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宝生 《云南金融》2011,(8Z):69-70
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主导型融资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近年来随着银行贷款的持续流入,其潜在的债务风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列的山东省文登市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和发展的视角,对该融资平台运行的基本概况,逐年还本付息能力,贷款面临的风险等方面展开深入调查,翔实论证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处于可控范畴之内,并提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融资平台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地方融资平台主要融资渠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融资的四条主要渠道——银行贷款、债券融资、信托融资和股权融资分别进行探析。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3.
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主导型融资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近年来随着银行贷款的持续流入,其潜在的债务风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列的山东省文登市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和发展的视角,对该融资平台运行的基本概况,逐年还本付息能力,贷款面临的风险等方面展开深入调查,翔实论证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处于可控范畴之内,并提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融资平台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存在较大差异,债券类债务的违约概率明显低于银行贷款超过3万亿元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即将到期,地方债务正迎来一个还款高峰期。根据国家审计署数据,2011-2013年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方政府债务将集中到期,在欧  相似文献   

5.
金华 《时代金融》2011,(35):39-41
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对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贷款总量的急剧增长,目前融资平台面临巨大债务压力的现状,引起监管层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银监会年初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列为2011年银行业三大风险之首。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审计,是合理评估、充分揭示和防范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探究审计方法,为充分揭示和有效防范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拓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业务的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发展政府融资平台业务,能够通过放贷获得经济收益,提高市场份额,密切银政关系,提升市场美誉度。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责任主体模糊、杠杆率偏高、偿付风险、流动性风险、项目合规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等风险;在金融体系层面,融资平台贷款信用承诺实际上是商业银行的自我授信。如果风险控制不当,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债务风险等有可能集中于商业银行,使后者成为风险集聚的洼地。发展融资平台业务,应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严格授信制度,采用银团贷款,加强财务监督,以及探索投资市政债和利用直投方式灵活介入项目等。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一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地加大了对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简称融资平台)迅速发展,贷款规模快速增加,其中的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增长迅速,已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风险。过去五年来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柱,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官方数据显示,融资平台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14.7%。政府和投资者都很关注融资平台债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需要引起关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甘肃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很快。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有效拓展了项目资金来源,提高了投融资效率,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模式的快速扩张也给银行贷款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甘肃  相似文献   

10.
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为解决当地公共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资金而专门设立用来融资的公司.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潜在风险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更是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宏观政策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掌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业务经营及融资情况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最近人行衡阳市中心支行组织对衡阳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运行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1.
周备  徐瑜 《财政监督》2012,(9):74-75
一、地方融资平台现状:产生背景、整体规模与银行贷款方式(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产生背景:含义与运作流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产生发展伴随着我国整个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进程,地方投融资公司发展至今,仍未有严格的定义,一般将其界定为:地方政府为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所组  相似文献   

12.
孙琳蓉 《时代金融》2013,(3):187-188
2008年经济危机时,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能够给扩大内需提供强大的动力,进行了新一轮的融资以加快基础设施的投资,这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银行的贷款增长幅度,同时也增加了回款的风险。本文主要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进行融资信贷的一些特征和主要的风险因素,并且有针对性地对这类贷款的风险控制进行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在后续银行贷款的管理中提升自身对于风险的把控能力,将政府的融资项目的信贷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减少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3.
项目融资模式在土地储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土地储备的资金渠道单一而单凭政府的信誉从银行贷款又增加了银行、土地储备中心的风险。项目融资作为一种中长期的融资方式在国际上日益受到借款人的欢迎。尤其是BT、产品支付、远期购买、ABS等模式尤其适合我国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银行贷款成为景德镇市辖内各级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筹资渠道。财政信贷化存在着抵押担保资产不足、行政干预过多、运作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挤压民间投资等问题,这些潜在的风险隐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造成威胁,亟需采取相应对策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5.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以来,各地各级政府积极响应,纷纷推出了本地区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项目(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推进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内容提要:2010年开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以来,各地平台贷款高速增长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根据对全国平台贷款数据的压力测试以及对东北某省数据的调查分析,全国平台贷款的风险在总体上是可控的,但因平台贷款形成机制的特殊性,使得表面平静的平台贷款背后中仍隐藏了很多风险点.只有从改革财税分配体制、抑制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推动地方融资模式创新角度出发,在平台贷款的风险监管和治理中引导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7.
后金融危机时代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一年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少地方政府借助政府融资平台举债,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依靠投资拉动保障了地方的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融资平台债务的高企也增加了政府债务的风险。本文研究了后金融危机时期政策调控对城建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平台建设、注重项目策划以及争取政府支持等举措,以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4万亿投资的刺激下,各地政府纷纷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解决资金短缺难题,成立由政府控制的企业融资平台,以此平台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渠道筹集资金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利用融资平台启动了内需,保持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启动的大规模惠民工程,银行自身业务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快速增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建设,为城市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筹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和金融危机发生的风险.本文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出发,通过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融资平台转型之路不易,需坚定推进分类转型,最核心的底线要求是剥离政府融资功能、不新增隐性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我国特有财税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结合下的产物,是各地开展投资建设活动的重要主体,在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累积了较大的债务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不仅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建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虽然新形势下融资平台面临较大的现实债务压力和市场化制约,但其转型势在必行,需要积极稳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