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确适用逮捕措施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及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司法工作人员来说,最关键的是准确掌握逮捕的法定条件及正确适用。本文结合当前司法实践,对此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2.
附条件逮捕制度是整个逮捕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逮捕证据要件的精确理解和把握.符合刑事诉讼发展的一般规律;附条件逮捕概念的提出及相应制度的建立,对于规范审查逮捕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实现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既配合支持又监督制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伟 《魅力中国》2014,(20):303-303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始终是一对矛盾共同体,平衡和满足双重价值需求,是刑事诉讼永远追求的主题。对犯罪嫌疑人不予逮捕羁押。就需要适用其他强制措施。而取保候审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替代性强制措施既利于被告人回归社会,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又有利于减少监管场所的数量,节约诉讼成本,有效利用司法资源。  相似文献   

4.
张大海 《魅力中国》2013,(20):366-366
摘要:逮捕必要性意味着,如果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使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而且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重刑的,也不得予以逮捕。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逮捕必要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逮捕是五项强制措施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影响很大,虽然一定程度上这项强制措施有利于打击犯罪,但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人权.我国存在逮捕率较高、羁押期限较长、超期羁押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公正.因此,必须加强对逮捕实施的必要性审查,引入逮捕司法审查制,做到逮捕实施过程中的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6.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刑事诉讼所追求的效率与公正两大价值。在我国,能否适用辩诉交易制度,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应通过刑事诉讼制度地改革,逐步适用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7.
陈祎 《魅力中国》2014,(26):312-313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羁押并不属于法定的五种强制措施,而是由其中的两种强制措施刑事拘留和逮捕在适用后所带来的持续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当然结果。我国司法实践中,逮捕被过多、过滥地适用而导致较高的逮捕率;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率低;变相羁押和超期羁押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从我国审前羁押制度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就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孙佳伟 《魅力中国》2011,(5):181-181,180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问题,是刑事证明制度的重要内容,证明责任的落实和依法履行证明义务,是确保刑事诉讼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关键环节。本文就通过对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在我国的适用进行论述,通过六个方面对确定刑事案件的证明责任的承担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论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嘉 《魅力中国》2011,(8):123-123
证明标准应当是刑事诉讼法最为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决定着刑事诉讼活动的方向。但是我国刑诉法并未对证明标准作明确、具体的规定,因.而即造成了长期以来对此问题的不同理解,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客观真实。而通过对“客观真实”标准不可逾越的缺陷以及其在实践中的难以实现性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正好与此相反,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并非客观真实标准,而是法律真实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李睿昭 《发展》2011,(1):46-48
附条件逮捕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朱孝清副检察长于2005年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对逮捕条件要正确把握,其中“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一条件,要以“证据所证明的事实构成犯罪”为原则,“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基本构成犯罪”为补充。  相似文献   

11.
<正>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承担着审查逮捕和立案监督、侦查监督"一体两翼"的职责。逮捕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检察机关行使审查逮捕权,既要保障刑事诉讼,又要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  相似文献   

12.
赵景川 《发展》2010,(7):67-68
如果说拘留、逮捕出现错误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判决出现错误则是不可原谅的。正是由于错误判决的严重危害性和不可原谅性,因此其应当适用比违法拘留、无罪逮捕更加严格,也更加苛刻的赔偿标准,即惩罚性赔偿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我国刑事拘留法律监督之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拘留是我国仅次于逮捕的最严厉的强制措施之一,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系其独家决定、使用,法律监督缺位,司法实践中较易被滥用,存在随意使用、变相延长及违法变更等诸多问题。对审前羁押实施严密的法律控制,是西方国家通常的做法,其确立的司法原则、程序设置、救济途径,对构建中国特色刑事拘留法律监督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经侦系统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级公安经侦部门要严格把握法律政策界限,讲究执法方式方法,对负责企业正常经营的高管人员要慎用拘留、逮捕措施。  相似文献   

15.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刑事诉讼所追求的效率与公正两大价值。在我国,能否适用辩诉交易制度,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应通过刑事诉讼制度地改革,逐步适用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以保增长之名,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救市举措:“缓调最低工资标准”、“允许困难企业缓缴半年社保”,今年年初广东省更是出台“对企业高管慎用拘留逮捕”、“涉嫌一般犯罪可不拘捕”等10条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首先提出逮捕必要性的关键因素是社会危险性,同时以L市人民检察院从2009-2013年6月份的批捕情况和案例对司法实践中社会危险性的认定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社会危险性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对社会危险性认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答疑解惑     
律师收费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答:对律师收费法律有明确规定,一般有:计件收费、分段收费、涉及财产问题的按比例分段累计收费、风险收费等。明确要求律师事务所公示收费管理办法的收费标准,以接受社会监督。尤其对风险收费有特别严格规定,明令禁止婚姻、继承等案件、刑事诉讼案件及行政诉讼案件等实行风险收费。  相似文献   

19.
郑一争 《魅力中国》2014,(1):340-341
实证研究方法早已在法学研究中得以充分重视和广泛适用,而在国际法学尤其是理论性研究众多的国际私法领域内尚未被全面引入。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推崇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这恰恰是国际私法领域目前迫切需要的元素。本文将就国际私法领域中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界定、论述其必要性、对其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适用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对城市建设的投入是逐年加大,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拉动了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产出的低效率等问题,资金不足是尤为重要的制约瓶颈。文章介绍了成功推行PFI的海外国家在推进过程中颁布的法律、设立的组织机构、涉及的广泛领域,以及有益的经验和争议。在分析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基础上,对中国在公共项目开发运营中推行PFI方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提出了PFI在我国的适用领域.并提出了导入PFI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