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一 《活力》2006,(3):106-106
隐私权或称私人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干涉或擅自公开的权利。隐私权不仅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民主权利。也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是被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  相似文献   

2.
李宝东 《活力》2010,(20):94-94
改编是对作品的改变和改动.它主要是指把作品从一种类型转换成另一种类型,例如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等。改编权是作者所享有的著作财产权之改变作品类型或表现形式的权利,即改变作品表现形式的权利。在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内,作者可以自行改编.也可以授权他人改编其作品。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作者所享有的保护作品完整性、禁止他人歪曲、篡改作品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董琳 《活力》2014,(7):95-95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隐性采访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国内外在对隐性采访研究的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新闻学的发展和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自律制度的完善,在新闻采访中隐性采访应用得越来越少,新闻学、法学、社会学和伦理道德学等领域的学者慢慢减少或淡化了对隐性采访的研究,同时,隐性采访在其社会发展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退出研究焦点范围。  相似文献   

4.
唐音 《活力》2008,(9):75-76
一、网络名誉侵权的界定 (一)概念 1.名誉权。名誉是指基于特定的主体的品性、德行、才能等个人人格或者特征方面来自于社会对其的一般性评价。而个人的名誉权则是基于特定的主体的品性、德行、才能等个人人格而产生的社会对其的一般评价而受法律保护的人格权利与利益。在生活中,每个公民都有名誉权.享有对自己人格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人们对产权的理解,大多强调其权利方面,而忽视其责任方面。有鉴于此, 我们可以把产权重新定义为:产权是当法律上的所有者承担其所有物的风险时, 所有者或他人实际上所享有的由该所有物所生之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转让权等等, 其本质则是由物的稀缺性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个定义较之其它定义有几点“新意”:(1)实现了产权的“权利论”与“关系论”的综合。(2)强调了法律上的所有者是财产的最终的风险承担者。在现代企业里, 受雇用的经理和工人也是承担着某种风险的,但不是企业资产的最终…  相似文献   

6.
劳权与股权的法律界定劳权,又称劳工权益,是指处在社会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权益。股权是指股东依股东身份对公司所享有的权利。尽管劳权、股权与传统的所有权、债权、身份权等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其不同的特性,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独立的民事权利。1产生方式不同:劳权是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时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权利,它产生于劳动者参加劳动之时。股权是基于购买股份成为企业股东而产生的权利,它产生于股东以资金或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作价出资,认购股份之时。2内容不同:劳权是以劳动权利…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是人的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权利,摄影作品中的权利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属于著作权范畴。现实生活中,行业的潜规则严重干扰了权利人对自己权利的享有和保护,照相馆是否对其拍摄的照片底片享有知识产权?作者将在分析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对照相馆所拍摄相片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权利和权力】权利是法律概念,是相对于义务而言的,指公民依法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享有的利益。例如,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劳动的权利、民主。权力是政治概念,一般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它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权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就是国家的强制力量,像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同一定的职务相联系,即有了一定职务就有了相  相似文献   

9.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国家政府机关或代表若干国家的地区机构依据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同时,专利权也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他人要想使用专利权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授权或许可。  相似文献   

10.
隐性采访具有真实可信、方便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目前广泛被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所采用。但是,隐性采访在带来种种效益的同时,也给传媒业界及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潜在的不利影响。降低隐性采访的负面影响,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采访;要有正确的出发点;报道的内容要客观真实;报道要适度、人性化。  相似文献   

11.
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拥有的,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并保障其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相应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的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的只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为政治权利和自由、平等权、人身自由、监督权、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下面就我国宪法对财产权的保护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企业名称权既是企业的一项人格权,又是一项财产权。企业名称作为企业所固有的人格权利,具有区别性的标识作用,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够保持自己独立法律人格和独立的商主体地位;企业名称作为财产权利,表现为无形资产,具有潜在的价值性和不可估量性,极具升值潜力,在现代企业资产构成中占有重要比例。企业要注重名称权的开发与保护,使其能够保值、升值,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一、企业名称权的含义及其性质企业名称权是指企业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的名称,依照法律规定转让名称,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盗用或冒用的人格权。企业名称…  相似文献   

