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相近,优势互补,双方在贸易投资方面进行了密切的合作,而越南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越南的贸易与投资往来更加密切,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建设给双方创造了新的平台。但是中越双边贸易与投资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双边贸易与投资的现状分析,对中越双边贸易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双方基建投资项目合作、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支持政策创新的建议,以促进中越双边贸易与投资更好地合作。  相似文献   

2.
中越跨境旅游资源丰富,德天-板约瀑布是跨越中国和越南国境的统一旅游景区。进一步建设中国与越南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区有利于吸引旅客,扩大两国开放程度,提高边境少数民族收入水平和治理环境污染。通过建立两国政府合作机构,实行相对特殊的边界管理政策,共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加快推进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越签署跨国旅游合同书据“越南电视台”报道,凭祥中国国际旅行社与越南谅山国际旅行社、旅游进出口公司,近日在凭祥市签订了代办组团跨国旅游合同书,为发展凭祥旅游业开辟了新的渠道。合同书协定新开辟旅游线路如下:一、中国旅客赴越南旅游线路:凭祥至谅山、河内3...  相似文献   

4.
朱宇兵 《改革与战略》2009,25(8):101-104
文章通过探讨广西与越南服务贸易的特点和必要性,分析CAFTA《服务贸易协议》对广西与越南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发展广西与越南服务贸易的对策,有利于稳步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强化政府的孵化和辅助作用,发展电子商务,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合作,发展现代物流,加强旅游合作和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5.
陈坤明 《改革与开放》2011,(18):124-127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其开发建设对这个平台起到试验和示范作用,并探索有益经验,促进开放合作务实深入推进。广西作为与越南陆海相连的中国南疆省份,要充分利用越南强烈的合作愿望和在东盟国家中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条件,着力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引领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2,(1):18-1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深化,跨境经济合作成为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的新模式。拥有1020公里边境线的广西正在积极建设广西凭祥-越南同登、广西东兴-越南芒街、广西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中越经贸合作探索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自中越两国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友好关系以来,两国旅游政策互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双方政策特别是越南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双边旅游经济受到深刻影响,特别是越南受政策的影响表现较为突出。文章尝试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思想,以双方旅游相关制度的变迁为主线,实证中越旅游政策的相互作用对双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揭示政策变迁过程中中越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成功举办以及中越“两廊一圈”的启动,为广西与越南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越南已连续7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边境贸易成为广西对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边境贸易结算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初探,提出了推进中越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航 《中国经贸》2007,(6):88-89
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于2007年5月15日对中国进行了上任后的首次访问。随着近年中越两国领导人密切的互访,中越之间的经贸关系得以快速发展。5月14日,本刊记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独家采访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商处经济商务参赞何小玲。何参赞就中越之间的经贸关系和项目合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0.
滇越经贸合作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在与中国云南省有经贸往来的95个国家和地区中,越南2000年成为其第六大贸易伙伴,滇越贸易已经走过恢复阶段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去年,云南省与越南的贸易总额超过了1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101倍,而同期中越贸易总额增长了82倍。云南省与越南近年来的边境贸易十分活跃,边境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60%。 越南向云南省出口的货物中,95%是矿产品以及农、林、水产品。越南从云南省进口的主要是工业品,包括化工设备、化学品、建筑材料以及药品等。此外,云南省与越南还在旅游方面开展了合作,中越边境跨国旅游已…  相似文献   

11.
栗会敏 《魅力中国》2009,(20):86-87
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不仅是河南省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时代河南省旅游业面临国际旅游业竞争的必需。文章在对河南省电子商务发展基础、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旅游企业网站建设等方而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地考察和分析了河南省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条件,指出河南省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许辉春 《特区经济》2012,(10):23-25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区域旅游合作这个新概念也逐渐出现在中国的旅游发展史上。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提高旅游竞争力、改善区域旅游总体形象,实现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合作是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区域的旅游合作。在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合作态势,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利益机制的主体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解决区域旅游合作利益机制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闽台旅游产业化合作的前景是:大陆游客将占台湾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带动台湾经济的发展;台胞赴大陆旅游将为福建旅游的提升带来机遇。闽台旅游产业化合作的机制是建立闽台旅游产业合作联盟;重点在乡村旅游、旅游装备升级、旅游信息服务、旅游金融服务四领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旅游业与电子商务结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同时总结了其应用的主要领域与内容。  相似文献   

15.
程成  栾坤  何政 《特区经济》2012,(7):155-157
现阶段,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旅游发展水平不一、各有特点,彼此之间存在有一定的竞争性,从而表现出旅游市场分隔,旅游供给分割,双边合作多于多边合作,缺乏制度性安排的合作机制,跨多国旅游线路少、缺乏跨国旅游便利化措施,旅行社直接对接不足,缺乏国际性旅游人才,交通标准和规格存在差异,旅游通道对接障碍等制约瓶颈。为此,亟待建立信任机制、信息交互机制、旅游利益补偿和旅游行为约束机制,构建跨国旅游联盟发展机制和合法化的制度规范机制,以消除这些瓶颈制约,实现旅游发展的制度化、长期化,推动中国-东盟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的不是规整,而是转型发展,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进行转变。为了使海南旅游产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发展电子商务必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文章分析了海南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并指出海南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旅游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线预订旅游线路、浏览旅游信息,旅游电子商务化已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旅行社,是连接旅行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桥梁,由于游客和目的地又相对较为分散,所以旅行社必须及时恰当的实施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旅行社电子商务发展的好坏与模式的选择息息相关。本论文主要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对象来划分电子商务模式并展开讨论;第二,从保持旅游业价值链的完整性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中小型旅行社的主要电子商务模式的基础上,探讨性的提出三种新的模式,在新模式中保持了供应链中源于供应的原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的这一过程的电子商务化,同时进一步分析该三种新模式的应用范围,旨在帮助中小型旅行社更好的发展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8.
衣传华 《改革与战略》2011,27(12):48-50
旅游产业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先导性产业,旅游产业因其较强的前瞻、后顾效应,在推进西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起步迟,拥有后发优势,应借鉴东部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借助发达地区的产业平台,发挥本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优势,通过集成重要生产要素,实行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突出营销重点,开展空间的跨行政区划合作,设计必要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业是被认为最适合电子商务模式的领域之一。旅游业开展电子商务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从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发展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旅游岛如火如荼的建设,发展海南农业电子商务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如何建设一个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体系,将促进海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海南省农产品的特征,阐述了海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海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模式,以及对如何促进海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