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并且对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和实现规模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有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增加其非农就业的概率。但同时互联网又是一项高技能型工具,若不能妥善运用,那么过度使用互联网很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利用2016年CFPS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和Biprobit模型验证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发现使用互联网确实能促进非农就业,但使用互联网娱乐频率与非农就业概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证实了在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的情况下,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对非农就业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5.
在“保就业”和“稳增长”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审慎估算的基础设施生产性资本存量,通过199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非农就业转移对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作用。经验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投入可通过促进非农就业转移,进而间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非农就业人员占比的平均中介效应在样本期间内不断减弱,且在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最小。社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更大,但是在通过非农就业转移传导的作用大小方面与经济基础设施基本一致。在非农就业转移渠道中,第二产业的作用强于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背景下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社会网络规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农民社会网络变化是反映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变化的重要视角。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通过不同社会网络类型考察了中国农村居民社会网络规模特征及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面对面的浅度社交是目前农村中最常使用的社会交往形式,非农就业扩大了农民社会网络总规模,而深度社交下的亲缘和地缘关系网络规模有所缩小。"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就近非农就业者在扩大业缘关系的同时维系了既有社会网络,从而拥有更大的社会网络规模。农业转移人口基于职业转变和地域转换扩大的社会网络以浅度社交形式为主,传统的亲缘和地缘关系在农民获取社会实际支持中依然占据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职业转变、从乡村到城镇的地域转换和进城务工后的市民化身份转换特征,认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个体社会特征和发展需求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刚 《价值工程》2014,(21):172-173
黑龙江统计年鉴2013将原有的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标调整为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且数据统计时间为2008-2012年。依据统计年鉴的数据对黑龙江省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在平均工资上涨的同时,不同部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仍然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8.
利用1978年至2009年的乡镇企业有关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方法、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乡镇企业税收负担、利润水平与农民非农就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安置就业和税收负担在短期内影响企业盈利情况;安置就业与企业盈利在长期内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国家应综合采取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与政府培训等政策,以提高乡镇企业盈利水平和扩大农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1 86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本文测算县域的农地效率水平,并运用SARAR模型分析非农就业对县域农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县域农地效率水平相对较低,总体上表现出“中等水平陷阱”;县域非农就业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农就业能够提高县域农地效率;非农就业对农地效率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即非农就业主要影响东部和中部县域的农地效率,对西部县域农地效率并未产生影响。本文为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邢莹  郑玉刚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9):115-116,218
农民的转移就业,历来是各级政府重点研究的问题,在尝试了众多的办法之后,农民的组织化输出无疑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立足于研究黑龙江省农民组织化输出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限制性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黑龙江省农民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其他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化就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08,(9):4-4
张德江在谈到就业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落实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手抓扩大就业,一手抓失业调控,继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制度,加强职业培训,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就业》2011,(6):13-13
以“汇聚各方力量,搭建交流平台,全力推进就业促进工作”为主题,5月25日,黑龙江省就业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15.
16.
一组统计数字近日从黑龙江省人社厅传出:2009年,全省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83.23万人,完成年计划119%。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4.9万人,完成年计划125%。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1.03万人,完成年计划122%,其中就业困难群体18.3万人,完成年计划183%。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7%,低于年计划0.3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11,(10):30-31
黑龙江省历来高度重视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对残疾人这个相对弱势的就业群体更是给予了格外关注。201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和黑龙江省委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决定,促进更多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城市获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而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却比较滞后,要提升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效益,就要重视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并有效地解决好软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各类问题,并阐述改善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措施,从而可以促进黑龙江省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是以20世纪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对农业生产不尽了解,对农村生活也相对陌生。他们有着比前人都要高的择业标准和择业要求,但由于其技术的不精与客观的欠缺,导致了他们期望与现实的矛盾,那么怎样更好的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