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大道位于原先的英租界内,它最吸引人的是那些风格各异的欧陆风情小洋楼,这里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里所体现的地域文化是天津这个城市特有的气息。而这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天津城市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它在天津城市的发展过程以及文化形成过程中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1845年至1943年期间在上海等城市存在的租界,是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实施过程中的产物。由于外国列强在中国特权的不断扩大和清政府腐朽无能,租界从外商集中的居留地演变成外国列强对我国进行侵略、掠夺和殖民统治的基地,成为"国中之国"。租界所表现出的中国主权的丧失,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与此同时,大量西方侨民入居租界,给当时落后的中国社会带来了煤气、自来水、电灯、电话、电报等新器物的应用和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管理的制度和方法,这些包含着先进技术和理念的西方文明的传入,既影响了租界所在城市的近代化发展,也引起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相似文献   

3.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但是作为共性,一个城市吸引、吸纳资本的基本条件主要在于制度环境,这个基本条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制度环境为城市资本的获得提供了怎样的便利性,二是制度环境为城市资本的控制提供了怎样的保证。综观近代上海城市制度环境的发展状况,租界政体制度显然是构成整个上海制度环境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即以租界为考察重心,探讨租界政体制度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1854年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初创,拥有为"公共利益"而征税之权,并为此成立税务小组,对外侨征收房捐、地税和码头捐,但此时工部局并无具体征税及追缴细则可依照。1863年虹口美租界并入英租界,上海英租界工部局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管辖范围扩增,界内外侨国籍也更为复杂。因无法可依,上海英美租界内出现大量外侨欠税和逃税现象,对此工部局也无强制追缴欠税手段,但工部局在此阶段通过建立科学税率、估价体系,调整征税制度,完善征税方式,使其征税逐渐合理化。直至1865年,工部局通过有组织的诉讼手段追缴欠款,并获得英国高等法院专业的法律判决支持,取得各国驻沪领事一致同意对所有外侨统一征税,才使工部局征税权从合理走向合法。1869年《土地章程》修改,将工部局对外侨征税权的合理与合法成果明文确定,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1854年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初创,拥有为"公共利益"而征税之权,并为此成立税务小组,对外侨征收房捐、地税和码头捐,但此时工部局并无具体征税及追缴细则可依照。1863年虹口美租界并入英租界,上海英租界工部局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管辖范围扩增,界内外侨国籍也更为复杂。因无法可依,上海英美租界内出现大量外侨欠税和逃税现象,对此工部局也无强制追缴欠税手段,但工部局在此阶段通过建立科学税率、估价体系,调整征税制度,完善征税方式,使其征税逐渐合理化。直至1865年,工部局通过有组织的诉讼手段追缴欠款,并获得英国高等法院专业的法律判决支持,取得各国驻沪领事一致同意对所有外侨统一征税,才使工部局征税权从合理走向合法。1869年《土地章程》修改,将工部局对外侨征税权的合理与合法成果明文确定,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型城市,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是推进镇江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镇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镇江建设成为沪宁线上环境最佳、最适宜居住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的目标,体现了新时期人类的明与进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对于加快经济跨越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质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家乡威海应该算是全国距离韩国和日本最近的地级市了。地处中日韩贸易的最前沿。在地图上的位置也最显眼,就是山东半岛的最东边那个角。曾经是英租界。威海的刘公岛军港曾经是清朝北洋水师的海军基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原始的法语土地交易档案为中心,运用GIS模拟了1848—1865年间上海法租界区洋商地产空间分布,探讨了洋商地产分布与城市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了法租界区如何从一个坟墓遍布的城郊转变为初具规模的欧洲城。本文认为洋商购地是造成城市化的主因。而法租界的自治政体下,购地越多的大地产主,即成为法租界公董局权利最大的当权者。故大地产主不仅控制了土地市场,而且成为城市化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9.
沪上沉浮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上海正式开埠。从此,外商与外资纷纷通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码头、银行,划定租界。上海历史由暗转明,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迈进。虽然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重新赢来了关注与商机,但去无法与上世纪初那个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相提并论。这里的繁华不仅源于各国租界并起,更关键的是商人大量云集、商业的繁华与市民商业生活的丰富,使得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10.
镇江,万里长江和千年大运河交汇处的一座江南名城。现辖四县(市)两区和镇江新区,面积3843平方公里,人口266.17万,其中,建成区面积578.8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61.13万,市区非农业人口50.16万。近几年来,镇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是全国首批一类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1.
镇江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真林 《特区经济》2010,(12):161-162
在介绍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镇江滨水区旅游资源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了镇江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过程及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作为通商口岸被迫对外开放。随着洋人租界的建立及随后的不断扩张,相应的农田转化成了租界道契土地。由于租界当局和外国房地产商掌握租界扩张和城市建设的核心信息,他们在土地交易中是得益最大的群体;中国中间商或为洋商充当购地中介,或参与炒地,先买后卖,也是获利丰厚的利益群体;相比之下,卖地的中国原住居民由于信息蒙蔽,他们是早期城市化过程中得益最少的群体。本文系统利用30卷《上海道契,1847—1911》等第一手资料,使全文的分析建立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提到“抵羊毛线”,全国闻名;提到“东亚厂”,天津尽人皆知。说“抵羊”,道“东亚”,不得不谈到近代天津“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宋卿。 宋卿,山东益都人,生于 1898年。 18岁齐鲁大学肆业,后转入燕京大学, 1920年去美国留学。 1925年归国开始经办实业。 1932年东亚公司原址是通过天津比商仪品公司租用的天津意租界五马路一处 15亩的厂房。 1935年 4月公司在英租界找到一处 40亩地块,位于林莫克道 (现沙市道 )北侧。 宋卿的祖父宋光旭是山东省益都县城西龙山峪宋王庄一个穷苦农民。其父宋传典先是在英籍牧师库林的基督教堂当…  相似文献   

