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次贷危机之所以会引发金融危机,并波及全球经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的金融制度、全球依赖美元的货币体制以及美国的经济政策。从长远看,解决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依赖美元的世界货币体制,从区域货币体系一体化入手,重建世界货币体系,中国在亚洲货币合作与重建世界货币体系的实践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20,(1)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位置,充当了世界货币的角色,这种现象被称为美元本位。由于美元本位,美国获得了利差收益、通货膨胀受益、汇率变动收益,在一些年份美元本位为美国带来少则几百亿美元多则几千亿美元的总收益。同时,美元本位也为美国经济带来了问题。美国往往通过举债来促进美国经济增长,这种债务经济使得美国政府债务负担沉重,为美国经济带来了隐患;美国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也带来了美国的失业率增加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这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之一是,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制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也使各国看清了当前国际货币体制的不合理性。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美元的发行不受任何限制,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拥有太多的特权和霸权,弱国和小国没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必须约束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发行,重构国际货币体系,遏制美国金融霸权,建立比较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新体系。要用货币多元化的方法取代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进一步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相似文献   

4.
世界货币美元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成为美国掠夺其他国家的发展成果的重要工具。从本世纪初以来的美元贬值并没有超出美国和美元持有国的承受范围,也并非经济基本面因素所致,美元还有可能回到强势的位置上来。而从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其他世界货币来看,全球要颠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现实的。但就长期而言,美元必然会随着美国整体实力的相对衰落而影响减小,但其霸主地位仍难撼动。  相似文献   

5.
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属于美元本位制。一方面,美元通过经常项目失衡向世界输出大量美元,这造成了国际货币体系外围国家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美元通过外围国家对美国金融资产的购买回流到美国,美元扩张的最终结果又会造成美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这造成了危机不断在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发生。如果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储备资产的流动不发生根本改变,未来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作为以政府税收作为抵押、纯粹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上的信用货币并不是天然的世界货币。其作为世界货币的价值可以由购买力所代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在美国国内,美元对购买力的垄断以国家政权为后盾,而在世界范围内,美元的购买力则需要其他竞争国家的共同承认。显然其他国家对美元基准地位的承认并不是互惠共赢的结果,而是因为美元在与黄金脱钩后本质上成为了一种资本,通过建立国家间的剥削和不平等发展关系实现了美元霸权。通过国际生产结构中的商品关系和资本关系,其他国家被纳入依附性的国际货币体系并客观上不得不帮助美国维持美元霸权。与此同时,美国通过国际机制和军事威胁等超经济手段加强了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力,起到了将美元霸权制度化并保护其免受侵犯的作用。虽然美元霸权体系的不平等性决定了其内生的不稳定性,美元霸权在长期中可能被动摇,但由于其他国家脱离这一体系存在高额成本,依附性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超经济手段相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缓美元霸权的衰落。在缺乏外来冲击的情况下,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霸权地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下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7.
林波 《大陆桥视野》2016,(8):314-315
本文通过分析美元是如何通过大宗商品定价权来掌控世界贸易成为世界定价货币,把美国与日本通过大宗商品定价权的获得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行总结归纳,并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取的方面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争取国际定价权来探讨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利益以及一些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二战结束前,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和世界贸易积累,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其他国家为实现贸易结算以及维持汇率稳定,必须储备大量美元,因此,美元自然成为世界储备货币。20世纪70年代初,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日本经济飞速发展,金本位支撑的美元无力维持世界贸易平衡,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并在随后的石油危机中将石油以美元计价,强化了美元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9.
国际美元作为货币形态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但其运动规律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依然存在。在信用货币时期,由于美国拥有国家信用和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美元保持了长期稳定。进入现代货币时期,随着美国的国际地位的相对削弱,美元已经变得十分不稳定,贬值趋势十分明显,美国政府的信用根基已经动摇。长期以来,美国奉行低储蓄、低利率的负债消费模式,经济上已经破产,世界货币价值稳定的基础已经丧失,美元风险急剧攀升。我国政府要未雨绸缪,降低美元储备,调整对外发展战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防范世界货币体系风险的能力和分享世界货币利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二战结束前,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和世界贸易积累,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其他国家为实现贸易结算以及维持汇率稳定,必须储备大量美元,因此,美元自然成为世界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1.
价格单一化不仅是一个以什么方式来实现商品和劳务价格一致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国际金融话语权问题。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虽然仍在发挥着价格单一化的主导作用,但是美元一支独大的货币格局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解决价格单一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找到理想的价值标准。这取决于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趋势中国际货币的合作状况,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美元霸权,就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权地位。美元霸权是由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它给美国带来了实际的利益。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元霸权引起了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大国的抗议和挑战,欧盟和日本最为典型。结合美元霸权和欧盟、日本对美元霸权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是化解中国快速发展中的经济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特别是解决高储蓄两难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美元霸权和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霸权,就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权地位。美元霸权是由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它给美国带来了实际的利益。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元霸权引起了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大国的抗议和挑战,欧盟和日本最为典型。结合美元霸权和欧盟、日本对美元霸权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是化解中国快速发展中的经济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特别是解决高储蓄两难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 “债务—美元” 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 并量化测度了美元的货币金融优势, 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当代法币 (包括美元) 已经完全摆脱了黄金等个别使用价值的束缚, 在此情况下一国货币与国债等虚拟资本发行从宏观上必须要与本国实际资本积累规律相适应, 否则一国会出现通胀或金融危机, 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美国突破了这个规律; 第二, 1971 年美元与黄金脱钩, 由于国际货币的使用惯性, 石油出口国和日本、 西德等国不得不将美元作为其出口计价、 媒介和储备货币, 这些国家持续购买美国国债等虚拟资本, 从而构筑起这些国家实体经济经常账户出口、 美国金融账户出口美元和美国国债等虚拟资本的 “帝国循环” 机制, 这巩固了美元国际货币地位, 也使得美国对外债务总规模脱离了其国内实际资本积累的能力; 第三, 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无需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目标负责, 其通过美元长期持续贬值战略降低其实际外债价值以及利息支付; 第四, 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以及美国政府控制的国际金融机构使得美国能够控制全球流动性流动方向和调整全球流动性层次结构, 从而为其国内宏观 经济目标服务; 第五, 当前 “债务- 美元” 国际货币体系与美国虚拟经济主导的经济结构是无法长期维持, 各国应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做好预案。  相似文献   

