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宁夏等11省(区、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实践为研究对象,归纳现阶段实践中借贷双方、抵押标的以及抵押贷款模式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并用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宁夏同心县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验的实质: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反担保获得土地协会保证担保后向信用社贷款;对信用社和贷款农户而言,不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物的抵押(担保)贷款,而是以土地协会和其他农户为保证人的保证(担保)贷款。在讨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时应在清晰界定其概念基础上,区分不同方式、不同抵押标的。  相似文献   

2.
长期借贷机制下的农户信用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金融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解决农户贷款的抵押担保问题,本文基于农户民间借贷的信用机制,从理性人的假设,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得出长期借贷关系有助于农户信用机制的形成,并对提出了农户信用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户贷款信用风险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外部因素包括农户的家庭特征、一般农户家庭的财产状况、农户借贷的特质、农户贷款的用途等。内部因素包括户主的年龄、农户的文化程度、农户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农户在其他银行的借贷情况、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情况等。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防范贷款信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南省704户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2011年度农户的小额贷款和农业生产项目贷款所占比重过低,大额度贷款占到很高比重。正规金融机构的非农生产项目和生活性项目比重过大,贷款期限较短,贷款的利率地区差异大,农业银行的借贷覆盖面窄。民间借贷在河南省并不活跃,且信用形式很不规范,缺乏组织化形式,民间私人借贷严重偏离了生活性支出项目。并继而对产生农户借贷问题的供给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认识到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机构在支农服务上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现有的农户信贷产品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农户的融资需要;过高的农户信贷成本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农户资金供给水平;科学设计农户融资产品,满足农户融资需求;优化配置农户借贷资金投向,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宁夏平罗501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不同兼业程度农户和金融机构土地抵押联立选择行为及其供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地普遍存在信贷需求,由于信贷供给抑制原因,农户土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比例偏低。相较于纯农户和一兼农户,二兼农户土地贷款意愿可能性高,贷款可得性也更大;影响农户土地抵押既有共同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农户教育程度、产品期限合理性和对抵押政策认知是影响不同农户参与土地抵押的共同决定性因素;金融机构土地抵押供给更多是考虑不同农户的年龄、教育程度和信用记录等变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1年8月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户借贷需求现状、特点和借贷意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借贷途径呈现多元化,但仍以非正规途径借贷为主,尤其偏好亲戚朋友间的友情借贷,正规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农户从正规金融结构借贷存在无社会关系、无人担保和抵押物等困难。一半以上的借贷农户为了平滑生活消费,主要是子女上学、住房、婚嫁丧娶和看病就医。农户资金需求巨大且分层现象明显,农户间借贷额度差异较大。非正规金融市场融资规模巨大,是正规金融市场的2倍左右,目前无高利贷现象,但其间蕴含风险巨大。  相似文献   

