中必须认识到情感的真实性的重要地位.情感真实是艺术创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版画作为美术课程的-个重要分类,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传承,中学美术课程中的版画课题材料简单便捷,易制作、可操作性强.通过版画教学有助于中学生锻炼和提高敏锐的艺术观察能力、准确的造型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15世纪是世界历史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文艺复兴冲破了中世纪的黑暗统治,带来了科学的发展、艺术的繁荣以及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强有力地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使欧洲成为世界商业的发展中心。在这个科学创造艺术,艺术激发新思潮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文艺复兴时代的旗手、开创新世纪美好未来的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