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春丽 《魅力中国》2014,(21):252-25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她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群众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巧慧 《理论观察》2009,(3):147-148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为有效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掌握其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吴斌 《魅力中国》2013,(16):12-12
群众文化活动是活跃一个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它的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的风骨和神韵,也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实力与活力。而先进的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正确表达喜、怒、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生产过程,使人们在参与角色创作中体验到其它文化活动不可替代的愉悦,并在群众文化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起到了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调和各种矛盾,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维大 《魅力中国》2010,(3):352-35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其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多种娱乐方式为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生产过程之中,因而才使群众文化群众主动参与能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王波 《魅力中国》2014,(12):19-19
群众文化是以满足人民大众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是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松兵 《魅力中国》2011,(4):303-303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新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群众文化事业,同样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建立一整套良性循环的新的运行机制.开拓新的发展思路。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龙头、导向和示范作用,对于规范社会文化市场的方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红霞 《魅力中国》2012,(29):192-192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社区作为城市市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使得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更多地依靠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的管理和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要成为基层单位义不容辞的一项职责。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贾慧 《魅力中国》2014,(23):41-41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她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性。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加强文化建设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也是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0.
童娟 《魅力中国》2014,(26):24-24
文化馆既是群众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龙头。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一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活动的兴起,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扩大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外延,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表现出与以往文化娱乐活动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是社区的主体,面向大众,为人民服务,是文化馆的职责。那么,担负着群众文化工作任务的文化馆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中,怎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冯娟 《魅力中国》2014,(5):85-85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工作的体现,也是群众文化生活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张慧敏 《魅力中国》2013,(10):376-376
社区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的一定表现形态,其任何发展都不可能表现为自己的独立发展,它总要与周围的各种因素发生作用,因此,任何—个地方的社区文化的发展总要与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不论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社会经历,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欣赏能力和兴趣,都有着不同程度对文化生活产生共同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在自娱、自乐,在业余文化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追求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后,各级政府以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谷志民 《魅力中国》2014,(11):355-355
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意识发生了改变,使得群众文化生活更形式多样化。传统的被动接受的群众文化形式已经改变,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其中,自主演出、自我娱乐、自我欣赏都作为了群众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群众自主参与,不断地自我完善,使得群众的思维为适应时代的文化的要求而更新,成为了促进群众文化的新途径。本论文针对有效组织开展群众文化的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娟 《魅力中国》2013,(26):34-34
在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政治开明和经济腾飞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呈现多样性,原有的文化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群众文化建设应不断加大新探索,寻找新突破,建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郑静圆 《魅力中国》2013,(13):86-86
群众舞蹈是指由非职业舞者创作和表演的舞蹈。这类舞蹈作品大多以群舞的体裁出现,而舞蹈的形象,又直接观照着群众的日常生活。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技术难度不高而动作特色鲜明,它的构图层次比较单薄而动机展开有序,它的叙述拒绝抽象理念而采纳生动细节。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的祖先,为表达捕鱼、狩猎和采集收获物的欢乐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以自我娱乐。倘若群众舞蹈没有了“自娱性”,也就不能成为群众舞蹈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上多姿多彩、多方面地反映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丽莎 《魅力中国》2010,(22):174-17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地方基层群众对精神生活越发重视和需要,在今天,随着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人为本日渐成为社会共识。运用人本思维去开展各项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要求。本文笔者提出了以人本思维为指导,全面提高群众文化辅导的思路,和同仁共商榷。  相似文献   

18.
刘斌贺  攀谢明 《魅力中国》2014,(24):213-213
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组织和引导反映主流文化精神的公共文化活动,整理和保护民间优秀文化遗产。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在基层文化普及、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科技知识,弘扬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淙淙 《魅力中国》2013,(12):42-4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人们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我们应认清当前形势,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和逼切追求。在公共文化满足不了人民需求的情况下,文化市场应运而生,各种经营类文化娱乐场所不断出现。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因一些业主出于经济利益而违规经营,使文化市场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桂平市文化市场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本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