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晨 《农村经济》2007,(11):80-82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社会现象,但城市化可能使他们处于既失去土地,又无权分享城市化成果,得不到必需的社会保障的境地.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促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城市化才会健康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土地收益分配及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是农村稳定的基础.近年来,在城市发展需求的驱动下,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农地大量转为建设用地.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要解决土地收益分配以及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就必须将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与土地相关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研究,本文就当前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弱势群体,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正逐步受到社会关注,成为我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法律缺失、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的多维度研究,就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进一步完善现行土地相关法律制度;(2)纳入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3)建立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专门机构;(4)建立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法庭.  相似文献   

4.
由于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观念陈旧和素质较低等因素,致使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了严重损害.因此,要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需要征用大量农用土地 ,不可避免地产生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妥善地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 ,关系到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入手 ,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如解决不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土地制度、安置补偿等问题,失地农民将难以顺利地变为市民,我国城乡一体化难以健康发展。本文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了综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导致各地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再就业、权益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就业安置模式的多样化,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是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对策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民失去土地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残缺,导致失地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倒退到贫困状态,不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该文在详尽分析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农民土地权益的损伤,但恰恰我国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法律保障明显不力,这就常会引发失地农民的不满,为社会冲突埋下祸根.因此,为了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关于失地农民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此,我国立法机关应当完善与“农村土地征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完善失地农民权益的司法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征地补偿标准低,不足以妥善安排失地农民,被征地的农民完全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因征地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一直居高不下.征用农民土地引发的矛盾.已经是一些地方不稳定的因素.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农民的思想观念和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影响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更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对此,必须在人大、政府主导下,从法律制度、资金、政策上统一政令,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出现了失地农民群体。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延缓城市化进程,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生产资料,农民若失去土地,其就业领域和收入来源必然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多,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引发社会危机.本文从就业保障的视角对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以求找出一系列相对完整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对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也很迅速,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支撑,农民将失去土地,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失地农民。土地对农民而言,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将失去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这将对农民的生活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迅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效地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本文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入手,对养老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土地被征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即成为“失地农民”.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整体增大、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用,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的生存保障.更有部分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因生活在城市边缘,再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政府相关政策,致使失地农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及农村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府和谐治理与“土地财政”的根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 《农村经济》2007,(10):91-92
当前,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以及城市高房价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农民生话题,这都与地方政府普遍推行的"土地财政"政策有关.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有效解决地方财政困境,完善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加强监督制约,彻底根治"土地财政",推动政府和谐治理.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进程使众多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和发展都面临严峻的挑战: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了失地农民问题。文章从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入手,指出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不科学、司法救助体系缺乏,并针对缺陷提出了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为非农业用地,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给社会带来了很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很多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变成了"无土地、无工作、无保障"的"三无"人员,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本文认为应该反思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在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赋予失地农民应有的权利,从而重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历史根源,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健全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的直接推手,而政府寻租严重和监管的缺失已经成为失地农民问题突出的关键.必须从历史根源出发,结合现实条件,抓住关键环节,才能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集体土地被国家征收,大量的失地农民不断涌现.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农民无地种田,当然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和生存保障,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基本的社会保障.本文在探析现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主要制度缺陷基础之上,提出了采取科学有效的具体措施,完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