14.
因为《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开辟了杭州苏州等四个新的内地通商口岸。在之后的谈判中,日本又进一步取得了在杭州设立专有租界的权利。随着拱宸桥租界的开辟,日本势力逐步深入浙江地区。晚清的最后十几年里,日人以租界设立为契机,通过吸收浙江留学生赴日,派遣日本教习来杭等活动逐步巩固和扩大在浙江地区的既得利益。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就1896~1911这十年间日租界的开辟和日本在杭势力的扩展作进一步的梳理和研讨。  相似文献   

15.
姜真林 《特区经济》2012,(6):299-301
在介绍镇江滨水区开发工程建设基础上,对镇江滨水区开发这一巨大系统工程所发挥的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娱乐功能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分析,以期丰富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镇江变了,镇江真的变了,变得那么可爱、可亲和可信,镇江大有希望,因为这里有好山、好水、好领导。这是人们茶余饭后议论最多的话题。“四大工程”顺利竣工,使镇江市民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希望,同时也标志着我市城市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我们建设清新秀丽充满灵气和活力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谱写了一个精彩的开篇。  相似文献   

17.
镇江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镇江服务外包发展的优劣势分析,探讨了镇江服务外包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障碍,如:商业环境有待优化、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亟需转化为现实优势、政策扶持的相对力度有待加大、企业经营者对服务外包业认识不足,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提出了发展镇江服务外包业的相应对策,以期对镇江以及相关城市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定福 《宁波经济》2010,(5):44-47,5
鸦片战争以后,宁波作为“五口通商条约口岸”之一于1844年1月1日开埠,外国商人在宁波纷立洋行,并将江北岸划为商埠区和外国人通商居留地。二十世纪初,外人居留地逐渐变成五方杂处的洋场。本文通过与天津、汉口、杭州在租界模式、初期城市规划以及西式建筑的流传上的对比,显现出宁波城市与建筑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对宁波城市及建筑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抓住机遇共同发展本刊编辑部中央给予浦东新的功能性政策宣布后,在长江流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近来,长江流域的武汉、杭州、镇江、宜昌、成都、宁波等10多个中心城市的负责人先后到浦东考察,不少城市纷纷推出呼应措施,各地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抓住机遇,共同促进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法国外交部档案馆珍藏的法国领事馆契及相关土地资料,对上海法租界早期土地交易基本特征、时空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揭示了土地交易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法租界前二十年土地交易呈M曲线变化特征,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战事促成了两个高峰期的出现,而战争结束后难民返乡又使土地交易陷入低谷。除战争外,土地价格还受地理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并呈现从小东门、从外滩向租界内部逐步递减的变化趋势。从交易方式来看,1863年之前,以洋商大规模低价抢购华人地产为主,之后则以洋商之间土地交易为主。从盈利方式来看,早期土地交易以"专作买卖"为主,随着界内土地全部被洋商抢购,"租地造房"逐渐成为主要赢利方式,并促成了法租界高密度的城市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