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列入国家第一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国内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其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十一五”期间及未来,加快柴达木地区的优势资源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综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将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列入了国家第一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中。认真分析、探索和研究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思路、模式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9,(24):F0004-F0004
柴达木,是包容开放、海纳百川之地;是厚积薄发、充满希望之地。正在建设西部科学发展示范区,探索区域性发展循环经济新模式,创造着新的发展奇迹。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是我国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中面积最大、行政区划最完整的试验因区.如何进一步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对当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海经济研究》2006,(2):88-88
近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联络员会议。会议通报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重点介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并列出编制实施方案所需相关厅局和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清单,要求各厅局和企业2006年元月5日前向编制组提供。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矿产资源富集,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相对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特点,资源综合优势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柴达木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力、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盐湖开发为主的盐化工业;以有色金属和黑色属矿采掘为主的冶金采选业;以石棉、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工业;以农副产品和中藏药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等五大工业体系.特别是"十五"时期,州委、州政府不断总结海西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根据区域资源分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提出了以德令哈为中心的东部经济区和以格尔木为中心的西部经济区两大不同工作重心和产业发展重点.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石油天然气、盐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煤炭、电力、建材、冶炼等优势产业,着眼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不断提高工业发展水平,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有特色的工业项目已逐步建成并发挥效益,逐步形成了有强势企业引领、有拳头产品支持、有先进技术保证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一是维护国家生态屏障的现实需要。青海省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区域。“三江源”保护离不开国家支持,青海省也承担着艰巨的任务,责任重大。但从地区经济发展看,青海省4个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均为青海省欠发达地区,地广人稀、远离经济中心,自我发展能力十分有限。试验区作为青海主要的经济发展区,  相似文献   

8.
16月19日,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与发展论坛在格尔木市隆重召开。论坛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与发展”这一主题。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加快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统筹城乡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论坛还就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推进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出了卓识远见和珍言良策。  相似文献   

9.
按照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正在依照建设一区四园,构建五个产业链的基本思路扎实推进。但水资源的稀缺、时空分布的不均匀、利用效率的低下,已成为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立法浅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如何实现循环经济的示范性发展,不仅需要在循环经济理论发展上探索新的途径、尝试新的方法,而且更需要在实现循环经济从理论探讨向社会实践转变方面做必要的思考和积极筹划.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巨大。本文根据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以及西部县域经济现状,提出了整合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工业模式、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产业模式的综合模式。最后对四川省A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峰 《特区经济》2007,(12):48-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区域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长三角地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靠集群分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获得了区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证了合理的区域分工能够产生区域的专业化和规模化,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胡银根 《特区经济》2007,226(11):130-131
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可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使有限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本文在介绍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类型,最后运用华中农业大学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油菜产业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14.
邓丽姝 《特区经济》2007,221(6):51-53
文章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系统研究了关于开发区发展服务业的问题。首先,明确了服务业在开发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阐明了开发区与母城基于服务业的关联。再次,分别阐述了研发产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物流业等开发区的主导生产性服务业。最后,提出开发区发展服务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特区经济》2008,(2):63-6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北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剖析北京市的产业发展现状,以循环经济理念为依托,从北京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方面深入分析了适合北京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6.
邹婷 《特区经济》2011,(10):195-196
黔中经济区的工业进步,是实现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及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关键环节。而黔中经济区工业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比较优势较强,但竞争优势不足。因此,笔者将针对如何促进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提出了黔中经济区的工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陕南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巍 《特区经济》2008,(6):203-204
陕南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按照选择原则,陕南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类型有:生态农业模式、循环型农产品加工业模式、资源型循环工业模式、生态旅游业模式、商服业循环经济模式和物流业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8.
赵玉  张玉  祁春节 《特区经济》2007,(2):180-181
本文首先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判别指标体系,然后对1996到2005年湖北省17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做了因子分析,从该体系中分解出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及经济效率三大因子并确定了它们的权重,最后我们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模糊判别模型,确定了湖北省17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湖北省区域内分工协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颖 《特区经济》2010,(3):111-112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发展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角度看,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的重点在于加大对农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加大对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大对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的投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或表现。认为,民营经济的题中之意是经济资源受"民"支配、以"民"为经营主体的一种经济形式或形态,是一个经营机制的范畴,不是一个所有制的范畴。从外延上讲,所有非官营的经济都属于民营经济。科学理解民营经济发展的钥匙是要搞清楚经济发展的科学含义,而正确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把握经济发展概念的关键。坚持科学的民营经济发展观,要避免唯GDP论,要建立正确衡量民营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