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旺 《魅力中国》2013,(8):321-321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体育教学中以教师单纯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在改革的过程中.体育课堂的非语言教学、多元化教学、规定教学任务与非规定教学任务相结合、现代化教学、师生情感互动教学、活跃气氛等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将的得到很好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多元化体育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教学多元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了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观。定向运动作为一项集体能和智能于一体的时尚体育运动,它不仅能够培训人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而且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作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定向运动在中学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寻求在河南省中学推广普及定向运动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世杰 《魅力中国》2010,(19):223-223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目的十分明确,要求根据社会需要,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这“三个基本要素”,必须与终身体育联系起来,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发展就必须破旧立新,传统体育教学弊端的大量呈现使大多数从事体育科研和体育教育者的眼球集中到了分项教学上面来。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新课程的改革方向,“健康第一”是新课程体育的基础理念,而体育课程教学安全是“健康第一”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体育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仔细分析教材,认真的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认真上课,严谨管理,营造和谐安全的体育课堂氛围。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我们如何在既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又能保证体育课堂安全进行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希望我们所有同行能勇敢地面对,并切实承担起体育教师应有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文斌 《理论观察》2004,(1):106-107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改变现状,就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全面育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身心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坚持六个结合,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黄庆文 《魅力中国》2011,(10):129-129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效”,不但要求教师要拥有实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实效自主的学习。本文从提高师生角色关系、提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实效性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构建实效、有效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7.
王明璜 《魅力中国》2010,(3):177-177
新课程标准体育课程目标主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课程内容多样化、弹性化。因此作为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应该尽快进入“角色”,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走进新课程。  相似文献   

8.
杜恒伟 《老区建设》2012,(10):63-64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其心理障碍,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李春田 《黑河学刊》2011,(7):118-119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主要表现为"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教学思想尚未完全落实;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滞后;教学考核评价过于偏重终结性评价。为顺利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应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要更具多样性和可接受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陈霞 《魅力中国》2010,(27):125-12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召开,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郑州回民中学“创建省级一流中学”的宏伟目标下,我们将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健康第一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通过体育教育,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俞伟 《魅力中国》2013,(34):399-399
中学美术鉴赏课在整个中学美术教学的位置极其重要,它是美术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审美教育融于美术鉴赏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创设课堂情境,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自我实现学习目标。我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从事了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谈一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刘荣  高虹 《新西部(上)》2007,(8X):174-174
在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该文对中华民族强身健体的瑰宝——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健身价值争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迅速开展太极拳运动,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3.
任兴明 《魅力中国》2010,(18):153-153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时代的需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商洛市镇安县部分中学的体育教学现状,找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要及早更新落后的体育设施,充分提高现有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率;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内容;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及工资待遇;改革考核制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尚华 《魅力中国》2010,(8):162-163
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的好坏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到终身体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然而作为中学体育一部分的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到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对现阶段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早日赶上新课程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6.
杨逢雨 《魅力中国》2013,(16):248-248
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也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怎样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体育教师都应谊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六项措施七个要素”就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姚金风 《魅力中国》2014,(6):235-235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大政治”观念,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主、合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建设 《发展》2013,(5):110-110
《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之能健康地成长,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根据这些要求,结合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确立“健康第一”思想,转变对体育教育传统的认知体系及惯性教育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志海 《发展》2009,(9):141-141
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以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不再是体育爱好者的课,而是全体学生都喜欢的课。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的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萌发“动”的能力,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催生“动”的能力,激发兴趣,运用人性化的评价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身心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