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升文化底蕴打造现代闽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籍商帮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商帮之一,其经营理念和创造的财富令世人瞩目.闽商群体所彰显的闽商精神,是富有地域特色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回顾了闽商的历史和成就,论述闽商的历史使命,重点分析传统闽商群体固有的"软肋",呼吁集世界闽商的智慧和力量,取长补短,兴办福建省高层次的商科教育,培养现代的优秀闽商--现代儒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商业人才的要求,把闽商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各商帮创造了具有浓郁区域色彩的商业文化.本文采取综述的方法,从地域历史、经商理念、文化传承等多角度研究闽商文化的特色,其目的是探讨闽商群体的一些特点,从而大力弘扬闽商精神,促进闽商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挖掘和弘扬闽商文化的人文经济价值,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闽商文化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探讨闽商文化的人文经济价值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以期弘扬闽商精神、促进闽商经济与海西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社会变迁不断加剧。闽商文化中敢拼、冒险、独立等传统精神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环境的要求,暴露其局限性。为此,从闽商文化自觉及闽商文化创新两方面提出实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变迁环境下的转型,以图新一轮的发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不同层面概括分析了闽商的创业特点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动因.敢拼务实性、外延性、家族性是闽商创业的突出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从其地理文化、精神文化、工商文化、家族文化的文化渊源中得到很好地诠释.而闽商创业的辉煌与其文化渊源的继承和超越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朱熹师承李侗,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影响宋及以下各代.理学上承儒学,下启闽学,理学之诚信成为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闽商精神"敢赢善拼,诚信为本",其历史特征是"诚信立命,闽商无界","诚信为本,闽商辉煌".闽商文化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7.
“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这是首届世界闽商大会第一次给予闽商精神的文字定义。这股闽商精神在杨培芳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闽商文化的涵义,并分析了打造新闽商文化对提升海西运动鞋业竞争力的三大意义,进而从充分认识加强建设新闽商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新闽商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提高闽商形象,对闽商企业制度进行改革、强化国际交流,完善闽商服务体系、加强政府文化建设,提高政府在打造新闽商文化中的作用五个方面提出了打造新闽商文化以提升海西运动鞋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类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是人们为在该区域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而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结,闽商文化的蓝色文明特征代表了闽商文化的核心.本文从闽商文化的蓝色文明基因、闽商文化的蓝色文明特征和发挥闽商文化蓝色文明优势三个方面对闽商文化的蓝色文明进行探讨,目的是使闽商的这种核心文化能得以加强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朱熹师承李侗,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影响宋及以下各代。理学上承儒学,下启闽学,理学之诚信成为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阁商精神“敢赢善拼,诚信为本”,其历史特征是“诚信立命,闽商无界”,“诚信为本,闽商辉煌”。闽商文化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1.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景观建设是其基本内容。商专校园文化景观贯穿继承与弘扬"闽商精神"的根本理念,将几大文化板块相融通,构造出丰富多彩的内容。探讨校园文化景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结合相关的基础理论,分析校园文化景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多重积极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化教学方式落到实处,有益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对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化途径的认识与理解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重要结合点之一,即是从传统商业文化的现代转型出发,将儒商文化作为现代商人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从商人精神的觉醒与儒商身份意识的自觉,以地方商帮为依托进行商业文化生态的现代性重建。  相似文献   

13.
论儒商的内质及其现代归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商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核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商人。作为一个群体,儒商具有注重仁爱、讲求诚信、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严于律己、克勤克俭,以及主张以义制利、贵和、重亲情等内在本质。在当代社会,儒商只有全面分析自身内质,发扬其中的进步因素并赋予其时代内容,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学人余英时、杜维明,日本学人涩泽容一等人关于儒商文化的相关论述中,可以探寻并创发出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及相关问题域。作为中国本土思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商文化精神是本土自发的商业活动之内生、原发的动力,也是现代和谐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儒商文化是今天商道重建,新型商业伦理精神、现代和谐诚信式商业伦理生态秩序建构,现代经理人后备队的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对当今和谐社会建构的实践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5.
在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里,鲁敏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城市平常人物的平常生活,揭示城市现代人从物质到精神的双重生存困境,对人性与存在本质进行了尖锐的追问。作为一个时刻关注人类精神世界与生存困境的作家,鲁敏的城市批判小说在对现实世界的描摹中含着先锋性的因子。  相似文献   

16.
方志敏精神,是以方志敏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时培育出来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她源自于对祖国的挚爱和共产主义的执著;形成于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革命追求;贯穿于团结互助、坚持集体主义的革命实践,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碑。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孕育、建立和发展,大陆商界小说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无论是商界创业小说、商贾历史小说,或商战职场小说,聚焦商战风云,塑造了一大批丰满鲜活的崇尚财富、敢于逐利的商人形象,诗性弘扬了现代商业精神和经济理念;并且在城市文学话语系统中逐渐呈现出独立的姿态。  相似文献   

18.
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胡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唐代商贾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胡商形象,记录了胡商在唐朝的商业活动,也反映唐代人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胡商形象在唐代商贾小说中大多是正面的、被“美化”的。通过胡商形象建构的文化语境分析,探寻胡商形象被“美化”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唐代人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的心态及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丑恶现象与商人不讲商人伦理有关.研究商人伦理内涵、商人伦理作用及如何构建我国的商人伦理秩序问题,对协调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矛盾,营造商人相互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