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公司法>实施,公司门槛大大降低,公司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有自然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发生股权继承问题.虽然<公司法>及其它法律法规对股权继承问题做了一些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较为笼统,加上股权继承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股权继承在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务部门都存在许多有争议的问题需要澄清.妥善处理各类股权继承问题,对于完善公司法律制度和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公司法》实施,公司门槛大大降低,公司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有自然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发生股权继承问题。虽然《公司法》及其它法律法规对股权继承问题做了一些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较为笼统,加上股权继承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股权继承在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务部门都存在许多有争议的问题需要澄清。妥善处理各类股权继承问题,对于完善公司法律制度和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限责任公司中股权转让程序的阶段性和参与人的多元性,导致股权转让效力呈现3个不同层次:股权转让的合同效力;股权转让的效力;股权转让的对抗效力.而股权转让作为股权变动的原因,其效力直接影响着股东资格的确定.其中,股权转让的合同效力是取得股东资格的前提基础;股权转让的(自身)效力是确认股东资格的判断依据;股权转让的对抗效力是股东资格对抗公司外第三人的要件.  相似文献   

4.
刘向林 《经济师》2006,(10):80-80,82
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与自然人继承权的冲突是股权继承中的永恒主题。新公司法采取股权自由继承的做法,以协调这一冲突。但与国外立法相比,其对继承人权益的保护仍显不足,需借鉴德国立法加以完善。另外,因股权继承导致公司人合性丧失后,在公司未陷入僵局时,尽量恢复公司的人合性。在公司陷入僵局时,强制解散公司。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股份制公司日益增多,而人的生老病死等客观规律经常使股权发生了继承.本文在探讨股权继承法律性质的基础上,从遗产股权的认定标准及范围等方面展开分析,并参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如何完善我国股权继承制度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杨青 《经济论坛》2007,(14):139-140
一、股权的特征 1.股权是股东基于其出资行为而取得的特定民事权利,股东享有的与出资行为无关的民事权利不属于股权.它是股东向公司缴付出资之后享有的一种权利,而非权利与义务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7.
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企业实行公司制最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具有规模小、人数少、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等特点,另外还具有人合性和资合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有限责任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其股权转让问题亦愈备受关注,已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缺乏一定的操作性,而且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具有一定的特殊和复杂性,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股权转让制度,对其股权转让做出适当的限制性规定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正常运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求解股权分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凯  涂玉芳 《经济论坛》2005,(16):92-93
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现象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的股票市场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它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政府在股票市场的产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人们常说“政策市”、“政府市”,一篇社论就可以造就长达两年的大“牛”市。股市不是通过其自身规律发展,而是打上了许多人为“烙印”。政策法令的颁布不延续,经常朝令夕改。这两个特征使得中国的股票市场在股权分置上体现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伴随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投资总量的不断增长,台胞祖国大陆投资产生的股权继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中仅有关于台胞投资权益继承的规定,但并未涉及股东资格继承。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对股东资格继承问题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同时将对此问题的具体规制权利赋权于公司章程。本文通过考察法律法规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股权继承问题的处理态度的演进,倡议以公司章程规制的模式保护台胞股权继承权,以实现股权继承与公司经营平顺过渡。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需要经过多个法律程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第二,通知股权转让事宜并征求同意;第三,提出变更登记的申请;第四,公司内部登记变更;第五,工商登记变更。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股权转让效力出现瑕疵,危及转让目的的实现。而且,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至少涉及转让人、受让人、公司、其他股东四方主体,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亦是不同的。由于股权转让的程序阶段性和参与人多元性,  相似文献   

11.
股权,亦称股东权,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股权是指股东基于其在公司或企业中所持有的股份出资而享有的权利。广义的股权,则是股东权利和义务的总称。而继承在广义上是指对死者生前权利义务的继受,在狭义上是指单纯对死者生前财产权利的继受。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关于“股权继承”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部分或全部移转给其他股东或股东以外投资者的行为。事实上,股权转让常受到法律限制,而一种有利于股权转让的制度,可以使投资行为更具积极性,进而使公司运行更加合理。但我国现行法关于股权转让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对股东之间转让股权及异议股东的购买权的规定等方面也存在立法漏洞,故有必要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的内部转让、外部转让及优先购买权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隐名股东身分法律确认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睢晓鹏 《经济论坛》2009,(11):131-133
股东身份是公司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我国公司法对隐名股东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之理论学说观点各异,使得这个问题在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冲突,在理论上厘清涉及隐名股东身份确认的三种法律关系,也许可以为隐名股东身份确认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涉及到法律限制、商业法则和社会诚信等多个问题,而核心仍是一个合同问题,其转让的本质还是合同效力。因此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的相关法律问题的理清,关系到转让人、受让人、公司股东以及各个董事的利益。本文重点探讨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一些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吴菲 《经济师》2009,(2):117-119
文章针对夫妻离婚时所涉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分割问题进行研究,从介绍当前我国关于夫妻股权分割的立法现状入手,重点分析夫妻共有股权之特殊性。进而指出针对这种股权变动的特殊性,我国《公司法》为保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而设计的优先购买权、股东同意程序等制度并不必然适用。基于现行的法律规范中对于此问题规定得不够具体、难于操作的现实情况,文章从夫妻共同财产中的股权分割这一实践问题入手,寻求股权分割的理论依据和方式,对股权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民法上的公平原则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公司中的隐名股东问题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已经极为常见,出于隐名股东问题而产生的法律纠纷也与日俱增.但是,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至今没有作出明确、直接的规定,但股权信托是现阶段解决隐名股东问题的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吴少波 《经济论坛》2006,(24):136-138
一、我国司法实践中认定股东资格的主要证据何为“股东”,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在大陆法系的公司法典、商法典、民法典中都找不不到明确的答案,我国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公司法》中也没有对“股东”作出明确的法律定义。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取得,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两种方式。原始取得是指投资人通过出资设立公司而取得股东资格。所谓继受取得是指在公司成立以后,对已经存在的公司股权依据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发生股权转移的情况下取得公司股东资格。包括通过股权转让获得原公司股东的…  相似文献   

18.
陈学章 《经济师》2002,(7):139-139
国外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融资的优序为 :先内部集资 ,再次是发行债券 ,最后才是股票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却偏好股权融资 ,文章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吴晶宇 《经济师》2008,(9):89-91
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关系到投资人在以公司为联结点的法律关系体系运作过程中的权利配置与责任负担。除了股东身份确认之诉外,各类股东权的行使、股东会各类决议效力之异议等多类纠纷案件中,股东身份的认定标准都是一个重要的先决问题。但是新《公司法》实施后,股东确认标准问题仍未有效解决。文章对股东资格的认定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股权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要求撤出其对公司的投资,实现个人投资退出的权利。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权的设立有其理论依据,如公司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衡平理论等,以及现实的需要,如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和化解公司僵局等。股东退股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公司重大决策持异议的股东为了避免非因自己决策导致的损失而要求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购买其股份的权利;二是由于股东自身的原因而要求从公司撤出投资,如股东死亡或职工股东退休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