13.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权利和手段,是法律所允许公民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采取的正当行为。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法律在赋予公民正当防卫权利同时,又从意图、起因、客体、时间、限度等方面为其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法律要件。此外,对于正当防卫制度的部门内容社会各界还有一定争议。作为我国刑法的重要制度,需要全面了解,深入领会,正当防卫制度才能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4.
刘运根 《企业经济》2006,(7):188-190
公司财产是公司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公司对其财产享有何种权利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对此,我国公司法采用了法人财产权的概念,而法人财产权到底是一种什么权利,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有所有权说、经营权说和相对所有权说等不同观点。本文对各种理论观点进行剖析后认为,法人财产权既不是所有权,也不是经营权或相对所有权,而是公司法这一民事特别法规定的一种特殊物权类型:准物权。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所有权是由法律赋予的,权利人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和行使权利。从罗马法以来,所有权就一直被当作一项最完全的权利,其关于所有权的基本原则是:所有权的权利尽可能不受限制和给予个人行动的主动性以最大限度的自由。但是,同样是从罗马法以来,各国(地区)民法都没有把  相似文献   

16.
所谓股权,在法律实务界,《公司法》并没有对股权的概念做出明确的规定;在法学理论界,对股权概念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其中主要的观点有"公司股东作为公司成员享有的权利就是权"、"投资人基于其股东身份享有的权利就是股权"等等.虽然这些关于股权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认为股权是股东对公司主张的权利.从法理上讲,继承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继承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生前所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概括承受,广义继承包括财产继承和身份继承,身份继承是指生者承袭死者的身份,如继承王位、爵位或者家长身份等,在古代社会以身份继承为主;而狭义的继承仅仅是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生前财产权利义务的概括承受.近现代法律制度的继承一般是指狭义的继承.而继承的客体是指继承所指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股份制的引人是企业改革深化的必由之路,但它又必将对我国企业职工的传统文化观念带来巨大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源于不同经济体制的差异,同时更源于不同经济体制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放与封闭心态的冲突。股份制是一种开放的经济体制,它鼓励资金和人员的自由流动,不仅经理是一个社会职业,可以自由决定去留,而且企业的职工也是“自由人”,可以根据合同决定来去。同时,在这样的企业里,各种思想、各种观点都可以得到自由的表达;与此相反,中国企业职工求稳的心态,往往倾向于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就业》2011,(2):15-15
12月26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再次谈及对“尊严”和“幸福”的理解。他指出,第一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享有宪法和法律所给予的自由和权利,第二,就是无论职业不同,财产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每一人都完全平等,特别是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  相似文献   

19.
高兰 《新疆财会》2006,(2):32-34
从理论上讲,作为财产权利的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职能是追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本回报,其体现的是一种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来讲,所有权具有法律赋予的强制性,即拥有对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财产的占有和使用者不一定是所有者,此时,所有权的核心就表现为对财产的处分权和收益权。对出资人而言,表现的就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也即是享有利润分配和股权转让的权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受政府委托,行使着出资人职责。出资人进行投资就是为了获取投资回报,《公司法》很明确地规定了出资人应享有的收益权,那么国资委即享有国有资产的收益权,享有它所占有的那部份国有股权所应得的收益处置权。因此,对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和使用管理以及对国有资产收益进行统筹规划,是国资委作为出资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之一和在新的监管体制下最重要的职能。本文就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尽快建立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制度予以商榷。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中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直接支配说明了物的标的是具体、特定且专有的,体现在房屋上,其表现是:面积大小、权属界限、空间范围是特别明确的,权利人对此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是独立的享有权利的,并且对此物设立抵押、担保等物权时,不构成对他人权益的侵害。而建筑物共有部位的存在,却引发了物权设定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