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博览》2004,(9):17-17
互持次级债符合国际惯例 巴塞尔委员会原则上不反对商业银行持有其他银行的次级债券.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一般采用以下做法:一是对银行持有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设定上限,限额以内的部分按100%风险权重计入风险资产,超出部分从其资本中扣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保险公司将发行次级债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手段,尤其是保险公司之间互相持有次级债的情况较多。本文分析了保险公司互相持有次级债面临的风险,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规模较2003年、2004年发行之初已经有了很大上升。目前,发行期限主要以10年期和15年期为主,但次级债市场主要由16家上市银行主导。我国次级债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规范次级债的发行,培育多元机构投资主体,完善次级债信息披露以及次级债评级、发行主体评级制度。  相似文献   

4.
用实物期权模型对商业银行次级债定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 《南方金融》2005,(5):21-25
本文把商业银行次级债看成以银行价值为基础资产的期权组合,应用实物期权模型对其进行定价。在实际公开发布的数据基础上,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建设银行和华夏银行的次级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即票面利率没有足额反映债券实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主要讨论次级债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约束的效用。首先,简述了市场约束及次级债的含义和作用;简单介绍了次级债发挥市场约束作用的有效性;引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对我国次级债发行的现状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问题及其相关原因——尤其是在发挥市场约束方面。最后,根据得出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几项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功能的建议,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一个常用手段是发行次级债,但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存在发行目的单一、互持问题严重、市场约束失效的问题。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改善银行负债结构以及改善银行风险管理,拓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参与主体,让商业银行以外的机构投资者更多地参与次级债市场以分散银行体系的风险,这样才能达到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以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赵耀 《中国金融》2004,(15):52-52
近一段时期,提高资本充足率似乎成为了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达到股改及上市的要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继去年年末接受国家注入的450亿美元资金以补充两行资本后,中国银行又于7月7日发行了总额为600亿元次级债的第一期140.7亿元,中国建设银行也宣布将在8月初发行总额为400亿元次级债的首期100亿元,而  相似文献   

8.
次级债作为一种主动负债工具,是商业银行筹资的重要举措.我国次级债发行不论是在发行规模上还足在结构设计、定价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我国次级债发行成本较高、金融机构相互持有较为普遍.进一步发展次级债需要加强外部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并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通过分析2004年6、7月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情况,解释了次级债券发行中发行利率偏低的原因,认为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不能纯粹以增加附属资本为目的,而应充分考虑风险,从自身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出发,着眼于提高银行竞争力:最后还就目前我国发展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提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次级债除了具有补充资本、融通资金的功能外,还具有特殊的会司活理功效,基于这一视角.本文对次级债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功效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强制性次级债市场约束效甩的两步骤分析框架.并就强制性次级债政策提供了相应评论。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恰当的强制性次级债政策有助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国内金融生态的改善:为了确保MSDP(Mandatory Subordinated Debt Policv)的投资者确实具备时银行风险变化进行监督和有所反应的动机,应该对由“内部人”持有的债券数量进行限制并完善信息技露制度;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培育市场化的发债主体和机构投资者是实施MSDP的必要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强制性次级债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次级债除了具有补充资本、融通资金的功能外,还具有特殊的公司治理功效。基于这一视角,本文对次级债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功效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强制性次级债市场约束效用的两步骤分析框架,并就强制性次级债政策提供了相应评论。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恰当的强制性次级债政策有助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国内金融生态的改善;为了确保MSDP(MandatorySubordinatedDebtPolicy)的投资者确实具备对银行风险变化进行监督和有所反应的动机,应该对由“内部人”持有的债券数量进行限制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培育市场化的发债主体和机构投资者是实施MSDP的必要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刘睿凡 《时代金融》2012,(15):265-266
《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已经于2011年8月22日被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办法替代了中国保监会2004年9月29日发布的《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暂行办法》,是对其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对保险公司次级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睿凡 《云南金融》2012,(5X):265-266
《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已经于2011年8月22日被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办法替代了中国保监会2004年9月29日发布的《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暂行办法》,是对其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对保险公司次级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要求,必将对次级债等资本工具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次级债是商业银行等机构发行的,清偿顺序介于一般债务和股票资本之间的一种债务工具。近年来,次级债凭借其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作为债务工具,次级债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思想,把次级债券看成以银行资产为标的的期权组合,研究了次级债的定价问题.模型研究适用于两种不同优先级清偿规则的次级债定价方法、信用利差的性质,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规范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行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改善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2004年6月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办法与银监会于2003年底发布的《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2004年3月1日施行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等规章是一脉相承、相互衔接的,旨在通过规范发行次级债券,进一步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保险公司次级债风险及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公司通过发行次级债,一方面可有效提升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增强投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一条收益率较高的投资渠道,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发行的次级债,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率.本文通过数学建模,考虑次级债的风险情况,并基于研究结果指出目前保险公司次级债监管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薛楠 《中国金融》2006,(1):51-52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本不足的压力。根据新的资本监管口径计算.要使我国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最低要求,资本缺口约为2.4万亿元;如果达到10%的稳健水平.则缺口约为27万亿元。在资本充足率的压力之下,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新的混合型资本工具.拓展新的途径补充银行资本。目前选择的方式有发行可转债(TCB).实施资产证券化(ABS)和发行次级债(Subordinate Debt)等。  相似文献   

19.
2004年7月,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了140.7亿元和150亿元的10年期发行人可赎回次级债券,成为第一批公开发行的次级债券。这是我国金融市场上一项重要的金融产品创新,不仅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使商业银行首次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主体,从而为我国债券市场在品种,发行主体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注入了新鲜力量。  相似文献   

20.
刘哲 《中国外资》2009,(2):44-46
从次级债风波的风险本质分析入手,基于Arrow-Lind定理分析了金融创新机制设计的内在逻辑在于风险分担个体增加对风险主体风险态度的影响,并在总结“次级债风波”的传导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创新为金融主体风险态度的转变提供前提条件和投资经理人职责设计促使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催化剂”两个角度研究金融创新对风险传导机制的影响路径,进而对金融市场如何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的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