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时期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就是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以宏观体制改革为重心,建成完善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2003,(21):18-19
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突破性的发展。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近来,经济界专家学者纷纷指出,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时期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就是在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以宏观体制改革为重心,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证。随着宏观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集体经济管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决定》精神,加快改革步伐,完善经济体制,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勾画出了这种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10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一轮改革,将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黄丽珍 《天津经济》2005,(11):31-33,74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1993年,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尤其是《决定》中关于"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的阐述,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任务重大,读后令人振奋、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胡雄飞 《上海改革》2004,(12):16-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的要求,应不失时机以本次宏观调控为契机,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转型,激活其他经济体制组织,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得到完善,从而从根本上防止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1.
白津夫 《西部雅安》2003,(12):17-17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件,是建成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决定》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突出了整体改革、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重要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雄 《上海改革》2003,(11):26-2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重要时期,改革寻求新突破。做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文章,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微观主体,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这是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二十多年历程中达成的共识.《决定》把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放到"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和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秋十月喜讯不断. 10月11日至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这个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为我们在新世纪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民企发展的支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就是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21世纪前20年的一项主要任务。而要真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重视诚信人的培育,加快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的建设,以建立一个以诚信人为基础的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16.
林琳  周侃  乔弈 《上海国资》2003,(11):51-53
备受关注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国家新一届领导人对我国未来经济工作思路的全面体现。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些深层体制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十六届三中全会有望成为改革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进入突破体制性障碍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并将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制造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它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上有哪些发展和突破,本文列举了10点,作为个人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这是对党的十六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决定》作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