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崛起,国际贸易在飞速发展中逐渐与知识产权交织在一起,伴随而来的是国际贸易中侵权现象不断增加,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和贸易通关便利化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今天我国海关工作的重大挑战。本文从现行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由于知识产权备案信息多头存放导致的放行误被终止的问题、贴牌生产的侵权问题、专利权被滥用以及专利权边境保护海关执法能力不足等问题,并给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一项发明创造在一般授予专利权之后,任何人未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而擅自制告、使用、销售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就构成对专利权的侵犯。侵权行为发生后,侵权人不仅要赔偿专利权人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可能要受到刑法的制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侵权行为的发生还会直接影响双方对外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作为一个企业,无论是在判断他人或判断自己的某一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时,首先需要了解有关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只有侵犯了这一保护范围才能说是侵权,  相似文献   

3.
试论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的调整 ,建立农业国内支持新体系、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新体系和国家支农政策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彭芳  吴涛 《魅力中国》2010,(17):87-87
与外国企业对于专利权保护的关注和采取措施的力度相比,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和手段还很落后。DVD风波为我国的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一方面我们要拥有自主专利产权,另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国外企业保护专利权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计算机软件的性质、法律保护模式入手,通过我国法律与Trips关于计算机软件专利权保护的比较分析,结合国外专利权发展分析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得出结论——我国专利法与Trips均不排除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我国专利制度对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法律保护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刑法》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仍存在保护范围较窄、保护形式单一、保护对象模糊等弊端,文章通过对刑法保护理念的分析,提出完善刑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应注重对附属刑法及罚金刑等制度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工艺美术作品给人们的感官提供服务,它本身的艺术特质也掺杂了作者的人格在其中,让其产生的知识产权多数成为著作权的保护客体。如今部分工艺美术类知识产权申请了专利权保护,但在对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所发明的专利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后,发现当前使用专利权保护工艺美术行业产生的知识产权具有局限性,在今后使用专利权保护工艺美术行业的知识产权时,应注意针对保护的局限性,使专利权更好的服务工艺美术行业,节省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专利法第56条第1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这说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以其所确定的特征作为保护范围,但特征得不到说明书和附图的支持时,专利权人不能任意解释专利的保护范围,从而扩大专利的保护范围,侵犯公众的利益。案例原告甲某1993年10月4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方形组合式隔热壳体冷却塔"实用新型专利权,1995年1月15日中国专利局授予该权,该专利权专利号为 ZL93 237697.5,该专利还在存续期间,为有效专利。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尤其以专利产品和技术为代表的知识产权的竞争最为重要.专利(Patent)指的是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在法律上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专利属于无形产权范畴,是一种知识产权,是工业产权的一部分,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等.与外国企业对于专利权保护的关注和采取措施的力度相比,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和手段还很落后.  相似文献   

11.
陶锋  邢会歌 《特区经济》2008,228(1):237-238
专利权国际保护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使专利权渗透到国际投资、技术转移、贸易甚至国际政治领域,逐渐由保护技术创新异化为市场竞争的工具。专利制度的异化和专利竞赛的异化呈现出棘轮效应的趋势,进一步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知识鸿沟。积极倡导、努力扩大知识公域,应该成为世贸组织知识产权协议(TRIPS)解决争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To examine how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ffects trade, growth, and welfare, I develop a two-country R&D-based growth model in which final goods firms in both countries determine the range of imported varieties in the overall use of intermediate inputs. I show that strengthening patent protection in either country increases the range of imported varieties of intermediate goods and stimulates economic growth in the country that strengthened patent protection. Moreover, I also show that the Nash equilibrium level of patent protection is stronger than the globally optimal level of patent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3.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Geographic Proximity. —The paper examines empirically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geographic proximity on knowledge inflow to Sweden. Swedish patent data is used to trace knowledge flows. Both geographic proxim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re in a first estimation found to affect knowledge flows. An extreme bounds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estimated coefficients. The coefficient for geographic proximity is sensitive to the choice of included variables but the coefficien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is robust. The paper concludes therefore,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facilitates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存在技术溢出情况下政府的创新激励政策与企业的研发策略。结果表明,无论是实行竞争型创新补贴政策还是合作型创新补贴政策,政府都应该优先补贴那些低成本、高效率的创新行为。贸易自由化提高了国家的创新补贴水平,但是技术溢出本身对创新补贴的影响却具有不确定性。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贸易便利化的实施与高技术溢出提高了消费者剩余与国民福利水平。贸易壁垒虽然强化了企业对本国市场的垄断,但是,在考虑了政府的创新补贴政策后,具有创新激励的企业实际上更倾向于自由贸易结果,因此,相对于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创新补贴政策可能更容易促进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桂敏  孙佟 《科技和产业》2007,7(11):76-78,87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比以往有了明显的增加,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无论何种摩擦形式,其基本的理论根源就在于国际贸易利益的存在及其各国对贸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当一国为了追求本国的贸易利益最大化,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政策措施,或者一国采取的措施有悖于国际贸易的趋势框架时,国际贸易的摩擦则不可避免。各国应尽可能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的发生,合理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寇宗来 《南方经济》2009,(12):44-55
本文假设创新知识具有“隐含性”和“生产性”,将商业机密作为保障创新成果可占有性的一种替代方式引入最优专利设计分析。专利制度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政府向潜在创新者提供的机密交换契约,具有克服公共品效应和鼓励信息披露的双重功能。分析表明,专利制度的建立必然提高社会总福利,而最优总保护度由创新知识的平均生产性所决定,并随之递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的贸易保护措施数据库,对经济复苏下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中国面临的贸易保护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保护措施在全球经济复苏下继续快速增加,并展现了一些新特点与趋势。中国面临全球最多数量的贸易保护措施,是最大的受害者。面对持续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可从5个方面作出应对。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自由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新 《亚太经济》2006,(4):33-35,32
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过程中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很多方面有别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传统的贸易保护,在发达国家多表现为关税壁垒,在发展中国家则多表现为政府对进口贸易及外汇的管制;近年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则更多地求助于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方式,其中知识产权保护被认为是诸多措施中更加难以捉摸的、更巧妙的保护手段。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臻 《亚太经济》2006,(5):54-58
如何对计算机软件提供充分而不过度的保护,这是各国立法选择和司法保护上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通过对计算机软件可专利性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可知计算机软件兼有专利权和著作权客体双重属性,并且软件专利保护优于著作权保护。本文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发展进程及其不同阶段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