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亚典 《魅力中国》2012,(32):12-12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至今仍有约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教徒,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在基督教的宗教仪式中,音乐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基督教音乐的本意是用音乐宣传教义、启迪教众,却无意中极大的推动了西方音乐的发展,并对西方音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正是因为基督教的影响,西方音乐才有了今天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在西方音乐以后的发展中,仍会受基督教各方面的影响。只有对基督教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西方音乐及其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基督教的思想传统是西方文明史不可分割的思想来源之一。西方的艺术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因此音乐的发展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通过对基督教音乐的形成和发展的阐述,从基督教的音乐经典、音乐理论、音乐形式以及音乐创作几个方面分析了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更好地欣赏西方音乐。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宗教之一。作为外来宗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是历尽坎坷,基督教虽然几次被中国官方政权排斥,但是基督教会始终没有放弃在中国传教的意愿,陆上丝绸之路被阻后,传教士无法从陆路进入中国,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的崛起,基督教的传教士再一次踏入中国的土地。在这期间基督教传教士的行为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佳佳 《魅力中国》2014,(26):25-25
本文分析近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基督教在中国的融合与冲突,说明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积极融合促成了其发展壮大,同时也分析了基督教在中国遇到的种种问题,构成了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刘辉 《魅力中国》2013,(14):110-110
电影背景音乐具有烘托渲染背景气氛、抒发呈现内心情感、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影片《西藏往事》挪用了充满神圣的基督教圣歌作为背景音乐,其音乐轻柔幽雅、优美庄重、圣洁祥和,使音乐与剧情这到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6.
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从一定意义上说获得了成功。他的传教策略是把基督教的教义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融合,找出两家的相通之处,成功地进行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利玛窦首先熟悉中国的文化,从心理上感化中国人,融合两种不同的观念,使基督教中国化,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玛窦的传教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交流,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学习,代表了不同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红军长征队伍中,有一位传奇的外国人。他就是英国传教士勃沙特(中名字薄复礼)。 勃沙特是瑞士人,后随父母移居英国,供职于基督教会。1922年10月,英国基督教会派25岁的勃沙特前往中国,在贵州镜内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勃沙特热爱中国传统化,他根据孔子讲的“克己复礼”,取了中名字“薄复礼”。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音乐文化产业的现状 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的音乐产业是把音乐当做商品,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音乐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它主要是指音像业、音乐商业演出等以音乐作品商品化作为核心的产业。其中,唱片公司是音乐产业链得以形成的核心环节,是传统音乐产业的主宰者。  相似文献   

9.
在10月31日落幕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有一支闻名于世的古乐演奏团体,他们以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为首都的听众带来巴洛克音乐与天体的"对话",这支乐团就是泰菲宴乐巴洛克乐团. 音乐与天体、音乐与自然,自古就有着相依相融的法则,中国道家学者提出的"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相融的和谐.音乐是由人创造的.但它却来源于自然,二者的相融是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呈现,亦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西方人虽不像中国的道家那样信奉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但从仰望神界、崇敬上帝的基督教理念来看.他们同样有着对自然乃至天文的真诚膜拜,再加上对科学追求的积极态度,就更使得他们对宇宙和自然产生出由衷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范雪 《中国经贸》2010,(14):180-180
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音乐是分阶级的,音乐取悦的对象不同,决定了音乐的地位和阶层。本文主要在中国从古至今的音乐中找出能体现其阶级性的音乐元素与现象,论证音乐是有阶级性这一特性存在的。并纵观其在我国音乐史上是呈现一个怎样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是传统的基督教伦理学同现代西方社会相碰撞的产物。这种伦理学是介于律法主义与反律法主义之间的新道德,是在基督教爱的指导下依据主体当下的境遇做出道德选择的方法。中庸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指行为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而达到中庸的途径是“权变”和“时中”,它的最终目标是“中”与“和”的和谐统一。这样,境遇伦理学的中庸性质就表现为反对过与不及和主体在道德选择时权变境遇。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相互影响,呈现出中国基督教的儒家特色,如重视家庭、强调人伦关系、男尊女卑、积极入世和集体主义等,这促进了基督教在华的本色化运动.  相似文献   

13.
曲树明 《魅力中国》2014,(12):62-62
民间锣鼓音乐,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各族人民中间广为流传一种打击乐组合。淄博地区的锣鼓音乐,因其刚中有柔、粗中有细的音乐特征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胡雪丽 《魅力中国》2014,(18):113-113
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和苏联革命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的输入和影响,使苏联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受容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苏联音乐唤起中国音乐艺术创作的生命力,成为了中国音乐发展的前动力,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重塑音乐价值链 跨国巨头苹果公司中国区专业音频设备经销商赛因公司宣布,将要把中国民族音乐、原创音乐”卖”向世界。这是赛因公司近日在“亚洲第一棚”——北京绿洲录音棚大型主题音乐巡演活动中.宣布的一项旨在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原创音乐迈向世界的扶持计划。主办方赛因公司将在国内首次运用海外数字音乐在线发行模式,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推荐、销售到国际市场,进入全球音乐销售领域,这将掀起一场中国音乐文化全球化传播与销售模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殷志华 《发展》2008,(6):65-66
音乐期刊是音乐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篇幅小、知识新、周期短、内容广、信息量大和连续不断等特点,在传递音乐信息、交流音乐思想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出版的音乐期刊有数十种,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性到普及性,均各有特点。《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等以开展有关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艺术及人民音乐生活中各种较为重要的问题的评论为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黄钟》《乐府新声》《交响》《音乐探索》等高等音乐院校校刊则是一种既突出专业性,又具备综合性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刊物,为音乐学术交流起到桥梁作用;《音乐爱好者》《中国音乐教育》等是普及性音乐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17.
邵静 《魅力中国》2012,(32):199-199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生活背景与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在音乐中找到表达内心世界的途径,都能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满足与心灵的慰藉。音乐又是最直接的语言。它不需要借助文字的表达与语义的理解,也不需要图形的描画与色彩的渲染,它与人心灵深处的情绪体验直接相连。一个从来没有听过古典音乐,对西方音乐文化没有任何了解的中国人,在听到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时候,会从中体验到一种紧张,震撼与威慑的感觉。而一个从来没有听过中国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任何了解的外国人,也会在《二泉映月》中感受到沉重的苦难与深刻的悲哀。由此可见,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的表现内容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杨维英 《魅力中国》2014,(1):250-250,252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要求我们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新一代的准职业人具有过硬的技能还要用较宽的文化知识和艺术涵养成为社会主义新生代的高素质劳动人才。本文主要探讨音乐与建筑的共性,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与建筑专业结合,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感受建筑艺术,理解“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下滑趋势,必须引起重视。影响人类道德修养的四大工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儒学,但对现代中国多不完全适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工具是原典儒学。  相似文献   

20.
霍锟 《魅力中国》2014,(19):143-143
唐代是我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音乐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曾经迭到时代的顶峰。宫廷雅乐、民间音乐相辅相成而共同发展。作为圆家层面的唐朝统治阶级对音乐文化的喜爱同样也起到了激励和引导作用。在宫廷音乐受民间音乐大量影响并吸收其养分之余,唐代宫廷音乐大量的流散与民间。对民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从唐代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交流看中国音乐文化国家与民间的关系。音乐的主导推动力量——国家的“政策导向”;音乐教育的沃土——社会尊师爱乐风尚。唐代音乐的高度繁荣,是当时社会各个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当时的“政策导向”、社会的“爱乐风尚”、以及音乐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厦性”等,都是其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