7.
以210份实际调研问卷为基础,对比分析新疆地方和兵团农户(职工)借贷需求差异,并运用Probit模型,对两种不同体制下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兵地农户(职工)在借贷规模、贷款可得性与满足感、民间借贷目的与活跃性、民间借贷规模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地方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有:是否了解信贷政策、总人口数、在校学生数、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占比、家庭周围是否有正规金融网点、距金融网点距离、到达金融网点的时间、信用社是否对您家信用评级并授信;影响兵团职工借贷需求的因素是:男性人口数、累计外出务工人数、近三年是否得到过贷款。据此文章认为应增强地方金融机构服务的主动性,加大兵团地区金融知识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8.
在以抵押贷款为主导的银行贷款机制下,涉农企业面临着天然的缺陷。同时,企业主要针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而作为原材料的农作物又具有自身的生长周期性,从而企业对于资金的借贷周期也具有较长的跨期,这些都深刻影响到企业的资本循环速度。因此,其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筹资抵押方面、资金需求方面和还本付息方面。在此基础上的对策,可围绕着深化对涉农企业生产特征的认识、创新抵押贷款模式来助力其发展、提升企业内控绩效优化资金配置,以及发挥政府公权力的正外部性效应等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9.
抵押贷款办理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借贷双方申请,依法对其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抵押物清单、抵押凭证和财产抵押契约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本文试就抵押贷款办理公证的必要性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抵押贷款办理公证,有关法律条文早已有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抵押贷款合同及有关资料,银行认为有必要的,应经公证机关对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公证”。在签订抵押契约程序时也规定了,抵押价值需经双方协商确定后,才能签订《财产抵押契约》,抵押契约应经公证机关生效后,在该契约规定的最高额和有效期内,银企双方才签订借款合同,办理抵押贷款。 办理抵押贷款通常包括:全民集体、个体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我国境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的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科技开发贷款和其他贷款。而在实际工作中,抵押贷款是经过选择后仅限于外资、合资、区街、乡镇集体和个体企业,相对来说,银行经营风险性均比较大,特别是企业效益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民为了扩大生产,发展经济项目,往往需要周转资金。尤其在春耕农忙季节,急需购买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户自愿采取民间高息借贷方式向个人借款,只有很少一部分农户到农村信用社去贷款。民间高息借款月利率在5%以上,期限一般为10个月左右,也就是在秋后出售农副产品后再偿还本息。为什么农户不在自己的银行——农村信用社借低利率贷款,却转而借高息民间贷款呢?对此,农民心里自有苦衷。一是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条件苛刻。如有些信用社强调非定单抵押不贷,许多农户因手中没有定单,进不了信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合作形式、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具有借鉴意义。我国贵州省媚潭县、宁夏平罗县、重庆、山东等地也已开展了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实践探索和实验试点。我国应该从修改完善立法,扫清农地抵押法律障碍;完善组织机构,组建农地抵押贷款银行;建立担保机制,创新农地抵押贷款模式;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农地抵押贷款程序;构建良好环境,培育农地抵押服务市场等方面入手,作为完善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铜仁地区为例的无担保小额贷款简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开发银行在贵州省铜仁地区开展了试点的小额信贷项目,针对没有可供抵押担保财产的借款农户,尝试回答农户为什么接受不同的借款利率;为何基本上与农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没有借贷关系?基于信息分布设定的Bardhan和Udry简化模型,分析表明:无担保小额贷款合约实际上体现了委托代理关系;不同信息条件的借款方保留收益借贷均衡及利率起决定作用.农户间互借口头合约确立时已认可借款方存在"收成"及还款的不确定性;有储蓄余额农户的低保留收益导致利率近似为零;在借款需求无法被亲友间低利率储蓄转移满足的情况下,将出现亲友间借贷与农信社小额信贷两种信用关系并存,后者因不对称信息和高保留收益导致较高的均衡利率;各商业银行的巨大保留导致无法与农户达成无抵押担保借款合约.  相似文献   

13.
农户是农村经济结构中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和最直接的参与者,其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安排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文章以二元Logistic模型为基础,利用220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户从农信社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内在性因素和农信社外在性因素,其中,农户家庭年收入、户主对农信社的了解和有无借贷经历等内因性因素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显著为正,农信社贷款额度、贷款效率等外因性因素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分别显著为负和正。  相似文献   

14.
何芊杉 《中国经贸》2012,(2):116-116
我国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随着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趋紧而逐步兴盛,面对日益扩大的农户信贷需求,地方性农村信用社难以提供相应的贷款来给予资金支持。本文通过从农信社、农户以及政府等多角度结合目前农村信贷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探求农户贷款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黄晓红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66-69
农户的声誉是信用社借贷决策中主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声誉能够反映农户能力与品格的综合信息,那些能力较强、品格好的农户才会有较高的声誉水平.文章利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阐明在农户与信用社的非对称信息借贷博弈中,农户声誉如何成为信用社识别可信赖的贷款农户的有效信号,从而克服农村借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农村的信用体系为着眼点,通过对传统的借贷方式和团体贷款分析认为,团体贷款以人际信任为纽带,采用隐性担保的模式是符合中国农村乡土特色的.农户履约的关键在于贷款行为对农户生活的改善程度,并以此提出保障团体贷款运行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贷约束下中国农户信贷缺口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贷约束存在的条件下,农户的实际的借款数额并不能反映他们的真实贷款需求。本文重新评估了我国农户受到正规信贷约束的情况,并通过Heckman选择模型调整信贷约束对农户贷款需求造成的制约性影响,从而获得一个更接近农户真实愿望的贷款需求估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所有农户中,有借贷需求的农户比重超过70%,平均信贷缺口达到4420元,农户未被满足的信贷需求缺口占到其贷款需求总额的56.72%。  相似文献   

18.
罗俊勤 《特区经济》2010,(2):183-185
本文借鉴社会学的分层理论,按照家庭收入来源的不同,将浙江农户分为四个阶层,通过对不同阶层农户入户调查返回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总量和额度在不断上升,并由农业生产性贷款向非农经营和消费性贷款转变,但不同阶层农户在借贷需求上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阿克苏地区为例,对阿克苏地区目前的农户贷款模式做出讨论与评价,并以此为背景对阿克苏地区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利条件与障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在阿克苏地区乃至新疆循序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陈莹  丁正一 《特区经济》2004,(12):260-260
一、小额信用贷款在中国的尝试与开展及产生的效果 我国现在正在大力推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以农户自然人为贷款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