15.
殷剑峰 《金融评论》2009,1(1):37-49
理解近20年来全球经济失衡现象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所以爆发的最佳切入点是美国居民储蓄率的系统性下降。本文利用美国的资金流量表,分析了财富效应和信贷便利性对美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由此导致的美元信用基础的变化,以及复杂金融体系下包括中央银行和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美元信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由此可以发现,此次危机不仅是美国居民过度负债的危机,而且也是美元信用基础坍塌、信用创造机制瓦解的危机——这意味着此次危机的持续时间或许会非常长。无论如何,全球经济失衡和当前的危机都反映了信用本位制下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另一种形式的“特里芬两难”:世界货币需求的增长和单个储备货币国维持货币信用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推动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6.
陈征 《当代经济》2009,(22):10-11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显著特征是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支配地位,在金融交易、衍生品交易、贸易计价、官方储备和作为锚货币方面,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欧盟、东亚等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美国"双赤字"的巨额累积、美元的长期贬值,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安排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美元本位下美元汇率的变动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针对美元贬值不可避免的事实,指出了美元贬值将导致全球金融动荡,提出了东亚经济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美元贬值一直是经济学家讨论不休的热点话题,也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经济政策制定者极为关注的政策问题。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动荡不定,会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可以预料的较大冲击。  相似文献   

18.
肖炼 《经济导刊》2003,(11):54-56
“弱势美元”实质 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出席8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称,美国仍执行“强势美元”政策,但是,所谓“强势美元”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即不是根据美元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市场价值来  相似文献   

19.
张宁 《经济师》2009,(9):195-195,19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遭遇挑战,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频繁,本文通过对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美元、SDR特征的描述,讨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黄金、美元、SDR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侃 《经济师》2024,(2):110-111
历史经验表明,以美元为基础的单一世界货币体系,导致美国容易向其他国家输出通胀、收割其他国家主权财富,引起世界金融秩序失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减少国际结算对于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维护我国金融交易安全的客观需要。文章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实现路径、货币国际地位确立的影响因素以及战略举措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认为可以通过本币货币互换、光伏新能源变革、在资源和技术领域提升竞争力、打造数字货币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等方式,构建一种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元化货币体系,从而稳健审慎地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