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止跌趋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全国6.7万个农村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7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初步扭转前两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绝对下降的不利局面,显示出恢复性增长趋势。一、200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特点1.食品消费支出下降,但质量改善。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820元,比上年下降7元,下降1.0%。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为50.1%,是改革以来的最低点,也是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质量逐步提高的重要标志。尽管2000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下降,但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居民当年食品消费的质量仍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这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段涛 《改革与战略》2011,27(10):83-85
农民消费支出与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着相关性,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效应。根据1990—200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以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财政支农支出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检验,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模型,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的区域应当采取差异性政策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3.
为消除新疆农民消费支出的地区差异,实现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文章利用SPSS16.0对新疆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因子和聚类分析,得出各地区间的消费支出差异状况,并提出通过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合理调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现新疆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席清才  杨仁付  林可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150-154
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问题是社会基层“民生”的标志和反映,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极大关注。研究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区域差异,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采用离散趋势指标和聚类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安徽省17个省辖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数据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得出的结论是: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各地市之间存在差距,且差距较大;纵向来看各地市之间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进一步促进安徽省农村区域消费水平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该文构建一个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解释农村居民各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并根据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结构特征,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一些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都产生显著影响,但各项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该文认为不仅要增加农村居民总收入,同时还要调整农村居民收入的结构,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6.
张黎黎 《北方经济》2010,(10):74-75
消费结构指不同商品和劳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包括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医疗保健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娱乐文教消费、居住消费和杂项商品及服务消费等8项支出子项.21世纪以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较大提高,本文主要分析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并阐述其结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7.
田孟 《天津经济》2023,(5):14-19
本文对天津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天津市城乡居民在2014—2021年期间的消费需求结构既存在相同之处,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城乡居民在满足基本消费支出之后,对各类消费项目的预算份额是不同的;各类消费支出弹性表示,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弹性最大的支出项目均为医疗保健类,而其他项目的支出弹性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陈岫  平海 《科技和产业》2022,22(4):215-222
为了探究新发展格局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201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得出31个省份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采用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乡物流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从结构上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农村居民的8种类型的消费支出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区域上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章晓英 《特区经济》2011,(5):179-181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技术,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和城市化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较大。城市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总的看来,要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是关键,但加速城市化建设既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又能拉动消费,以城市化促进农村消费应成为扩大内需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文章依据对浙江省衢州市四个县的农村调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量化了2003-2011年这些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关联关系,初步分析了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支出特征。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的灰色关联度较高,工资性收入少是人均纯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增加农村居民非农化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是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刺激农村消费品市场、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卿文博 《中国经贸》2012,(4):101-102
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和人均收入的总体数据为研究基础,将人均生活消费进行结构划分和数据分析,并通过探究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对生活消费及其结构的影响,运用弗里德曼消费函数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及其变动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理论和数据分析,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程度,同时也与居民消费结构有着极大地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数据说明我们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13.
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的大小,在全国及不同省市的具体表现各有差异.文章主要研究甘肃省1978-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纯收入之间的关系和短期调整程度,探讨收入变化对支出的影响程度,并且从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的方面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魏瑞 《改革与战略》2014,(7):75-77,117
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调查数据表明,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支出差异较大,且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文章从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的现状着手,对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差异较大问题方案的模型,为合理调整河南省农民消费结构,尽快消除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较大并继续扩大的现象,实现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2011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农村居民家庭每人消费支出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找出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的主导成分,并根据主因子进行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随地区变化差异明显。少部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还仅仅局限于生存需要,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的生存需要已得到满足,消费处在转型和升级之中。根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近十年来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等利用统计和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展变动的特点和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白靖易  陈强强 《发展》2008,(5):40-41
一、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特点(一)农村居民消费活动与生产活动紧密相连。农村居民的消费活动往往与生产活动有关,当生产和生活支出产生矛盾时,他们往往选择生产性支出,以保持再生产的继续。在生产陛支出中不仅购买化肥、农药和种子等常用的生产资料,还购置一些大中型农用机具,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浙江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基础上,利用协整理论,采用1978—200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深入探讨了浙江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动态相关性。基于邹至庄检验结果,分别对1978—1989年和1990—2007年两个时期收入一消费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的结论,由此对收入与消费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存在动态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近十年来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等利用统计和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展变动的特点和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眼下这场经济危机,更让我国这种出口依赖性的国家将拉动内需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安徽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尚待开发。据安徽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仅2196.23元,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只占4.84%,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