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军 《辽宁经济》2010,(9):94-94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运行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保证,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分布广泛的城市地下管线犹如人体的血管,承担着重要的城市功能,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只有尽快、全面、系统地掌握地下管线现状,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规划及建设,需要全面、准确、系统的掌握其地下管线的分布及构造情况,完善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管理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当前,对城市地下管线情况一般是通过普查方式进行。本文从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出发,系统探讨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及质量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3.
砜砜 《东北之窗》2013,(9):52-53
燃气、供水、排水、电力、通讯、供热……这些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关系到城市的安全与发展。落后的地下管线是城市之痛,而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青岛:道路50年不开挖青岛是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1898年德国侵略者强租胶州湾后曾经营青岛欧洲人居住区,开始铺设城市排水管道。到2006年,青岛的地下排水管线发展到2379公里,德国人百年前所建管线不到其中1/20。在城建中舍得投  相似文献   

4.
亚宁 《东北之窗》2013,(9):50-51
城市的地下管线,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这些由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燃气、热力、工业等多类的管线管网,成为城市的根系和血脉,支撑着城市向上延展生长。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地下城市的建设要求也在不断加大。特别是旧城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展开,原有的地下旧管网不能适应新城的矛盾也开始显现出来。而且这种矛盾随着新城的愈"新"而愈加突出。规划——缺乏建设前瞻性城市化进程中,地下管网建设首要的问题是,管网建设单位由于专业性和产权单位的不同,造成整个地下管网建设前瞻性不足,系统性不强,维护上更是缺乏科学优化。这也几乎  相似文献   

5.
9月30日,海口市龙昆南路全线竣工通车。历时19个月,耗资3.2亿元的龙昆南路改造工程以提前竣工通车告捷。然而,海口人在反思:海口电信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一位负责人介绍,龙昆南路跨原海口、琼山两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改造工程中,他们发现根本找不到一张完整的地下管线图,“开挖后,我们都愣住了,军用光缆、自来水、通信、燃气、电力管线密密麻麻,稍不小心就可能挖断线路”;  相似文献   

6.
9月6日,佳木斯市移动光缆“人住”市政管廊,破解“拉锁路”难题的我国第一条地下管廊有了首位“居民”。长期以来,城市自来水、排水、天然气、强电、弱电、供热等市政管线地下铺设各自为政,今天刚建好的道路,明天被挖开,给市民带来无尽烦恼。2003年8月,我国第一条地下综合市政管廊在佳木斯市林海路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7.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又被称作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这对于维持正常的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前进式发展,城市建设的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管线建设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主要包括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等。由于这些管线的具体铺设工作需要占用一定的城市用地,容易加大城市土地资源的压力,这样更容易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加强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的重视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市政综合管廊工程具体的施工现状发展背景出发,深入分析具体施工中存在的一些相对突出的问题,提出不断完善施工现状的解决对策性方案。  相似文献   

8.
上海曾是中国共同管沟的最早建设地之一,希望能借世博会的契机让上海重新拾回在城市地下管线革命中的领头地位,上海市建设与交通委员会已经在酝酿调研,在全市推广共同管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14,(16):60-60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也是城市化的“智慧推进”过程。要按照新型城市化的思路,产城联动、建管并重、城乡一体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要在城市安居乐业,无论是城市的“硬件”还是“软件”,都需要进行新的变革,一种新的城市建设模式——智慧城市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10.
浦东地下神经系统知多少综合管线数据库应快建好文:单耀祖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命力的重要方面,而城市道路与地下管线则是构成城市功能的主要要素之一,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所指的地下管线,系雨水、污水管、煤气、自来水管、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六大公用...  相似文献   

11.
唐黎明 《中国报道》2011,(8):35+34-35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是发达国家避免马路开膛破肚的有效办法。然而,共同沟的建设在“集中力量好办事”的中国,却举步维艰。归根结底,错综的地下管线背后是复杂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城市地质已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质工作新领域。宿迁城市地质调查是具有江淮地区典型代表的地质调查工作,文章开展了地热资源、土地质量、地下水环境安全调查评价,构建了松散沉积物三维结构模型和地下水层地质特征三维结构模型,评价了地质构造稳定性和地下水防污性能等。同时,也总结出城市地质工作具有滞后性,需要根据城市发展有针对性提前部署,促进地质工作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推进城市地质工作的开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红梅 《魅力中国》2013,(19):265-265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时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也随之提高。本文就如何加强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并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目标,提出相关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1979年开始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也是城市自我更新、与时俱进的再造过程。这一过程已经潮起三波,即以“旧城改造”为号召,从住宅建设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城市环境建设的三次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变新变大变强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千城一面”的城市雷同化问题和城市风格特色问题,如“城市失忆”的古城历史风貌问题和城市传统化问题,“天人失和”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和人居环境质量问题,乃至城市的形象特征及其识别系统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5.
王郑  张建新 《黑河学刊》2005,(3):99-102
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的空间。地下空间使用权是土地产权这一排他性权利束的一支,是国家按照一定的程序把地下空间交给使用人使用,从而产生的相关权利与义务。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程度越来越高,地下空间使用权中存在许多问题也摆到了我们面前。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地下空间使用权立法是最有效的明晰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办法。地下空间使用权立法的技术性较强,除了要考虑有关的土地法规,还要从工程的角度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彭劲松 《重庆经济》2005,(2):23-25,29
城市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等背景下的产物。广义上讲,城市空间包括地表空间和地下空间两部分。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现代城市地表空间与城市功能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布局混乱、城市交通拥挤、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建筑物向空间多层与高层方向发展已成为当今城市建设取得综合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许多新建以及在建工程的基坑面积和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地下建筑面积超过数万平方米并且带有几层地下室的工程也越来越普遍,深基坑工程呈现出了面积大、开挖深、工期紧、周边环境复杂等的特点。然而,很多时候却存在施工场地狭小、建筑物密集、地质条件复杂、城市地下管线纵横交错等问题。解决工程的地下施工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迅捷而巨大的变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令世界震惊,然而看到这了不起的成就的同时,是令人遗憾的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面临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历史即将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建设生态城市,不仅是保护和改善全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吴宝龙 《魅力中国》2014,(27):19-19
乡镇基本建设档案是乡镇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经整理归档保管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载体材料的总称。是乡镇自然地貌、建筑物、构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等建设活动情况的真实记录,也是今后进行乡镇城市管理的重要凭证。但目前在乡镇基本建设档案管理中还存在诸多不够规范的问题,给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就如何加强和规范乡镇基本建设档案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楠  李勇 《特区经济》2006,(11):51-52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第一个经过总体规模建立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这一,深圳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因此,深圳虽然发展迅速,但城市生态环境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先后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