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乐  虞海涛 《魅力中国》2013,(22):12-12
断路器失灵保护一般作为近后备保护方式中断路器拒动的后备保护。本文以莱500kV变电站中220kV系统失灵保护配置为例,详细分析了220kV断路器失灵保护启动回路。根据国网继电保护“六统一”对失灵回路的要求。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江朝忠 《魅力中国》2010,(11):141-141
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广泛,但通过长期运行后,会发生各种故障,及时判断故障原因,进行相应处理,是防止故障扩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电动机的保护与控制关系电动机的保护往往与其控制方式有一定关系,即保护中有控制,控制中有保护。如电动机直接起动时,往往产生4—7倍额定电流的起动电流。若由接触器或断路器来控制,则电器的触头应能承受起动电流的接通和分断考核,即使是可频繁操作的接触器也会引起触头磨损加剧,以致损坏电器;对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即使是不频繁操作,也很难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种能自动均流/ 限流的并联型断路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网的扩大,以及大型发电机组的投入运行,电力系统短路容量矛盾突出,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断路器并联是一种能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能自动均流/ 限流的并联型断路器装置,[该装置中断路器分别与耦合电抗器的两个支路线圈串联,耦合电抗器可以实现自动均流/ 限流的功能,从而保证断路器并联的可靠运行。在均流工作状态下,耦合电抗器表现为漏电抗,其数值很小,损耗几乎可以忽略;当两个断路器中的电弧非同时熄灭时,耦合电抗器表现为单个电感线圈的自电感,电感值很大,自动把后熄弧的断路器中短路电流限制为系统短路电流的一半,这样后开断的断路器也能够单独开断短路电流。所以,通过断路器并联运行可以成倍提高断路器的载流以及开断能力。分析了并联断路器的原理,并介绍了基于麦也尔电弧断路器模型以及变压器模型组成的断路器并联结构的数字仿真和物理试验。其结果表明,该并联断路器装置能够有效保证断路器的并联运行时的均流以及自动限流,并且不会引入过大的操作过电压。  相似文献   

4.
按使用范围分有: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按操作方式分有:电动操作、储能操作和手动操作;按结构分有:万能式和塑壳式;按使用类别分有:选择型和非选择型;按灭弧介质分有:油浸式、真空式和空气式;按动作速度分有:快速型和普通型;按极数分有:单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等;按安装方式分有:插入式、固定式和抽屉式等。  相似文献   

5.
董金钗  肖宝林 《魅力中国》2014,(12):237-237
罐式断路器是高压开关行业中常用的开关设备。罐式断路器壳体是其关键的部件,它对内部断路器开合结构有保护,支撑,密封,屏蔽.接地,散热等作用。本文对焊接式大开口形式的罐式断路器的焊接壳体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其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500kV 茂名变电站茂蝶乙线5033断路器是西门子3AP2-F1 型,该型号断路器是弹簧操作机构,其储能电气回路比较复杂,当出现故障时,往往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头绪。但如果使用“层层深入法”,从现象到本质,从结果分析原因,逐层稳步推进,则可以较快地查清及消除故障。现结合茂蝶乙线5033 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弹簧不能储能的查处,谈谈“层层深入法” 在处理复杂电气故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低压(380/220 V)配电线路的保护主要包括过负荷和短路保护,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的常用设备,其脱扣器的设置既要考虑线路末端故障的灵敏性又要考虑保护上下级配合的选择性。本文通过低压线路短路计算分析了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方法和脱扣器定值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8.
单君兰 《魅力中国》2014,(1):289-289
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控制电器之一,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基于断路器重要作用,介绍了高压断路器的常见故障并对各种故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检修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常,人们习惯地对单机容量100MVA及以下的发电机组称为中小型发电机。鉴于我国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基本国策,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在西南地区,中小型水力发电机组建设拔地而起,产业结构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小型水力发电机保护断路器的设计选型,改变以往使用通用型断路器为发电机型断路器的传统,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微型断路器(MCB)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该文根据MCB的常用电气参数,提出应当像选用塑壳断路器和框架断路器一样,计算最大短路容量后再选择;对于不同性质的线路,一定要选用不同保护特性的MCB;MCB的设计和使用是针对50-60Hz交流电网的,如用于直流电路,应根据制造厂商提供的磁脱扣动作电流同电源频率变化系数来换算;当环境温度大于或小于校准温度值时,必须根据制造厂商提供的温度与栽流能力修正曲线来调整MCB的额定电流值;设计人员应根据制造厂商提供的匹配表选用上下级MCB。最后指出MCB的附件选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一、无油化改造的意义 贵州省20世纪60-70年代建成的10kV送配电站都为SN10-10列户内少油断路器,属于常维护型断路器,油的渗漏造成环境污染,体积大,重量大,易爆炸,寿命短,噪音大。而真空断路器由于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不爆炸、低噪音、无污染环境、寿命长、  相似文献   

12.
6kV高压断路器是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泵站供配电系统中较重要的设备,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利于保证供配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定期对高压断路器进行故障与预防措施分析,一方面是为了及时排除所隐藏的故障,另一方面是能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断路器的长期安全工作。文章对真空高压断路器的误闭合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压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主要有断路器、负荷开关或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等.负荷开关投资少,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很少采用;断路器技术性能好,但设备投资较高,使用复杂,广泛应用不现实;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方式,既可避免采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断路器,弥补负荷开关不能开断短路电流的缺点,又可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该配置可作为配电变压器的保护方式,值得大力推广,为此,对10kV环网供电单元和终端用户10kV配电变压器采用断路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供配电网的设计和运行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成德 《魅力中国》2010,(25):334-334
随着对SF_6断路器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在生产中的大量使用,对于SF_6气体的性能以及多种指标如微水含量、压力等多方面对设备的影响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对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存在的问题、如何预防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市场失灵与自然垄断促使政府管制公共产品价格,这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积极性和正当性。而政府管制公共产品价格亦会产生政府失灵和权力寻租现象,它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消极性与负面性。要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就需要用法治来弥补缺陷。现阶段急需制定一部反映市场客观规律、符合中国国情、保障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公共产品价格监管法》,重构政府、经营者、消费者权力(利),依法治价,并搞好法外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通常将电气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直接生产、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如:发电机,电力变压器、断路器、母线、输电线路等属于一次设备。由这些设备相互连接构成的电路称为一次接线。此外,为了保证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和操作管理的方便,还需要一系列的辅助电气设备,如测量、控制、信号、继保装置、直流装置、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这些设备通常是由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蓄电池或厂用低压电源供电,表明它们互相连接关系的电路称为二次接线。二次接线范围主要包括断路器、隔离刀闸控制、操作及五防闭锁回路;TA、T V 连接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等交直流回路;蓄电池系统的直流回路;所用电系统的二次回路;综合自动化接口回路。现结合本人在变电检修、试验、设计等方面的实践,针对变电站隔离开关、断路器控制回路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改进。  相似文献   

17.
500k V 升压站断路器可靠、稳定工作对发电厂能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工作中出现的跳闸现象一定要认真分析并加以研究以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本文着重分析了一起断路器无故障跳闸事故,希望能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周正明 《南方经济》2004,(4):48-49,62
我国的证券市场收购兼并功能失灵,价格发现功能失灵,约束功能失灵,这些严重的功能缺陷影响上市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着力解决全流通问题,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强化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外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退出机制,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尹红 《中国城市经济》2011,(26):203-204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对断路器操动机构与继电保护控制回路的配合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断路器经常出现舍(分)闸践圈烧毁的现象,分析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减轻调度、检修以及运行等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为公司降本增效,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