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国美控制权之争集中反映了家族企业上市走向公众企业过程中的公司治理困境,引发人们再度思考公司治理的若干经典命题。克服家族企业土市走向公众企业过程中的公司。治理困境,要重点解决控股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闻的利益冲突、完善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环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生命周期为基点,探讨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环模式”,并据以分析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以期能为家族企业的有效治理和发展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两类因素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认为在每一个具体的“多因素组合”中,都可能有某一个合适的治理模式与之相匹配。因此,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组合,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可能存在多重均衡与多元演变路径.家族企业应该权变选择治理模式与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家族企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之一。大批走出原始积累阶段的家族企业遭遇治理困境,以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家族企业治理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学界针对中国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和道路选择问题众说纷纭。本文在对影响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权变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非均衡性,提出应权变地看待治理模式选择的问题,并构建了权变连续流分析模型以动态地显现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和变迁的动态过程,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黄、陈之争的起因、过程和中国民营企业如何从中吸取教训来分析、观察国美案例,留给人们的尚有许多值得思考之处.而纵观国美事件前后的舆论分析.大多着眼干中国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但我认为:国美案例不仅对家族企业、民营企业有吸取教训的地方,也是上市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案例的一笔宝贵财富,给我们国内外商学院和经济学家,企业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家族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最普遍的一种存在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它们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很多家族企业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薄弱。在家族企业壮大的过程中,由于家族制所带来的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严重阻碍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要想在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把企业做强做大,家族企业就必须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家族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实现产权开放,重新架构企业的产权结构,为改善公司治理奠定良好的产权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家族企业产权特征及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开放模式,并就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阶段,家族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然而,在经营过程中,家族企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没有建立一套与公司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梁远钢  唐文 《当代经济》2006,(22):39-40
在我国现阶段,家族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然而,在经营过程中,家族企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没有建立一套与公司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方晨 《时代经贸》2013,(2):129-129
上市公司“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与职业经理人陈晓有关公司“控制权。的争战,被媒体称为“中国企业进花史上的经典案例”。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上,无论是黄陈哪一方的胜利,亦或是国美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多赢,都将成为公司法实践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苍劲一笔。透过这一商战过程,世人不仅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架构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能感受到我们这个国家法制的进步及社会人文精神的进步。对许多白手起家并处于转型期的家族企业来说,。国美权力争战”涉及的公司治理、股东大会决议、股东提案权和高管任命等诸多问题给企业家们提供了思考与启迪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0.
徐林青  郑勇 《经济师》2011,(9):76-77
文章以"国美事件"为例,深刻剖析了上市家族企业以及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注重与职业经理人的融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制衡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华人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再析——基于关系治理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系治理既是华人家族企业极具本土特质的治理模式,同时也是导致其生命周期短暂的重要原因。关系治理在家族企业的初始阶段能整合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可视为一种适应性的制度安排,但是关系治理既限制了家族企业的规模扩展,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问题。华人家族企业要突破"三代衰亡"之铁律,需要走出关系治理,借鉴契约治理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股东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之争、控股股东与小股东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公司治理模式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就我国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寿宝 《经济师》2012,(1):100-101
文章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控制权争夺与股权结构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即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决定公司的治理方式及成效;股权结构的集中程度影响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效率,在股权适度集中时,控制权市场对公司治理效率进行识别和修正,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以国美电器为研究对象,揭示出民营上市公司在进行控制权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问题。国美案例将成为其他民营企业改革或股权结构优化的标杆。  相似文献   

14.
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作为各具特色的两种公司治理模式,在企业成长中相互补充、相互转换。但与理论框架较为清晰的契约治理相比,关系治理的内容体系与运行逻辑仍有待探索。在现实实践中,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阶段时常发生激进的治理模式调整,凸显了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的共性与差异。为此,本文收集了61家上市家族企业相关的质性素材,比较了代际传承前后的治理模式。研究发现:第一,相对于契约治理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关系治理的内容体系包括关系衔结和关系准则两部分,前者由亲信安置与格局部署构成,后者依靠心智结构准则、权威准则与信任准则运行;第二,基于质性资料归纳了“个体行为动机—关系互动秩序—组织结构属性”的治理模式运行逻辑,在比较中挖掘出关系治理的个体非经济理性人动机、共同体关系的嵌入式互动状态及以“礼”为核心的自然系统特征。本研究为企业识别与运用关系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中国转型时期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家族企业究竟采用关系型治理还是采用规则型治理取决于其对两种治理模式的收益和成本的权衡,市场作用和地方政府作用会对这种权衡产生影响.我们在理论模型基础上的比较分析表明,在某些条件下地方政府的作用会使得家族企业在治理模式上更容易倾向于选择关系型治理,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地方政府的作用会使得家族企业在诒理模式上更容易倾向于选择规则型治理,这反映了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商周刊》2010,(21)
从来没有一家上市企业的股权之争,会像今天的国美这机万众瞩目. 9月28日,国美的内部权力对决几乎吸引了所有媒体的目光.5年前的亲密战友反目为今日对决的双方:一个是身陷囹圄的家族企业老大,昔日坐拥450亿的中国首客黄兴裕,一个是大权在握的职业经理人,国美电器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  相似文献   

17.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私营企业中90%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未来。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分析,指出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应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集中使家族企业产生更有效率的运营和更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了为期数月的激烈交锋,“国美控制权之争”暂时落下帷幕。但中国民营企业在经济转型期的困惑和迷茫并没有因此得到解答。中国民营企业究竟“困”在何方?以国美控制权之争为例,从控制权配置、董事会功能、职业经理人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5年,3个时代     
关崇威 《新经济》2012,(11):84-85
国美电器从创立至今已有25年历史,其曾经改变我国人民购买电器的模式,同时我们也正改变国美的经营模式。国美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参与了另一个时代的开始。2012年,正是国美踏入"人生"第25个年头,从北京街头一家小商铺,已变成为拥有过千家门店的电器连锁经销商。不过,从7月1 1日开始,国美电器(00493.  相似文献   

20.
家族企业治理由于参与者具有多重角色而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分析了家族企业有效治理的含义和基本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