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信用社是伴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壮大的。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决定,到1957年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88368个。1956年至1973年期间,农村信用社曾两次划归农业银行管理,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到1974年才恢复由人民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历经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1.全省农村信用社组织队伍庞大,实力增强,成为农村市场的金融主力军。截至2001年末,河北省共有地市级联社3个,县(市)联社153个,信用社2865个,信用分社1819个,储蓄所304个,信用站34781个,从业人员达到了76000多人。全省农村信用社总资产达到1934.8亿元,其资金实力在全省各类金融机构中名列第一。截至2002年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量超千亿,达到了1069.8亿元,占到全省信贷市场的22.5%,位居全国第4位。2.全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业务发…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一年。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工作主题是“规范经营、提高效益”。效益是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无论是改革的进程和效果.还是“十一五”期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效益都起到决定性作用。2005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轧差盈余3.5亿元,这是历史上的突破。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部分信用社仍处于亏损状态,消化历史包袱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权定义出发,引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后果,指出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和根本。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从产权改革着手。然后向纵深方向发展。最后作者从产权的权能、利益和形态三个层面上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国务院15号文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农村信用社总体改革方案:确定了农村信用社为社区性金融机构,交由省级地方政府管理,银监会实施监管,并推出了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吉林、重庆、陕西和江苏八省市的试点;2004年后至今,农村信用社改革迅速发展到全国29个省市。随着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中央落实支农政策到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一直在不断改善。到2004年,信用社的盈利几乎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6.
《经济论坛》2011,(8):F0004-F0004
多年来,唐山农村信用社深深扎根冀东沃土,在服务三农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经过60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唐山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特别是2005年11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唐山办事处挂牌成立,开启了唐山农信社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选择八个省(市)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这是农村信用社成立50多年来,第一次实行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吉林省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省,全省农村信用社已经经历了两年的改革历程。在这场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准确把握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终成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中指出: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的5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吉林市农村信用社赶超系统内先进单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事业腾飞的挑战期、决战期。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超前的意识,扎实的工作,抓住机遇,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快速发展。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团队、一流的业绩、一流的效益,谱写吉林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李焱 《经济师》2002,(2):68-68
近年来 ,河南省内乡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农业增收、农村信用社增效为目标 ,切实转变工作职能 ,强化政策引导 ,在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同时 ,推进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目前 ,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已超 6亿元 ,较 1 996年行、社脱钩时净增近 3亿元 ,不良贷款占比同比下降 1 0 .8个百分点。1 .位置上高看一眼。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靠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的稳健靠农业 ,没有农业的丰产丰收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会成为无源之水 ;没有农村信用社的大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会成为无本之木。这一辩证统一的关系已成为县委、县政府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做为刚刚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处于不败之地,是每一个信用社干部职工所关心的问题。一、目前信用社竞争地位的现状1994年根据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分门办公。农行和农村信用社合署办公十几年的历史到此划为句号。1996年10月根据农金改办的文件要求、行社脱离行政隶属关系,“脱钩后”做为刚刚分离出来的农村信用社虽然说n成立到现在已有45年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但…  相似文献   

11.
分析农村信用社电话银行的使用现状,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提供借鉴,避免走弯路。最后,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我国面向广大农村,为农民服务,而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村信用社如何面对银行业的全面开放的新挑战,是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情。本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系统阐述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管理体制、市场变化、业务经营和金融环境等方面挑战,并提出具体创新措施,以解决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一直以来的传统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主体不仅对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额度有了更高的需求,而且也对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面对的一些新问题和未知风险,我们设想通过开展新的业务和提高服务水平来解决这些矛盾,不断发现农村信用社自身现有的、潜在的以及亟待开发的有利要素,寻找新的利益增长区域,从而更大地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作用,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和国家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4.
亓志勇 《新经济》2014,(23):94-94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实现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农信社的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结合农信社系统实际,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农村信用社事业发展,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信用社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7月初国务院颁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已历时一年有余。笔者通过对改革试点前期工作的调查研究,对农村信用社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农村信用社省级联合社的职能、农村信用社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策扶持资金的运用、对“三农”的金融服务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倪育新  王相  刘志平  武冬山 《经济师》2002,(10):244-244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在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以利差的方式帮助农村信用社发展 ,使之步出困境的一项优惠政策。农村信用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用好、用活支农再贷款 ,既支持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 ,又帮助自身增加收入 ,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山西省山阴县信用联社课题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一、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情况经课题组对 2 0 0 1年 1 1月末支农再贷款的各项报表分析 ,该县农村信用社使用支农再贷款有如下三个明显特征 :1 .使用面较窄。全县共有 2 0家农村信用社 ,而使用支农再贷款的农村信用社只有五家 ,占比 2 …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出路选择席秀绒,王晓平,王国义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是其尽快向商业性金融机构转化的根本所在。然而,目前农村信用社大面积连年亏损,自身发展乃至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寻求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根本出路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一、...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政策、体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原因,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的发挥。认真分析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中,内部控制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简要了解,可以明确其发展至今所遇到的困难,也能够明确其发展的状况,根据这些现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进而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建设,最终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使得我国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能够在国际上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20.
童雄杰  林国妙 《经济师》2005,(2):294-294
如果把浙江温岭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比喻为“一股汹涌奔腾的浪潮”,那么温岭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就是潮中绚丽的浪花,之所以这么说,就在于温岭农村信用社5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为此作出了苍劲有力而又令人信服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