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玄 《宁波通讯》2013,(12):90-93
说来惭愧,我去慈溪上林湖之前,并不知道上林湖就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是我国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瓷器之于中国,倒也平常,但是在早先的西方人眼里,瓷器是什么呢?瓷器就是中国,中国就是瓷器,那么,上林湖之于中国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河姆渡人早在七千年前开始使用陶器,从陶器到瓷器,看起来也就一步之遥,我们人类用了整  相似文献   

2.
陈渊 《上海经济》1997,(6):49-51
在人类社会进入工商文化时代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从"一次竞争"发展到"二次竞争",因此,加强"售前服务"的研究对企业发展,尤为重要。产品整体概念与售前服务传统观念中的产品,仅仅是指产品的有形实体,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来看,也就是从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汪国富 《发展》2012,(7):38-40
大地湾彩陶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彩陶文化,纹饰多样,图案华丽,发展有序,在甘肃彩陶及中国彩陶序列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大地湾一期文化彩陶与两河流域的古代彩陶同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为我们浅析中国彩陶发展的渊源提供了真凭实据。  相似文献   

4.
一、钢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人类所使用的工程材料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石器和竹木器阶段;2、陶器和瓷器阶段;3、铜器和锡器阶段;4、铁器阶段。可以看出,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代文明正是建立在钢铁大量应用的基础之上的。虽然有人预料,21世纪后,人类将进入铝器和塑料时代。但钢铁仍将继续占统治地位。二、黑色金属的自然资源和社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如果说知识创新是知识结晶时代发展的动力,则知识产权就是知识创新的加油站,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无疑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6.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7.
不老的陶艺     
陈亚南  江浩 《走向世界》2010,(12):52-54
从古至今,世界各国对美的认知虽有差别,却都能以不同形式获得美的享受。当远古人类第一次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变成陶器时,人类文明也因此产生了巨大变化。陶器的产生,昭显了人类利用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上的里程碑。陶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为人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郭雨昕 《魅力中国》2010,(32):38-38,2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依托。甘肃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的省份,文化资源是甘肃旅游的主打品牌。甘肃拥有始祖文化、丝路文化、石窟文化、彩陶文化、宗教文化。纵观这几年的文化旅游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虽有进步,但还是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气候。本文从甘肃文化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这种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类已经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今天,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制造业的技术和产品功能也逐渐趋同.这无不预示着:社会已经从市场竞争迈入了服务竞争时期。今天以至未来,服务是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任何企业,如果想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就必须树立顺乎时代潮流甚至超前于潮流的服务观念。  相似文献   

10.
甘肃是文物大省,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地上和地下历史文化遗存。石窟文化、长城文化、彩陶文化、简牍文化、人类始祖文化等,都在国内独具优势。近年来,文物工作者又陆续发掘了大量珍贵的宝藏,如秦安大地湾遗址、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地、武威百塔寺遗址、高台骆驼城遗址等,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文物界和广大旅游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五"发展理念,将促进中国进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时代。"五·五"发展理念有利于加速中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进程,为世界发展产生巨大正能量。"五·五"发展理念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敏 《重庆与世界》2017,(18):78-81
<正>陶器是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器具,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陶器在中国已有11700多年的历史。在黔江区濯水镇三门社区名叫石鸡坨的地方,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就有了土陶作坊和烧陶土窑。这也是阿蓬江流域,迄今发现的唯一的宋代土陶遗址。  相似文献   

13.
走向生态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苑 《开发研究》1996,(4):18-19
走向生态文明何苑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西方发达国家正穿越高度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文明阶段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发展中国家还在奋力走向现代化的途中,但从总体上说,现代工业文明所引发所包含的种种危机使...  相似文献   

14.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产权市场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这个跌跌撞撞一路走来的孩子,终于看见了明媚的春光。一时间,中国产权市场风起云涌,风光无限。有说是进入了"三国时代",也有人戏称是"战国时代"。但不管是什么"时代",这个市场毕竟还刚刚开始,还显得稚嫩,还有太多的难题等待破解,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实。为此,《上海国资》编辑部特约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陕西、重庆、福建、江西、甘肃、山东等地产权交易所的老总"指点江山",听听他们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5.
梦萦百年,斯夜成真。当奥林匹克圣火点燃"鸟巢"主火炬,东西方文明以至整个世界实现了一次伟大的拥抱。一万多名运动员不断超越自己,超越纪录,使北京成为全球的"快乐制造中心"。世界看到了体育的奇迹,看到了北京的微笑,读懂了中国的"和"字。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标志着奥运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标志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目标管理理论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籍奥地利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目标管理理论的意义和内核,讨论了目标管理引发的论争,并说明了目标管理理论对中国管理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羿 《黑河学刊》2014,(10):1-2
人类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实践,人类改变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变化又促使人类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方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实践也会随着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状况发生改变,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在今天,传统生产方式的当代迷失,不仅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实践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也使得生态的思维范式、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的生态性被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在这个背景下,生态实践不再仅是人类诸多实践形式中的一个,而是成为一种崭新的实践形态,正全方位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人类进入了一个传媒"主宰"社会事件和影响社会进程的时代。传媒领域与公共舞台上的公务员群体的关系日益紧密,传媒行政传播的影响力和辐射强度正在日益增大。强大的传媒系统(包括话语、意识、方式等),一方面主导着政府的政治与行政过程,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影响甚至干预着公务员群体的行为方式。在这样一个"媒体逻辑"无所不在的传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22—24日,中央电视台与敦煌研究院隆重推出了《敦煌再发现》电视直播节目,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异常冷静地面对镜头,说她担心以后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对洞窟保护不利。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经济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新矛盾。彩陶距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甘肃彩陶造型之多样、制作之精美、色彩之艳丽、形式之丰富、内涵之深厚,在世界彩陶文明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因此,有一种公认的观点:“世界的彩陶在中国,中国的彩陶在甘肃。”甘肃是“彩陶之乡”。马家窑文化作为中国彩陶文化的杰出代表,发现至今已有80余年了。如今,历经坎坷的马家窑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困境。为引起人们对马家窑文化乃至整个西部文物保护的关注,本刊特将《迷失的马家窑》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贸已经进入到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出口企业也就是供应商要学会积极面对。"环球资源展览部总裁黄谭伟对《中国经贸》杂志社记者表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外贸曾经经历了一个井喷式发展的时代。如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未散,新兴市场开发尚须努力,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产业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成本及发展压力的提升,供应商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和价值判断更多了,要学会的应对心态和应对方法也就相应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