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宏伟 《魅力中国》2010,(24):37-37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从只重视学科知识的教育转化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来,把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就是用知识作为载体,注重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改革课堂教学,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姚淑平 《魅力中国》2010,(18):39-39
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和自尊,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就会有意或无意伤害、扼杀他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运用心理学效应: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是积极的话,他的行为也一定会积极;否则相反。如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探究能力是本文论述要点。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的编写中增加了实验探究,是否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探究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质疑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探究教学的优势,利用实验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成为综合能力较高的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王征宇 《魅力中国》2010,(34):390-390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人是一个认知体,人还是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初中生情感易波动,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科学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满足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学生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学习和渴求。因此。在探究中应重视体察学生的情感变化,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唤起学生生命与心灵的对话,从而大幅科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刘彦青 《魅力中国》2011,(15):309-309
探究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学科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新课改中课堂教学引入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探究动机巧问善诱营造情景开展多种活动,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姬彦东 《发展》2009,(6):90-90
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教师的正确指导,还要求学生自己在探究实践中逐渐积累。 一、掌握操作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物理实验的操作方法对学生探究实验尤为重要,学生必须熟记、掌握。  相似文献   

7.
刘敬雷 《魅力中国》2013,(10):264-264
数学教学的过程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雏过程。主张学生的探究型学习。充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姜朝桂 《魅力中国》2010,(3):110-110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要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性活动中,要引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愿望和迫切心境,利用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喜欢新的尝试,乐于探究。驱动探究是一个人的好奇心,兴趣,是要解决问题的热情。有了好奇心,探究倾向,兴趣,就会产生对科学的喜爱,让他逐渐形成对科学的情感。选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在充分探究中培养了积极合作的态度,体会探究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卢明星 《中国经贸》2010,(10):246-246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采用探究型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利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探究型教学模式的3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指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任月敏 《魅力中国》2013,(17):206-206
设疑是有意识的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艺术。课堂设疑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1.
刘政 《魅力中国》2011,(9):179-179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化学教学要从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意识;重视问题探究,培养创新精神;狠抓探究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峰 《魅力中国》2010,(33):343-344
科学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教育观等新思想、新观念,反映了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的探索性。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这关系到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改变及主动独立的学习态度和人格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王海文 《发展》2009,(12):139-139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初中自然课改论文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初中自然课改论文方式。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自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创设情景,引导探究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教学,老师唱独角戏,满堂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到枯燥乏味。而它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进行体验、感悟、思考、滋生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达到教学目标。值得强调的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及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服从于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提升他们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把握机会,敢于批战,敢于付诸探究行动的精神: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丰富活化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锤炼学生自主探究品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同时要发散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黄永强 《发展》2011,(5):144-144
本文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一课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7.
庆华林 《发展》2010,(8):149-149
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科技愈发展、愈显示物理是人类自下而上发展的核心学科。因此,教师应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石春朋 《魅力中国》2013,(23):229-229
对我们而言。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艺术。利用设置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人根据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多年经验。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供大家鉴赏。  相似文献   

19.
时代的发展赋予生物教育新的内涵,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该文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体现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措施是:指导学生正确、充分利用网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新授课程要注意利用讲课技巧吸引学生;使用科学复习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复习所学动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参与体育游戏,培养学生锻炼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