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区成员的自愿参与是实现社区民主自治的重要基础,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功能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同时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建章立制应遵循四项原则,合法性,自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社区自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工作开展以来,其重点主要是对居委会选举工作的改革。居委会在社区事务管理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其角色和工作性质都带有明显的行政性,这导致居委会成为我国城市管理的基层行政组织而非自治组织。本文对居委会的工作和性质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在我国城市社区更好的开展居民自治工作,就必须改革居委会性质,并发挥城市新型社区业主委员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晓兴 《魅力中国》2014,(22):316-317
在中国,关于如何实现民主,存有不同构想:一种是主张从上到下构建民主,推行民主;另一种是主张从下到上推行民主。新中国成立后,民主自治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在城市方面,则主要由居委会担任自治组织。本文意图分析现阶段居委会的自治状况,探讨在转型过程中,城市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以期翼提出相应的进步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一向重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强调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确保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依法约束和管理。经过努力,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是城市基层群众与政府沟通的主要途径。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和谐,是实现社会主义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崔虹 《辽宁经济》2001,(12):17-17
一、对社会创新的含义的理解社会创新是什么呢?冯鹏志教授认为社会创新是指现代社会系统及其相关子系统,为满足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需要,而做出的一种系统结构功能分化行动及其成果。谁能够构建出一种有效的制度化的社会创新行动系统,并形成一种包含这种社会创新行动系统在内的广泛的“创新的文化网络”,谁就能够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性发展竞争格局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根据社会创新理论,社会创新是一种需要创造性的实践(或其结果)、它运用新的手段,比以往的做法可以更好地达到公认的目标(更好地治理社会问题)。社会创新…  相似文献   

6.
群众路线不仅仅是我们党在历史过程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取得建设胜利的重要理论实践基础之一。街道的社区居委会是和老百姓之间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部门,与老百姓的距离是最接近的。街道的社区居委会所提供的社区服务质量问题以及群众满意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于我们党的印象,甚至影响政府和党委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能政府”的减员与“单位制”的解体决定了当今城市社区管理的迫切改制,这就需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广泛吸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解决我国社区管理存在的矛盾,实行社区重建、政策授权、居民自治、竞争上岗、加强制度建设、目标管理等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8.
钟伯清 《开放潮》2005,(9):25-27
2005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针对社区居委会机构多、牌子多、负担重等问题,出台了《关于减轻社区居委会负担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意见》,采取八项措施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并对社区居委会工作进行大减负。几乎与此同时,武汉、郑州、南京等城市也都相继制定了各种规定和办法,为社区减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为社区减负“运动”?社区过量的负担又从何而来?如何才能有效地为社区减负?本文就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一些介绍和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董昕 《天津经济》2010,(2):57-58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民主自治是社区居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法参与社区社会事务管理的一种基层民主形式。本文以天津市为例,从天津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现状来探讨城市基层民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1982年宪法将居委会确定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实际上,在此之前的几十年中乃至1982年宪法颁布后直到今天,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将居委会视为政府的一个基层工作部门。居委会成员一般由上级部门任命,且大多是由一些退休人员组成,因此,居委会也被人戏称为"老头、老太会"。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有关行政部门不断下派"硬性任务"给居委会,有的地方多达80多项。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得到了广大村民的  相似文献   

11.
12.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在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中地位日益显现、作用日益重要.社区居委会在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在协助基层政府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在组织开展的相关监督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都是其在社会管理视阈下作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付冰  郭学彬 《老区建设》2013,(14):22-23
通过对农村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社区的环境现状和村民的环境保护态度、意识。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社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饮用水安全问题、生活垃圾问题、畜禽养殖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很多村民对环境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缺乏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环境自治意识不强。政府应提高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改善农村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党的十七大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总要求,并依据一个居委会的个案作为创新机制的实践载体,提出了完善以社区自治组织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育机制;以居委会为核心的社区自治机制;以社区(街道)办事处行政管理为核心的社区管理机制;以社区(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的社区领导机制的体制创新的四个维度。文章依据本人任民选居委会主任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培育、发展、健全社会自治组织的三条路径,即:自发一一引导型路径;需求一一扶持型路径;矛盾一一化解型路径。文章在强化居委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职责时,提出了将社会自治组织的领军人物整合到各专业委员会之中,以形成居委会工作时的社会网络。文章提出了社区(街道)办事处应学会依托社会自治组织来促进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若干方法。文章提出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应善于把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建立在社区公共利益和为民服务的基础上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王宇峰 《魅力中国》2014,(4):314-31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1989年颁布的《城市社区居委会组织法》规定.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地位和作用均有着明确的定位。然而如今城市社区居委会作为集中反应社区居民民意的自治组织。行政色彩十分浓厚,成为政府办事的“另一条腿”。这和现代社会公民自治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本文在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目前与城市社区居委会相关的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角色回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社区居委会回归其应然角色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开放导报》2005,(1):i024-i025
丹竹头是一个历史悠久、政通人和。并有着古老风情民俗的田园村庄。全村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928人,常住户数352户,暂住、流动人员20000人。该村始建于明末清初时期.自解放后命名为丹竹头村。从昔日的自然村发展成现在的行政村,经历的几个时期为:1958年至1980年,  相似文献   

17.
《开放导报》2005,(2):i016-i017
丹竹头是一个历史悠久、政通人和,并有着古老风情民俗的田园村庄。全村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928人,常住户数352户,暂住、流动人员20000人。该村始建于明末清初时期,自解放后命名为丹竹头村。从昔日的自然村发展成现在的行政村,经历的几个时期为:  相似文献   

18.
张方喆 《魅力中国》2014,(2):340-340
随着我国社区民主建设和社区自治建设的发展,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正在形成,而社会的管理以社区管理尤为突出。基于以上所提及的背景条件,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社区民主与自治的发展状况,提出加强城市社区民主与自治的几个主要措施,旨在通过对城市社区民主与自治发展的研究,利于以后社区发展能够扬长避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区是以由农业人口组成的若干自然村所组成的一级行政单位。完善农村社会村民自治,应继续推进依法自治,进一步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建立健全以村民会议为主要载体的民主决策制度;理顺村干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以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村民自治;以农村法制化建设,推动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居委会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平台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是社会稳定的根基,也是社会管理的重心。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日益成为社会管理的重心和维护稳定的根基。城市社区居委会在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中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在依法协助基层政府工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在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的监督活动中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其在社会管理中基础平台作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